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徐州历代诗钞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徐州历代诗钞 下
  • 李振杰辑注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978750775049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845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诗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徐州历代诗钞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清代481

钱谦益 五首481

彭城道中寄怀里中游好次坡公在徐寄邦直子繇之韵四首481

徐州杂题五绝句483

渡河题徐州官舫二绝句484

天启甲子六月,河决彭城,居民漂溺者数万余,以季秋过之水尚与雉堞齐,方议改筑,悼复河之无人,忧改邑之不易,停车感叹而作是诗485

戏马台487

谈迁 一首488

挂剑台488

顾大申 一首488

微湖泛夏即事489

钟琇 一首490

饮黄茅冈次韵王伟庵年门兄490

吴霭 一首490

丁塘道中490

吴伟业 一首491

下相怀古491

方文 三十三首491

将去彭城留别魏少尹竟甫492

驯鹤亭诗492

友人吴焘之父讳汝琦,死归德之难,493

子房山494

二客行赠万遐客、瞿客494

中秋夜吴中黄招同诸子赏月作吴郎行495

徐州秋夜496

寄怀陈简菴处士496

黄茅冈与陈善长、万遐客、吴中黄、段聚五、张楚村徐石林、吴用九、万瞿客诸子为别497

彭城古迹十二咏 丁酉497

将近徐州499

赠妓墨仙499

金龙四大王歌500

送李溉林宪使之任徐州501

彭城访李观察溉林先生501

赠徐州守王吉士502

从杨士佳索四贤诗503

为铁佛寺僧题募疏504

黄楼歌为魏少府竟甫先生作504

寒食日吴临垣明府招同来伯、中黄诸子登放鹤亭506

赠吴来伯别驾506

赠李孝乾孝廉507

饮万瞿客樊桐堂感旧作歌507

彭城喜李条侯至508

上巳宿房村怀吴八中黄508

重至彭城访为竟甫少府509

哭万二遐客509

送徐二克任归吴门509

喜马三嘉甫至510

答李司直赠兼怀于息菴先生510

奉别李观察溉林先生510

将去彭城前一日别韦佩二511

送徐石林还彭城兼怀李孝乾、陈善长、吴中黄万瞿客诸子511

周在都 一首512

留侯城512

宋琬 四首513

徐州怀古二首513

赠纪子湘郡丞二首514

渡黄河(四首选二)515

舟中见猎犬有感而作(五首选一)515

魏裔鲁 一首515

己亥春日,同州牧王公游奉圣寺,观殿前银杏树,携比丘泛舟湖上,登眺铜山,偶尔唱和,遂成一时盛事515

魏裔介 二首516

彭城放鹤亭516

家兄竟甫筑草亭于河防公署,榜日驯鹤,盖断放鹤而有此亭也517

施闰章 三首517

徐州来宅同商贤517

徐州五日518

闻徐州来多失意事518

吴嘉纪 一首519

粮船妇(海氏)519

周体观 一首520

人日次徐州520

贾壮 一首520

拔剑泉诗520

丁浴初 一首521

放鹤亭521

谷应泰 二首521

张坦公先生放鹤亭招饮521

鹤亭漫咏522

李弇 二首522

戊申六月十七夜纪异522

纪泰山所见长者523

宋实颖 一首524

挂剑台525

孟安世 一首525

挂剑荒台525

许来惠 二首525

徐州道中525

黄河526

朱彝尊 一首526

彭城道中咏古二首526

屈大均 二首527

过徐州527

陵母527

王所善 一首528

