图书介绍
论民族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论民族问题](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850778.jpg)
- 阿拉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 ISBN:7810011316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167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论民族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民族问题研究1
第一章 民族问题的含义6
第一节 对民族问题含义的几种理解6
第二节 民族问题概念理论的现实意义10
一、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问题概念理论10
二、关于民族问题概念理论与党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任务和民族政策的关系12
三、关于民族问题概念理论对正确对待各方面关系的意义19
第三节 民族问题是同民族直接相关的社会现象的总括性概念21
一、民族问题是个特定的范畴22
二、马列主义重视民族问题的意义在于普遍规律与民族特点相结合22
三、民族关系或民族矛盾是由各民族内部因素所决定的24
第二章 民族问题上的不同世界观29
第一节 民族问题上根本对立的观点和主张29
第二节 无产阶级的民族平等观31
一、各民族一律平等是无产阶级对待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31
二.、民族不论大小都应有同等地位34
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民族平等38
四、保障少数民族权利才能够保证民族完全平等41
第三节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44
一、国际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本性和历史使命决定的45
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团结联合的基础45
三、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团结联合是彻底战胜共同敌人实现共同利益的重要保证48
四、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获得解放的51
五、对国际主义的背叛52
六、国际主义同世界主义是根本对立的53
第四节 剖析民族主义思想55
一、民族主义思想的实质及其危害55
二、大民族和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与小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57
三、民族感情与民族主义60
四、注意防止和克服“本民族”的民族主义63
五、改革、开放、现代化,冲破民族狭隘性68
一、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的本质71
二、探讨民族问题实质应遵循的原则71
第三章 民族问题的实质71
第一节 抓住事物的实质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71
第二节 阶级社会民族问题的实质73
一、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指导性线索——阶级斗争的理论73
二、阶级关系是阶级社会中人们基本的本质的关系74
三、各阶级对待民族问题的态度和解决方法不同75
四、民族压迫实质上是阶级压迫,民族斗争实质上是阶级斗争76
五、研究阶级社会民族问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1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问题不是阶级问题83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83
二、关于达到各民族事实上平等的问题84
三、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民族发展问题89
第四章 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的关系93
第一节 民族问题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93
第二节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解决民族问题106
一、民族问题完全是由社会环境发展的全部进程决定的不存在脱离社会总问题的独立的纯粹民族问题106
二、民族问题从属于工人问题和社会主义革命108
三、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115
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117
第三节 民族问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19
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进程中解决民族问题120
二、要树立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的观念,重视民族问题和各民族的作用123
第五章 注意民族特点,从实际出发解决民族问题131
第一节 各民族都有其特点131
第二节 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和对待民族特点133
一、各民族的特点既具有稳定性又是发展变化的133
二、对民族差别、民族特点的观察研究,应注意考察每个民族同其周围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134
第三节 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待各个民族,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不断促进各民族的发展进步135
第四节 根据各民族和各民族地区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情况进行工作,是做好民族工作解决好民族问题的重要方法137
第五节 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特点与各民族共同性的关系141
一、注意民族特点必须以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目标为前提141
二、要认清现阶段照顾民族特点与未来最终实现民族融合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142
第六章 对民族问题的展望144
第一节 两种制度并存对民族问题的影响144
第二节 技术革命和信息交流对民族问题的影响和作用151
第三节 民族接近和民族发展是民族问题的主要趋势155
后记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