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江考古 长阳地区考古发掘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善才主编;湖北省清江隔河岩考古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4152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738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765页
- 主题词:考古发掘-发掘报告-湖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江考古 长阳地区考古发掘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壹 前言1
1.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1
2.遗址、墓葬概况1
序 刘庆柱1
图一 清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古遗址、古墓葬位置分布图2
插图目录2
3.考古队的组成及文物的抢救发掘经过3
4.材料的整理与报告的编排4
图二 伴峡小洞遗址地层横剖面图6
1.地层堆积6
贰 旧石器时代遗址6
一 伴峡小洞旧石器遗址6
2.石器7
图三 伴峡小洞遗址出土打制石器7
图四 伴峡小洞遗址出土犀牛化石8
3.哺乳动物化石8
图五 伴峡小洞遗址出土脊椎动物化石9
4.人类用火遗迹10
5.小结10
二 鲢鱼山旧石器遗址11
图六 鲢鱼山遗址地形图11
1.发现经过及地理环境12
2.地层堆积及用火遗迹12
图七 鲢鱼山遗址地层剖面图13
3.化石埋藏情况及出土后的室内整理14
4.出土的主要动物化石16
图八 鲢鱼山遗址出土雨拟管螺化石16
图九 鲢鱼山遗址出土虎下颌骨化石18
图一○ 鲢鱼山遗址出土黑熊头骨化石18
图一一 鲢鱼山遗址出土猪獾臼齿化石19
图一二 鲢鱼山遗址出土大熊猫臼齿化石19
图一三 鲢鱼山遗址出土剑齿象乳齿化石20
图一四 鲢鱼山遗址出土中国犀左下颌骨化石20
图一六 鲢鱼山遗址出土水鹿右角化石21
图一五 鲢鱼山遗址出土中国貘右下颌骨化石21
图一八 鲢鱼山遗址出土难以确定种属的动物上颌骨化石(CLY③A∶90)23
图一七 鲢鱼山遗址出土水牛右下颌骨化石23
5.小结24
三 伴峡榨洞旧石器遗址25
图一九 榨洞遗址位置地形图25
1.地层堆积26
2.出土文化遗物26
图二一 榨洞遗址出土大溪文化和早期巴文化陶片27
图二○ 榨洞遗址北壁剖面图27
图二二 榨洞遗址第4层出土骨器和角器28
3.动物化石29
图二三 榨洞遗址第4层出土石器29
图二四 榨洞遗址第4层出土石片、石器30
4.小结32
图二五 桅杆坪遗址位置地形图34
一 桅杆坪遗址34
叁 新石器时代遗址及巴人崖葬墓34
1.地理环境及地层堆积35
图二六 桅杆坪遗址探方位置图35
图二七 桅杆坪遗址T2东壁剖面图36
2.遗迹37
图二八 桅杆坪遗址2B层人骨分布图38
图二九 桅杆坪遗址2C层人骨分布图39
图三○ 桅杆坪遗址第4层兽骨和该层下部人骨出土情况40
图三一 桅杆坪遗址F1平面图41
图三二 桅杆坪遗址F2平面图42
图三三 桅杆坪遗址H1、H2平、剖面图43
3.文化遗物43
图三四 桅杆坪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初期器物44
图三五 桅杆坪遗址出土前大溪文化时期器物46
图三六 桅杆坪遗址出土大溪文化早期器物48
图三七 桅杆坪遗址出土大溪文化早期骨器50