春日同游奉圣寺敬步元韵528

王士禛 五首528

昭阳湖一名微山湖528

荆山口待渡529

徐州渡河529

彭门怀古八首530

雨中渡河望黄楼531

马世骏 一首531

吴季子挂剑处531

苏嵋 四首532

子房山532

戏马台533

彭城道中534

放鹤亭534

智朴 四首534

夜坐放鹤亭534

奎山塔535

黄楼小集535

再上黄茅冈535

方中履 一首535

彭城536

张? 一首536

春日云龙山怀古和孙汉雯韵536

汪森 一首537

草堂春尽,独坐寡营,偶检东坡集见百步洪诗,喜而次其韵537

刘廷玑 八首538

题徐州张氏宅,时张为滇南太守538

彭城纪事538

黄茅冈539

云龙山540

过邳徐界540

彭城怀古540

赴彭城同僚属分赋541

徐州道上541

李宗皋 一首542

文昌阁夜雨542

尤璋 二首542

舟过吕梁543

房村驿壁见女郎赠兰州太守诗因次其韵543

盛德巍 二首543

云龙山怀古543

放鹤亭送陈铨部文安还商丘544

吴兰 一首544

子房山和汪梅嶙韵544

黄兰森 三首545

褚剑卿邀予及树百弟游微山湖子房元庐并序545

再至微山湖546

纳凉微湖新月初上546

黄蕙森 一首546

游微山湖546

李蟠 五首547

亚父祠547

户部山探梅547

王陵母墓548

游云龙山和韵548

铜山549

徐用锡 二首549

徐州549

黄茅冈石550

赵执信 二首551

昭阳湖行书所见四首551

微山湖舟中作552

常安 二首552

舟泊韩庄闸集渔舟捕鱼于微山湖552

游微山湖登铜山远眺553

叶长仁 二首553

春日偕友人集云龙山553

次友人游云龙山元韵三首554

解元 三首554

宿奉圣寺554

观奉圣寺银杏树又感赋之555

秋夜登云龙山放鹤亭555

何嘉延 一首555

燕子楼555

杜诏 一首556

戏马台556

沈德潜 二首556

和陈树滋徐州怀古556

挂剑台557

张大有 一首557

泛舟登微山557

张廷璐 五首558

徐州试院以黄河水煎茶用山谷韵558

读东坡《试院煎茶》诗复用前韵559

岍山招游云龙山用东坡答吕梁仲屯田韵560

徐州登舟由黄河至清江浦用东坡百步洪韵561

九日徐州试院作四首561

黄任 一首562

彭城道中562

厉鹗 四首563

渡河563

徐州舟行纪事563

晚渡黄河564

过微山湖565

佚名 一首565

镇河铁牛565

高斌 二首565

行过彭城将登云龙山值云中微雨不果566

乙卯阅工彭城登云龙山三首566

许廷镕 一首567

徐州567

尹继善 十六首567

登云龙山放鹤亭二首568

徐州道中杂咏568

彭城重晤午堂少司空,将有勘河之行,用前韵奉赠569

将返金陵,留别午堂少司空,仍用前韵569

雨中同午堂少司空并同事诸公荆山桥勘河,未得成咏,于宿迁道中补作寄怀570

和裘漫士少农同刘延清冢宰登云龙山之作570

和苏东坡题黄茅冈韵571

登云龙山571

昨岁七夕,德副宪赋诗见赠,未及奉酬,今又会晤彭城,暂时聚首,旋返白门,感而成咏,即用前韵572

途中即事仍用前韵572

和裘叔度少农彭城见寄572

叠前韵573

登黄茅冈573

彭城道中574

会勘荆山桥和崔拙圃抚军见赠574

会勘荆山河赠叶冠霞总河,仍用前韵574

吴檠 一首575

晚次彭城575

丁泗吉 八首576

亚父冢576

戏马台 二首576

黄茅冈577

挂剑台578

燕子楼578

陵母墓579

放鹤亭579

春日游桓山和韵580

金德瑛 一首580

徐州怀古580

爱新觉罗·弘历 五十三首582

以下诗篇作于乾隆二十二年(1957)582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582

灾馀583

