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伦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伦理学
  • 罗国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3109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83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504页
  • 主题词:伦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伦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与任务1

第一节 伦理学的对象2

一、人类道德思考的发展与伦理学的产生2

二、对伦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6

三、伦理学的基本问题10

第二节 伦理学研究的方法12

一、一般的科学方法13

二、社会科学的方法15

三、作为具体科学的伦理学的特殊方法18

第三节 伦理学的任务21

一、科学地论证和阐述道德的起源、本质、发展及其规律21

二、概括和阐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规范体系22

三、研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理想有道德的新人的成长规律23

四、批判旧道德,更新旧观念25

第二章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27

第一节 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27

一、道德与人类活动28

二、道德与社会关系31

三、道德与社会意识35

第二节 原始道德的发生38

一、原始道德发生的前奏期38

二、原始道德发生的萌芽期41

三、原始道德发生的形成期42

第三节 道德的本质44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45

二、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51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54

第三章 道德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58

第一节 道德的结构模式58

一、道德的结构态势59

二、道德的社会结构模式62

三、道德的个体结构模式65

四、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辩证统一68

第二节 道德的社会功能72

一、道德的基本社会功能72

二、道德认识功能的特殊性75

三、道德调节功能的特殊性78

第三节 道德的运行机制83

一、道德运行的目标体系83

二、道德运行的外部机制88

三、道德运行的内部机制93

四、道德运行的轨迹96

第四章 道德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性99

第一节 道德的历史类型99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99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104

三、封建社会的道德108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113

第二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119

一、道德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119

二、道德的曲折前进过程120

三、道德文化的批判和继承124

第三节 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特点128

一、传统伦理的肯定方面129

二、传统伦理的否定方面131

三、对待中国传统伦理的两种倾向132

第五章 道德原则134

第一节 个人的概念与集体的概念134

一、什么是个人134

二、什么是集体141

三、集体中的个人与个人组成的集体148

第二节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150

一、确立集体主义原则的依据150

二、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154

三、自我牺牲精神160

第三节 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利他主义163

一、功利主义164

二、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169

三、利他主义175

第六章 道德规范179

第一节 道德规范概说179

一、道德规范的性质179

二、道德规范的表现形式184

第二节 道德规范的他律性188

一、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力188

二、道德规范的外在导向功能191

三、道德义务194

第三节 道德规范的自律性200

一、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的转换200

二、道德主体自身的意志约束203

三、道德良心207

第七章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及道德要求的层次性212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及其层次性21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道德规范之间的对立212

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及其层次性2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共生活中的一般道德要求219

一、社会主义公共生活规则219

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223

第三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228

一、“五爱”道德规范要求的主要内容229

二、“五爱”道德规范提出的根据及其意义237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最高要求240

一、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及其主要要求240

二、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联系与区别244

第八章 职业道德246

第一节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246

一、职业道德的界说246

二、职业道德的历史考察249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形成254

第二节 职业道德的特征、要素和模式258

一、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258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263

三、职业道德的结构模式26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职业道德建设272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272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产业内涵276

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279

第九章 爱情、婚姻和家庭道德283

第一节 两性关系的本质及其道德意义283

一、人类文明的重要尺度283

二、婚姻家庭的社会本质286

三、一夫一妻制的道德进步289

第二节 爱情的道德内涵291

一、爱情的基本特征291

二、恋爱的道德要求296

第三节 婚姻的道德基础299

一、婚姻道德基础的哲学根据299

二、婚姻道德基础的伦理分析304

三、离婚的道德研究306

第四节 家庭的道德建设309

一、家庭道德建设的内容309

二、家庭道德发展的展望314

第十章 人生观和人生价值317

第一节 人生与人生观317

一、人生的受动和主动317

二、人生观及其类型320

三、人生观与人生哲学326

第二节 人生的价值与评价329

一、道德价值的特征329

二、人生价值的伦理331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335

第三节 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实现337

一、价值目标与个人自由337

二、价值取向与道德责任339

三、社会实践与自我实现341

第十一章 道德选择344

第一节 道德选择的机制344

一、选择和道德选择344

二、道德选择的心理机制347

三、道德选择的社会机制351

第二节 道德选择的自由355

一、道德选择的前提355

二、意志自由的本性359

三、道德选择的责任362

第三节 道德选择的实现366

一、道德选择的尺度366

二、道德选择的规定性370

三、道德选择的过程372

第十二章 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376

第一节 道德行为的规定和分类376

一、道德行为的主体376

二、道德行为的规定379

三、道德行为的区分382

第二节 道德行为的机制和过程385

一、道德行为的机制385

二、道德行为的过程388

三、道德行为中的知行关系390

四、道德行为的责任393

第三节 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396

一、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396

二、道德品质的形成398

三、社会主义道德的品德要求401

第十三章 道德评价405

第一节 道德评价的标准406

一、什么是善、什么是恶406

二、善恶的阶级标准和历史标准409

三、善恶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关系413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根据417

一、对动机论和效果论的历史考察417

二、动机论和效果论的对立419

三、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观426

第三节 道德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432

一、道德的自我评价432

二、道德的社会评价435

三、道德上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统一437

第十四章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440

第一节 道德人格440

一、人格与道德人格440

二、道德人格的人性基础443

三、道德人格的结构和特征447

四、道德理想与道德理想人格448

第二节 道德教育452

一、道德教育的过程及其特征453

二、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455

三、道德教育中诸种社会因素的制约457

第三节 道德修养459

一、道德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内外因素459

二、道德修养的实质及其基本矛盾461

三、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464

第四节 道德境界468

一、道德境界的内涵与层次46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诸种道德境界471

三、道德境界的升华和理想人格的实现474

复习思考题4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