图三八 桅杆坪遗址出土大溪文化早期器物51
图三九 桅杆坪遗址出土大溪文化早期器物52
图四○ 桅杆坪遗址出土大溪文化中晚期器物55
图四一 桅杆坪遗址出土大溪文化中晚期器物56
图四二 桅杆坪遗址出土大溪文化中晚期器物58
图四三 桅杆坪遗址出土大溪文化中晚期陶器59
图四四 桅杆坪遗址出土大溪文化中晚期陶器61
图四五 桅杆坪遗址出土大溪文化中晚期陶器62
图四六 桅杆坪遗址出土大溪文化中晚期陶器64
图四七 桅杆坪遗址出土大溪文化中晚期器物65
图四八 桅杆坪遗址出土早期巴文化初期器物67
图五○ 桅杆坪遗址出土青鱼咽喉齿68
4.动物遗骸68
图四九 桅杆坪遗址出土鲶鱼胸鳍68
图五一 桅杆坪遗址出土豪猪右上颌骨69
图五二 桅杆坪遗址出土竹鼠左下颌骨69
图五三 桅杆坪遗址出土大熊猫下颌骨70
图五四 桅杆坪遗址出土猕猴、红面猴、猴下颌骨71
图五五 桅杆坪遗址出土中国貘牙齿72
图五七 桅杆坪遗址出土圣水牛左角73
图五六 桅杆坪遗址出土家猪左下颌骨73
图五九 桅杆坪遗址出土小麂右角74
图五八 桅杆坪遗址出土苏门羚角74
图六○ 桅杆坪遗址出土黑麂右下颌骨75
图六一 桅杆坪遗址出土獐左下颌骨75
图六二 桅杆坪遗址出土麝左下颌骨76
图六三 桅杆坪遗址出土梅花鹿角主枝76
图六四 桅杆坪遗址出土水鹿左角76
5.小结77
图六五 桅杆坪遗址出土四不象鹿右角77
图六六 西寺坪、深潭湾遗址位置地形图81
二 西寺坪大溪文化遗址81
1.地层堆积82
图六七 西寺坪遗址探方位置图82
图六八 西寺坪遗址T1西壁剖面图82
图六九 西寺坪遗址T15、T16西壁剖面图83
2.遗迹83
图七一 西寺坪遗址H9平、剖面图84
图七○ 西寺坪遗址H3平、剖面图84
图七二 西寺坪遗址H14平、剖面图85
图七三 西寺坪遗址H33平、剖面图85
图七四 西寺坪遗址F1平面图86
图七五 西寺坪遗址M1平、剖面图87
3.文化遗物87
图七六 西寺坪遗址M2平、剖面图88
图七七 西寺坪遗址M2出土器物89
图七八 西寺坪遗址红烧土遗迹平面图90
图七九 西寺坪遗址出土打制石器91
图八○ 西寺坪遗址出土打制石器92
图八一 西寺坪遗址出土磨制石器93
图八二 西寺坪遗址出土磨制石器95
图八三 西寺坪遗址出土磨制石器96
图八四 西寺坪遗址出土磨制石器98
图八五 西寺坪遗址出土磨制石器99
图八六 西寺坪遗址出土石器101
图八七 西寺坪遗址盘状石制品铺地示意图102
图八八 西寺坪遗址出土石器103
图八九 西寺坪遗址出土彩陶105
图九○ 西寺坪遗址出土刻划符号106
图九一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07
图九二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09
图九三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10
图九四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12
图九五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14
图九六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16
图九七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18
图九八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20
图九九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22
图一○○ 西寺坪遗址出土鼎足124
图一○一 西寺坪遗址出土鼎足125