彭城河复584

游云龙山作585

大士岩585

试衣亭用苏轼韵586

放鹤亭歌586

戏马台用谢灵运诗韵586

孙家集587

登黄楼作588

再题黄楼用苏轼韵588

渡黄河589

子房山用谢瞻子房诗韵590

荆山桥歌591

以下诗篇作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591

渡黄河至徐州作591

惠佑龙王庙瞻礼并序592

题放鹤亭592

游云龙山作593

试衣亭再用苏轼韵二首,前章咏古,后章即事反前诗意593

黄茅冈戏成口号593

苏堤594

阅徐州城西石堤594

河北孤山新土堤成,诗意志事594

题黄楼再叠苏轼韵595

渡黄河作596

荆山桥597

以下诗篇作于乾隆三十年(1765)597

过荆山桥597

渡黄河至徐州597

阅徐州河堤有作598

题黄楼三叠苏轼韵598

惠佑龙王庙叠旧作韵599

游云龙山599

试衣亭三叠苏轼韵600

戏题放鹤亭600

彭城三咏用贺铸韵(选一)600

以下诗篇作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601

渡黄河作601

命嵇璜萨载往徐州勘应添石工,诗以志事602

寄题黄楼四叠苏东坡韵603

河复604

嵇璜萨载会勘徐州石工毕复命,诗以志事604

微山湖605

以下诗篇作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605

柳泉605

荆山桥605

题黄楼五叠苏东坡韵606

题云龙山行馆607

云龙山咏古608

试衣亭四叠苏东坡韵608

题放鹤亭608

大士岩609

黄茅冈609

苏堤609

柳泉行宫八景610

微山湖611

曹一士 三首612

访雍门村612

放鹤亭613

留城怀古613

鄂容安 一首614

过徐州614

邵大业 六首614

和云龙院长汤药冈太史元唱用东坡韵615

次韵童二树登云龙山615

拔剑泉616

徐州616

逍遥堂616

黄楼用东坡韵同张木升作618

宋作梅 一首620

彭城图咏620

袁枚 二首622

戏马台吊宋武帝623

黄河623

袁树 十七首624

将赴徐州留别存斋兄624

秋日登云龙山四首624

喜豫庭甥过访彭城625

彭城署楼观雨625

八月十五日同陈司马登云龙山饮放鹤亭626

秋日登子房山626

燕子楼626

彭城即事627

出彭城留别诸同事627

再至彭城呈刘太守627

与藜堂别三年矣,余既秋风失意,藜堂亦礼闱报罢。今再聚彭城,匆匆数日,余又因恩科复理,归棹分袂之际,赋诗四章628

泊黄河见月629

赠曹二峑山629

刘孝廉藜堂读书云山,冬日过访留赠629

腊月望后始见雪,寄藜堂孝廉630

彭城除夕631

花朝日同人招宴云龙山放鹤亭饯别,即席分赋631

李因培 一首632

招鹤楼632

王昶 三首634

微山湖634

过昭阳湖三绝635

至徐州寓馆与叔华夜话636

任增 二首636

彭城乐636

彭城怨637

蒋士铨 二首637

徐州道中637

虞美人638

张符升 三首638

寄绥舆从父(四首其一)638

拟宋公九日戏马台饮饯诗得工字639

放鹤亭绝句三首640

赵翼 二首640

张子房祠640

微山湖堤晚步641

梦麟 一首641

河决行642

姚鼐 一首643

徐州643

翁方纲 二首644

云龙山登放鹤亭四首644

黄楼645

陆建 六首645

寄赠红豆村人,时在徐州646

再寄徐州646

彭城郡斋同香亭作646

彭城怀古647

再访红豆村人于彭城郡斋647

登云龙山648

陈培脉 一首649

徐州怀古649

汪光祥 一首649

亚父墓649

张彦琦 二首650

留侯庙650

龚胜墓651

张名宿 一首652

龚君宾墓652

钱孟钿 一首652

张子房祠652

邓石如 一首653

重九游云龙山653

吴锡麒 一首653

黄楼654

鳌图 八十九首654

过徐州怀古654

徐州道655

河上吟655

制府河帅中丞会奏守彭城奉檄有作655

寄怀霄来656

斗山口望徐州用韩翃送李侍御赴徐州元韵656

子房山用邵康节子房诗韵657

九里山657

云龙山访张山人657

登云龙山658

十二月二十三日课试云龙书院,与张肃堂、顾桐阴、沈谨轩、程复堂及程桐园、周似堂诸生联句得十二韵658

亚父冢659

接引庵659

诚然僧送菜659

彭祖井659

苏堤660

桓山桓司马墓660

石佛寺661

放鹤亭661

燕子楼662

节孝祠展拜,见宇圮垣颓,有苍鼠窜瓦之慨,因商之县宰,捐廉新之,庄严木主,见第二为关盼盼之位为咏一诗662

王陵母墓663

雪中访张山人663

喜雪664

彭城度岁664

闻张肃堂山长云龙山邀客春讌寄赠一律664

庚申新正,同周真吾昆玉、蒋司铎、谭木庵、杨翰屏、钱虹桥及卿世两儿登子房山,因到接引庵晚斋,放棹而归665

登子房山谒留侯庙665

雨中有怀张山人665

云龙山书院诸生金陵应试666

秋雨登霸王楼666

秋夜闻笛667

观水667

秋日访云龙山张山人,即同游石佛寺,赋此以赠667

再叠前韵赠张山人667

喜顾桐阴解元来徐668

荆山桥668

秋日戏马台怀古668

九日登戏马台奉和河帅康茂园先生原韵669

秋日登戏马台再叠前韵669

鹤来堂静坐670

秋郊670

郡斋独坐670

三山头公所小憩671

初冬赴邵工671

石林工枕上吟671

苏姑墓671

榴672

春夜喜雨673

元夜673

喜雪673

喜雪673

雪后登黄楼673

挂剑台674

彭城见梅674

柳泉行宫674

彭城郡斋见春花675

刘更生先生墓675

予家以来鹤名堂,彭城郡斋旧有鹤来之额,辛酉夏日静坐枣花之下,忽动乡思675

鹤来堂前有老枣,闲中赋之,时嘉庆长至日也676

自到彭城以四鹤自随,公余之暇,携鹤登云龙山放鹤亭游览,因绘图题诗676

登楼望雨677

秋日登苏家山677

防汛677

重阳前四日雨中闻金陵应试诸生已旋云龙讲院677

秋日登楚王山677

九日云龙书院山长张肃堂招饮678

冬日赠云龙书院王南池秀才678

江上怀徐州679

题张惺齐征君黄楼访碑图679

壬戌嘉平赠张肃堂山长679

徐州竹枝词680

将之姑苏留别彭门诸同人681

春日登上方山忆张肃堂山长及程桐园、崔凌霄萧献廷、王南池、王锦亭、周衣田、周似堂诸子681

有怀彭城诸友681

赠张肃堂山长681

葫芦枣 并叙682

秋日与张山人话旧682

柳泉道上682

河上682

石林工夜月683

吕梁遇雨683

喜雨683

吕梁石砚旧传与端溪同,而得之者鲜,今获斯石诗以志之684

秋日与余木斋、丁春崖、崔立甫、严少平访张山人登放鹤亭685

吕梁石砚685

彭城形势效王介甫体685

留别彭城686

暮春过彭城感旧686

杨策 一首686

亚父冢687

李炜 一首687

子房山687

张念祖 一首688

雍门村688

王锡田 二首689

经百步洪689

大雪与友人登黄楼苏公祠689

严烺 一首690

徐州重修放鹤亭落成690

李符清 一首691

彭城夜雨寄家兄艺园691

黄钺 二首691

嘉庆丙子十二月十九日,徐州太守王子卿以东坡生年生日偕幕客及其子登黄楼拜公像,赋诗见示,作此寄之691

黄楼为颍滨自徐赴南都东坡送之出东门,登城上览山川之胜,云:此地可作楼观,于是东坡始有改筑之意。颍滨去之明日,而河流至。后河复楼成,颍滨为作赋,东坡以绢写为六幅图。今碑刻在城上者,岂即其本欤!嘉庆戊寅二月二十日,子卿太守因楼中并祀颍滨。颍滨为宝元二年己卯生,兹楼之筑实公所卜地,而太守生年又与公同,乃依前岁丙子寿东坡之例赋诗寿公,刻石索和,书此报之。692