图一○二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26
图一○三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27
图一○四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29
图一○五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30
图一○六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32
图一○七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34
图一○八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35
图一○九 西寺坪遗址出土陶器137
图一一○ 西寺坪遗址出土骨器139
图一一一 西寺坪遗址出土骨器140
图一一二 西寺坪遗址出土石制艺术品141
图一一三 西寺坪遗址出土石制艺术品142
4.动物遗骸143
图一一四 西寺坪遗址出土食蟹獴右下颌骨143
图一一五 西寺坪遗址出土青鱼椎骨144
图一一六 西寺坪遗址出土猪獾右下颌骨144
图一一七 西寺坪遗址出土猪獾右尺骨145
5.小结146
图一一八 沙嘴遗址地形图149
三 沙嘴大溪文化遗址149
1.AT4的地层堆积和出土遗物150
图一二○ 沙嘴遗址G2西壁地层剖面图150
图一一九 沙嘴遗址AT4东壁地层剖面图150
图一二一 沙嘴遗址出土石器、陶器152
图一二三 沙嘴遗址出土黑熊臼齿153
图一二二 沙嘴遗址出土红面猴牙床153
图一二四 沙嘴遗址出土石器、陶器155
2.DT32的地层堆积和出土遗物155
3.小结156
1.墓地、遗址环境及堆积概况157
四 深潭湾大溪文化早期遗址及两周时期巴人崖葬墓157
图一二五 深潭湾遗址1号洞剖面图158
2.墓地人骨埋葬状况159
图一二七 深潭湾遗址外台子剖面图160
图一二六 深潭湾遗址2号洞剖面图160
图一二八 深潭湾遗址崖葬墓第2层人骨162
图一二九 深潭湾遗址崖葬墓第3层人骨163
图一三○ 深潭湾遗址崖葬墓第4层人骨164
图一三一 深潭湾遗址崖葬墓第5层人骨165
图一三二 深潭湾遗址崖葬墓第6层人骨166
图一三三 深潭湾遗址崖葬墓第7层人骨168
图一三四 深潭湾遗址崖葬墓第8层人骨169
图一三五 深潭湾遗址2号洞第3层平面图170
3.文化遗物及动物遗骸171
图一三六 深潭湾遗址1号洞第1层、2层出土器物172
图一三七 深潭湾遗址1号洞第2层出土器物173
图一三八 深潭湾遗址1号洞第2层出土器物174
图一三九 深潭湾遗址外台子出土鹭管状骨和下颌骨176
图一四○ 深潭湾遗址1号洞第3层文化遗物和动物遗骨177
图一四一 深潭湾遗址1号洞第4~8层文化遗物和动物遗骨179
图一四二 深潭湾遗址1号洞第9层大溪文化遗存181
图一四三 深潭湾遗址1号洞第9层出土器物182
图一四四 深潭湾遗址1号洞第9层文化遗物及动物遗骸183
图一四五 深潭湾遗址2号洞第2层、3层文化遗物及动物遗骸185
图一四六 深潭湾遗址2号洞第4层大溪文化遗存186
图一四七 深潭湾遗址2号洞第4层出土器物187
图一四八 深潭湾遗址2号洞出土文化遗物及动物遗骸189
图一四九 深潭湾遗址外台子出土器物190
4.小结191
图一五○ 深潭湾遗址外台子出土文化遗物及动物遗骸192
肆 早期巴文化遗址及东周遗址196
一 香炉石遗址196
图一五一 香炉石遗址位置地形图196
图一五二 香炉石遗址探方位置图197
1.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197