李尧栋 一首693

嘉庆丙子十二月十九日东坡先生生日,徐州太守王子卿馆丈于黄楼祀公为寿,有诗纪事并索拙诗,因赋二十韵请以政之,为书楼上,亦一重翰墨缘也694

王泽 二首695

嘉庆丙子嘉平月十有九日,同邵季司、葛秋农、胡禹门、陈春江暨伊侍保三儿子登黄楼设供,为东坡先生寿,赋此696

嘉庆戊寅二月二十日登黄楼为子由先生寿作696

王昙 一首698

留侯祠698

钟启韶 一首699

渡黄河699

陈燮 一首700

登戏马台700

陈寿祺 一首700

夜赴彭城700

吴甫 一首701

分迹怀古得燕子楼701

杨巩 一首701

拔剑泉701

邵自来 一首702

游云龙山702

董作砺 一首702

刘中垒墓下作702

华兰 一首704

夜过徐州704

舒位 五首704

初春自徐州泛舟至清河704

黄楼705

燕子楼705

留侯里咏古706

挂剑台707

金衍宗 三首707

燕子楼707

将客徐州,同人饯别,别后寄谢708

登黄楼简缪澄香太守709

沈良准 一首709

夜抵彭城709

陶澍 一首709

徐州709

姚莹 五首710

彭口晓望710

彭城怀古710

登徐州城楼711

戏马台711

燕子楼711

陈元凤 一首712

黄楼怀古712

郑璜 一首713

彭城秋感二首713

廖文锦 一首713

彭城怀古二首714

阎焜贞 一首715

春日登云龙山憩715

陈雅修 一首716

戏马台716

叶崇崙 一首716

彭门杂咏716

鄂恒 一首717

徐州717

袁希颜 一首717

王陵母墓718

陈锦鸾 一首718

登徐州城楼718

孙运锦 四首718

纪灾718

登戏马台719

登放鹤亭同似荀720

同朱翰卿锡藩、蒋孚徵德璟、李似荀玉清、韩念堂孝述,试衣亭小饮720

张际亮 二首721

徐州721

梁二平仲丁辰招同西堂、旬卿、梅伯集饮黄楼721

鲁一同 十七首722

观彭城兵赴吴淞防海722

雨甚入于彭城723

大士岩724

放鹤亭724

大佛寺725

登戏马台726

登东城庚戌727

晚登黄楼728

韩观察招饮含青馆醉归奉简728

望湖亭730

白鹿洞731

同史广文、谭少尹坐紫翠轩石床品山泉作732

云龙行宫733

十三月夜733

四月十六日云龙精舍同慕韩广文携谭雨生集紫翠轩作734

柳泉734

微山湖735

舒焘 一首735

渡黄宿徐州堤上735

何栻 一首736

戏马台736

蒋兆鲲 一首737

宿平山口道院737

王禹畴 二首737

彭城怀古738

瀆上怀韦孟738

段广瀛 一首739

题西楚霸王楼739

叶崇嵋 一首739

彭城秋兴740

陈环 三首740

九日桂太守醼集宾僚于阳春亭,酒半出犀角杯酌以饮客,为诗致之740

黉宫古槐742

槐上群鸟啁啾,晨夕相对,感而有作742

刘文彦 一首742

萃墨亭742

杨颐 一首743

宴快哉亭登放鹤亭网上744

李慈铭 一首744

登九里山作745

王先谦 六首745

自清江浦登陆赴徐州道中柬心云745

月夜闻笛746

次韵心云寄朱一新蓉生御史义乌(五首选一)746

徐州试院柬心云746

段喆小湖、桂中行履真、丁仁泽润之,招饮云龙山放鹤亭,赋诗为别(段徐州道,桂徐州府知府,丁铜山县知县)747

徐州九绝748

叶道源 二首750

彭城杂咏750

晚上户部山750

李运昌 六首751

戏马台怀古751

戏马台二首752

放鹤亭怀古753

荆山桥放舟753

放鹤亭753

燕子楼754

邓嘉缉 二首754

张元鬯太守(庆勋)招集快哉亭即席赋谢754