2.地层堆积198
图一五三 香炉石遗址T29、T10、T26东壁剖面图198
3.文化遗物及动物遗骸199
图一五四 香炉石遗址第7层出土器物203
图一五五 香炉石遗址第7层出土器物204
图一五六 香炉石遗址第6层出土石器207
图一五七 香炉石遗址第6层出土石器208
图一五八 香炉石遗址第6层出土陶器209
图一五九 香炉石遗址第6层出土陶器211
图一六○ 香炉石遗址第6层出土陶器212
图一六一 香炉石遗址第6层出土陶器213
图一六二 香炉石遗址第6层出土陶器214
图一六三 香炉石遗址第6层出土陶器216
图一六四 香炉石遗址第6层出土骨器217
图一六五 香炉石遗址第6层出土器物219
图一六六 香炉石遗址第6层、第5层出土甲骨220
图一六七 香炉石遗址第6层出土圣水牛左下颌骨221
图一六八 香炉石遗址第5层出土石器223
图一六九 香炉石遗址第5层出土陶器224
图一七○ 香炉石遗址第5层出土陶器226
图一七一 香炉石遗址第5层出土陶器227
图一七二 香炉石遗址第5层出土陶器228
图一七三 香炉石遗址第5层出土陶器229
图一七四 香炉石遗址第5层出土骨器230
图一七五 香炉石遗址第5层出土骨器231
图一七六 香炉石遗址第5层出土骨器和牙饰233
图一七七 香炉石遗址第5层、第4层出土甲骨234
图一七八 香炉石遗址第5层出土牙饰235
图一七九 香炉石遗址第4层出土石器238
图一八○ 香炉石遗址第4层出土石器239
图一八一 香炉石遗址第4层出土陶器241
图一八二 香炉石遗址第4层出土陶器242
图一八三 香炉石遗址第4层出土陶器243
图一八四 香炉石遗址第4层出土陶器244
图一八五 香炉石遗址第4层出土陶器246
图一八六 香炉石遗址第4层出土骨器248
图一八七 香炉石遗址第4层出土文化遗物250
图一八八 香炉石遗址第4层出土铜器251
图一八九 香炉石遗址第4层出土甲骨252
图一九○ 香炉石遗址第4层出土甲骨253
图一九一 香炉石遗址第4层出土刺猬左下颌骨254
图一九二 香炉石遗址第4层出土大熊猫右上颌骨254
图一九三 香炉石遗址第3层出土石器257
图一九四 香炉石遗址第3层出土陶器259
图一九五 香炉石遗址第3层出土陶器260
图一九六 香炉石遗址第3层出土陶器262
图一九七 香炉石遗址第3层出土陶器264
图一九八 香炉石遗址第3层出土骨器266
图一九九 香炉石遗址第3层出土骨器、铜器267
图二○○ 香炉石遗址第3层出土器物268
图二○一 香炉石遗址第3层出土马左上第一门齿269
图二○二 香炉石遗址第2层出土器物271
图二○三 香炉石遗址第2层出土陶器273
图二○四 香炉石遗址第2层出土陶器274
图二○五 香炉石遗址第2层出土陶器275
图二○六 香炉石遗址第2层出土骨器277
图二○七 香炉石遗址第2层出土铜器278
图二○八 香炉石遗址第2层出土铜镞279
图二○九 香炉石遗址第2层出土铁器281
图二一○ 香炉石遗址第1层出土器物282
图二一一 香炉石遗址第1层出土陶器284
图二一二 香炉石遗址第1层出土骨器、铜器285
图二一三 香炉石遗址第1层出土铁器286
图二一四 香炉石遗址第1层出土铁器287
图二一五 香炉石遗址东北面崖墓中层墓葬平面图289
图二一六 香炉石遗址东北面崖墓下层墓葬平面图290
图二一七 香炉石遗址东北面崖墓出土遗物291
图二一八 香炉石遗址“二龙戏猪”崖墓第2层平面图293
图二一九 香炉石遗址“二龙戏猪”崖墓第3层平面图294
图二二○ 香炉石遗址“二龙戏猪”崖墓第1层出土遗物295
图二二一 香炉石遗址“二龙戏猪”崖墓第2层出土遗物296
图二二二 香炉石遗址“二龙戏猪”崖墓第2层出土遗物及动物遗骸297
图二二三 香炉石遗址“二龙戏猪”崖墓第3层出土遗物298
4.小结299
图二二四 香炉石遗址陶器纹饰拓片300
图二二五 香炉石遗址陶器纹饰拓片301
图二二六 香炉石遗址陶器纹饰拓片302
图二二七 香炉石遗址陶器纹饰拓片303
图二二八 香炉石遗址陶器纹饰拓片304
图二二九 香炉石遗址陶器纹饰拓片305
图二三○ 香炉石遗址陶器内刻划符号“巫”字拓片306
图二三一 驰滩岩屋遗址探方位置图309
二 驰滩岩屋遗址309
2.文化遗物310
1.地层堆积310
图二三二 驰滩岩屋遗址T2西壁剖面图310
图二三三 驰滩岩屋遗址出土文化遗物311
图二三四 驰滩岩屋遗址出土文化遗物312
3.小结313
三 千渔坪遗址314
1.地层堆积314
图二三五 千渔坪遗址探方位置示意图314
2.出土遗物及遗迹315
图二三六 千渔坪遗址BT6西壁剖面图315
图二三七 千渔坪遗址出土文化遗物及动物遗骸316
图二三八 千渔坪遗址出土文化遗物318
3.小结319
图二三九 千渔坪遗址DT2墓葬平面图319
1.1992年的试掘321
四 南岸坪遗址321
图二四○ 南岸坪遗址探方位置示意图322
图二四一 南岸坪遗址东区T2南壁剖面图及文化遗物323
图二四二 南岸坪遗址H1平、剖面图及出土遗物324
2.1995年的试掘326
图二四三 南岸坪遗址东区T3西壁剖面图及出土遗物326
图二四四 南岸坪遗址H2平、剖面图及出土遗物328
图二四五 南岸坪遗址H3平、剖面图及出土遗物329
图二四六 南岸坪遗址H4平、剖面图及出土遗物330
图二四七 南岸坪遗址H4出土遗物331
3.1998年的清理332
图二四八 南岸坪遗址H5平、剖面图及出土遗物333
图二四九 南岸坪遗址东区T4南壁剖面图334
图二五○ 南岸坪遗址东区第4层出土遗物335
图二五一 南岸坪遗址东区第4层出土遗物337
图二五二 南岸坪遗址东区第4层出土遗物338
图二五三 南岸坪遗址H6平、剖面图及出土遗物339
4.小结340
五 外村里遗址341
1.地层堆积341
图二五四 外村里遗址探方位置图342
图二五五 外村里遗址第Ⅰ区T5、T6北壁剖面图343
图二五六 外村里遗址第Ⅱ区T31北壁剖面图344
图二五七 外村里遗址第Ⅲ区T43南壁剖面图344
2.遗迹345
图二五八 外村里遗址墓葬平面图346
图二五九 外村里遗址制瓦工棚遗迹分布图348
图二六○ 外村里遗址F1红烧土居住面平、剖面图350
图二六一 外村里遗址H15平、剖面图352
图二六二 外村里遗址H18平、剖面图353
图二六三 外村里遗址H21平面图354
图二六四 外村里遗址Ⅱ区T32北壁剖面图355
3.文化遗物356
图二六五 外村里遗址H16平、剖面图356
图二六六 外村里遗址G4平、剖面图357
图二六七 外村里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遗物358
图二六八 外村里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遗物360
图二六九 外村里遗址细石器361
图二七○ 外村里遗址瓦片胎质颜色纹饰统计例图363
图二七一 外村里遗址战国瓦制品纹饰拓片367
图二七二 外村里遗址战国时代出土遗物368
图二七三 外村里遗址战国时代出土遗物370
图二七四 外村里遗址战国筒瓦、瓦当筒瓦口唇部变化曲线371
图二七五 外村里遗址战国时代陶器372
图二七六 外村里遗址战国时代陶器374
图二七七 外村里遗址战国时代陶器375
图二七八 外村里遗址战国时代陶器376
图二七九 外村里遗址战国时代铜器378
图二八○ 外村里遗址战国时代蚁鼻钱379
图二八一 外村里遗址战国时代铜器380
图二八二 外村里遗址战国时代铁器381
图二八三 外村里遗址战国时代石器、骨器382
4.发掘的主要收获382
5.遗址的年代与性质383
6.小结384
伍 东汉—唐代墓葬386
一 天池口东汉墓、唐墓386
图二八四 天池口墓葬分布示意图386