和王劭宜南城秋眺755

朱迈 二首755

云龙山755

大水谣755

经迺济 一首756

游马跑山二首757

蒋珮 一首757

秋日黄茅冈远眺757

张道源 一首758

中秋看月黄楼上758

汪廷璠 一首758

登黄楼758

杨淮 三首759

流碧泉759

云龙山望秋759

秋晚登太山760

高成己 一首760

访雍门村作760

王廷珍 一首760

放鹤亭761

李大信 一首761

九里山761

张彦珍 一首762

重九前五日游云龙山叠韵二首762

张彦珽 四首762

立秋日雨中游云龙步尹大中丞韵763

寿山诗763

步虹村石太守天门山韵763

戏马台怀古764

张彦圣 一首765

燕子楼怀古765

朱有冯 二首766

雍门村766

王陵母墓766

邓鸣韶 二首767

黄河767

平山寺古松768

孙大任 一首768

重登九里山寺过邓虞乙读书处768

徐渊 二首769

登子房山769

拟九日宋公戏马台饮饯诗770

李涓 一首771

清明前三日作771

李珚 四首771

楚王山771

逍遥堂771

彭祖井772

游微子湖772

张慈 一首772

春日游子房山773

周冕 一首773

子房山773

任兴简 一首773

首春登云龙山773

孙文蔚 一首774

登云龙山774

孙运軿 一首774

雍门村775

赵光远 一首775

和周听松太守登云龙山望黄河韵775

耿玉? 一首776

过平山776

胡孟奎 三首776

游云龙山776

逍遥堂777

春暮游云龙山用东坡韵777

邱松月 十一首778

晚归云龙山778

避暑紫翠轩作778

河干远眺779

黄茅冈晚步779

河干(录一)779

过九里山780

九日与友人登放鹤亭,时水患频仍,虏氛未靖,凭眺之余,慨然有作780

登城东楼晚眺780

重集伊园781

偕姜品香登望湖亭781

赴下洪道中绝句781

朱锦琮 二首782

徐州旅店有怀六弟782

晓发徐州饭于旅店782

胡式钰 一首782

徐州登舟至淮阴行黄河中五日783

余锡龄 一首783

戏马台歌783

张仁榘 一首784

吕梁舟中784

宏度 一首784

怀夏补山琴师徐州784

冯煦 一首784

同王祭酒饮放鹤亭,祭酒诗成,次韵答之785

王嘉诜 五首786

云龙山题石786

游云龙山寻石佛寺786

偕叔起登黄楼感赋786

九日登戏马台787

三月三十日偕祁汉云游阳春亭看牡丹(庚子)787

祁世倬 一首788

九日同人登戏马台用陈后山和李使君九日登戏马台韵788

吕家骥 一首788

戏马台788

文元柱 一首789

登放鹤亭789

李宣龚 一首789

徐州道中790

李施五 六首790

挂剑台790

登子房山远眺791

亚父冢791

登霸王楼792

王陵母墓792

游快哉亭792

蔡宪甫 一首793

题快哉亭793

钱食芝 二首793

戏马台793

题画快哉亭图793

胡翼廷 一首794

过微山湖口占二绝794

孙之庾 一首794

游微山湖794

李荣屏 一首795

田园杂兴(选一)795

张元 一首795

登鸡鸣山795

拾世盘 一首796

秋日黄楼夜坐796

张谦 一首796

戏马台796

陈是 一首797

访燕子楼故址797

徐大猷 一首797

绥舆里(宋武帝故居)797

葛本爱 一首798

彭城怀古798

张庆瑞 二首798

云龙山下逢国博方子可798

放鹤亭送别方子可799

张允杰 一首800

彭城竹枝词800

朱锡藩 一首801

黄茅冈801

陈士升 一首801

守彭城801

王相 一首802

留侯祠题壁802

刘素宝 一首802

戏马台怀古803

朱之承 一首803

戏马台803

时广 一首803

春日与客登黄茆冈怀古804

徐泰 一首804

戏马台怀古804

徐厚英 一首804

挂剑台805

程保廉 一首805

登云龙山805

张春霭 一首805

彭城漫兴806

吴霖增 一首806

白云洞806

刘庆恩 二首807

彭祖井807

子房山807

崔调均 一首808

忆故乡云龙山808

余甡 二首809

拔剑泉怀汉高祖809

放鹤亭810

王圣谟 二首810

同游徐东狮子山811

登云龙山感旧兼同学诸子811

王鸿渐 一首811

游云龙山811

项有训 一首812

戏马台怀古812

杨世桢 一首813

九日登云龙山813

杨振举 一首814

勺圃招饮放鹤亭814

胡伯寅 四首814

登云龙山814

登狮子山815

夜过楚王山815

过故行宫815

韩维张 二首816

九日登奎山816

送晖亭816

张大平 一首816

桓山别业817

李大霖 三首817

题黄楼817

彭城舟行817

彭城怀古818

张吉梁 四首818

徐州道上818

早发徐州用宴洲太史送行原韵819

云龙书院819

彭城客邸作819

陈敏 一首820

早登彭城楼门820

谢浚渊 一首820

暮春彭城题壁820

刘鹤仙 一首821

燕子楼821

孙又东 一首821

登戏马台歌821

杜宜修 一首822

登徐州城楼822

张鸿鼎 一首822

彭城老父822

朱元品 一首823

云龙山寻阿弥陀佛字迹不见823

曹献铎 一首825

霸王楼吊古825

陈頔 一首826

由云龙山至兴化寺827

罗恩运 一首827

戏马台827

朱秉璋 二首828

吕梁洪828

彭城即事 徐州续诗征828

陈文赉 八首829

彭祖观井图829

亚父冢829

九日戏马台醼集用谢灵运原韵830

秋日侍家大人游城南戏马台薄暮而归831

重修阳春亭题壁832

黉宫古槐歌832

试剑石833

放鹤亭834

鲍芷生 一首834

访张山人故居用苏公山中韵834

臧秉衡 一首835

戏马台怀古835

李庆麟 一首836

游云龙山访放鹤亭,老僧紫庵尚存,年已六十余矣836

陈梦麟 一首836

子房山怀古836

周祥俊 二首837

戏马台感怀837

过绥舆里837

诗余 二十六首839

苏轼(宋) 十二首839

浣溪沙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839

浣溪沙 徐州藏春阁园中839

千秋岁 徐州重阳作839

永遇乐 徐州梦觉,北登燕子楼作839

浣溪沙 彭门送梁左藏840

江城子 别徐州840

减字木兰花 彭门留别840

秦观(宋) 一首840

调笑令盼盼840

贺铸(宋) 一首841

玉京秋841

陈师道(宋) 三首841

罗敷媚 和何大夫酴醿菊841

南乡子841

蝶恋花 送彭舍人罢徐841

辛弃疾(宋)一首842

鹧鸪天 重九席上作842

萨都剌(元)一首842

木兰花 慢彭城怀古842

周权(元)一首842

百字谣842

邵亨贞(元)二首842

鹊桥仙 拟稼轩 中原怀古843

蝶恋花843

费寀(明)一首843

风入松 徐洪晚泛843

朱彝尊(清)二首843

百字令 彭城经汉高祖庙作843

水龙吟843

冯煦(清) 一首844

百字令844

后记8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