图二八五 天池口M1东汉墓平、剖面图387
图二八六 天池口M1东汉墓文化遗物388
图二八七 天池口M1东汉墓文化遗物389
图二八八 天池口M2唐代墓平、剖面图391
图二八九 天池口M2唐代墓出土遗物392
图二九○ 天池口M3东汉墓平、剖面图393
图二九一 天池口M3东汉墓出土文化遗物394
图二九二 天池口M3东汉墓出土文化遗物396
图二九三 陈家沱M1、M2位置示意图398
二 陈家沱东汉墓398
图二九四 陈家沱M1东汉墓平、剖面图399
图二九五 陈家沱M1文字符号花纹砖399
图二九六 陈家沱M2东汉墓平、剖面图400
图二九七 陈家沱M2东汉墓墓砖铭文、纹饰及出土遗物401
图二九八 州衙坪、固仓坪墓地墓葬分布示意图403
三 州衙坪六朝中期墓403
图二九九 州衙坪六朝墓M1平、剖面图404
图三○○ 州衙坪M1出土文化遗物405
图三○一 州衙坪六朝墓M2平、剖面图407
图三○二 州衙坪六朝墓M2出土文化遗物408
图三○三 州衙坪六朝墓M3平、剖面图410
图三○四 州衙坪六朝墓M3出土文化遗物411
图三○五 州衙坪六朝墓M4平、剖面图413
图三○六 州衙坪六朝墓M4出土文化遗物414
图三○七 州衙坪六朝墓M5平、剖面图416
图三○八 州衙坪六朝墓M5出土文化遗物417
图三○九 州衙坪六朝墓M9平、剖面图418
图三一○ 州衙坪六朝墓M9出土文化遗物419
图三一一 州衙坪六朝墓M11平、剖面图421
图三一二 州衙坪六朝墓M11出土文化遗物422
图三一三 州衙坪六朝墓M12平、剖面图424
图三一四 州衙坪六朝墓M12纪年砖、花纹砖425
图三一五 州衙坪六朝墓M13平面图426
图三一六 州衙坪六朝墓M13出土文化遗物426
图三一七 州衙坪六朝墓M21平、剖面图427
图三一八 州衙坪六朝墓M21出土文化遗物428
图三一九 固仓坪M1出土文化遗物431
四 固仓坪六朝中期墓431
图三二○ 固仓坪M2平、剖面图432
图三二一 静安墓地M1、M2位置分布示意图434
五 静安六朝中晚期墓434
图三二二 静安六朝墓M1平、剖面图435
图三二三 静安六朝墓M1出土文化遗物436
图三二四 静安六朝墓M2平、剖面图437
陆 结语439
1.旧石器遗址发现的重要意义439
2.大溪文化早期遗址发现的学术价值440
3.香炉石文化遗址及墓地的发现开创了我国早期巴文化研究的新局面441
4.楚文化在清江流域的反映442
5.清江两岸古代墓葬的地域特点443
6.清江流域长阳地区的古代历史文化丰富多彩444
7.水电工程建设对考古学发展的促进和鞭策445
附表446
鄂西清江中下游地区古文化遗址地层年代对照表446
附录448
附录一 湖北清江流域考古获重大成果448
附录二 香炉石遗址揭示出古代巴人早期文化类型450
附录三 香炉石文化的命名452
附录四 中国首次发掘出古代早期巴文化遗址454
附录五 从考古发现看《山海经》中有关早期巴国的地望与年代455
附录六 中国早期巴人陶玺459
附录七 长阳所见陶玺——兼论玺印之用途和质地460
附录八 西周陶印的出土与玺印起源465
附录九 湖北长阳发现早期巴人墓葬区467
附录一○ 再谈《山海经》中“巴国”的地望与年代468
附录一一 香炉石遗址与香炉石文化472
附录一二 湖北长阳青铜时代人骨的研究481
附录一三 湖北长阳青铜时代人类乳齿特征的研究493
附录一四 巴人,你从哪里来507
附录一五 巴人老家在长阳512
附录一六 鄂西清江长阳 远古巴人故乡513
附录一七 刻苦敬业 奉献考古——记老当益壮的考古队领队王善才教授517
附录一八 破译“巴人之谜”的老人519
附录一九 相关报道、文章和书籍目录523
后记525
英文提要(Abstract)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