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法学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行政法学新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4780817.jpg)
- 陈学儒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出版社
- ISBN:7543803151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法学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目录1
第一编 绪论17
第一章 行政法的基本理论19
第一节 国家行政19
一 行政19
二 国家行政20
三 行政权23
一 行政法的概念和特点25
第二节 行政法25
二 行政法的本质27
三 行政法的主要内容29
四 行政法的渊源30
五 行政法的分类33
六 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36
七 行政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40
二 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42
第三节 行政法律关系42
一 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42
三 行政法律关系的种类和特点46
四 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49
第二章 行政法的历史发展51
第一节 行政法历史发展的概述51
一 行政法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51
二 对行政法发展起作用的重要因素54
三 现代行政法发展的一般趋势56
第二节 中国行政法的历史发展59
一 我国古代行政法的一般状况59
二 我国近代行政法的一般状况62
三 我国社会主义行政法的产生和发展65
第三节 外国现代行政法的历史发展79
一 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的发展概况79
二 英美法系国家行政法的发展概况81
三 苏联、东欧国家行政法的发展概况83
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86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述86
一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86
二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作用87
三 确定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准则88
第二节 不同国家行政法的基本原则90
一 资产阶级国家行政法的基本原则90
一 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正确表述问题92
第三节 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92
二 苏联和南斯拉夫行政法的基本原则92
二 关于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的现状93
三 关于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95
第二编 行政组织109
第四章 国家行政机关111
第一节 国家行政机关概述111
一 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及特征111
三 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113
二 国家行政机关组织法的概念113
四 国家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区别114
五 国家行政机关的分类116
第二节 国家行政机关的地位、组成、职权和任期117
一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地位、组成、职权和任期117
二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地位、组成、职权和任期121
三 民族自治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地位、特征、职权、组成和任期124
四 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的形成、地位和享有的自治权127
第三节 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体制129
一 首长负责制的概念及特点129
二 首长负责制的具体表现形式131
三 首长负责制的法律意义133
第四节 国家行政机构的改革136
一 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136
二 改革的基本原则138
三 改革的法律保障140
一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概念与特征143
第一节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概述143
第五章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143
二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与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144
三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分类145
第二节 国家行政职务146
一 什么是行政职务146
二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任职条件147
三 国家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的方式及法律责任149
第三节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权利与义务153
一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权利、义务的概念与特点153
二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权利的基本内容155
三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义务的基本内容156
四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权利义务的保障和控制157
第四节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管理159
一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管理机构159
二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培训160
三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考核164
四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奖惩167
第三编 行政行为173
第六章 行政行为(一)175
第一节 行政行为概述175
一 行政行为的概念175
二 行政行为的特征178
三 行政行为的要素180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分类182
一 对行政行为分类的意义182
二 国外关于行政行为分类的理论和实践183
三 我国行政行为的种类187
第三节 行政行为与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193
一 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行为193
二 行政机关通过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196
第四节 行政行为程序199
一 行政行为程序的涵义199
二 行政行为程序的实质与基本原则199
三 行政行为程序的立法201
第七章 行政行为(二)204
第一节 抽象行政行为概述204
一 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204
二 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205
三 抽象行政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法律意义207
第二节 行政立法行为209
一 行政立法行为的概念209
二 行政立法的种类210
三 行政立法体制213
第三节 实施行政立法的原则和程序219
一 行政立法的原则219
二 行政立法的程序221
第四节 行政立法的效力224
一 行政立法的效力的涵义224
二 行政法规、规章效力的内容226
三 行政立法的失效230
一 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232
第八章 行政行为(三)232
第一节 具体行政行为概述232
二 具体行政行为的特点233
三 具体行政行为的具体类型234
第二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234
一 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要件234
二 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的内容236
三 具体行政行为的生效日期238
四 具体行政行为的失效239
第三节 行政命令和行政处理240
一 行政命令240
二 行政处理243
第四节 行政监督、行政强制和行政制裁246
一 行政监督行为246
二 行政强制执行248
三 行政制裁行为251
一 行政司法的概念及特点260
第一节 行政司法行为概述260
第九章 行政司法行为260
二 行政司法制度的历史沿革263
三 行政司法的意义268
第二节 行政复议269
一 行政复议的概念及特点269
二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270
三 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272
四 行政复议的管辖274
五 行政复议的程序276
一 行政仲裁的概念及特点278
六 行政复议的效力278
第三节 行政仲裁278
二 行政仲裁的基本原则280
三 行政仲裁组织281
四 行政仲裁程序282
五 行政仲裁的效力284
第四节 行政裁决与行政调解284
一 行政裁决284
二 行政调解286
一 人民法院有限主管原则290
第四编 行政法制监督291
第一节 行政法制监督的概述293
一 监督的概念293
第十章 行政法制监督的一般理论293
二 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294
三 行政法制监督的特点296
第二节 行政法制监督的种类297
一 权力监督和权利监督298
二 行政合法性监督和行政合理性监督301
三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303
第三节 行政法制监督的原则和意义304
一 行政法制监督的原则304
二 行政法制监督的意义307
一 行政法制监督体系的概念313
第四节 行政法制监督体系313
二 目前我国的行政法制监督体系314
第十一章 行政法制监督的具体形式317
第一节 执政党的监督317
一 执政党监督的概念317
二 我国执政党监督的法律依据318
三 执政党监督的内容和形式320
第二节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321
一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概念321
二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法律依据322
三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范围和方式323
第三节 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328
一 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的概念和特征328
二 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329
三 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332
四 审计监督337
一 司法机关监督的概念和特点339
第四节 司法机关的监督339
二 检察机关的监督341
三 审判机关的监督343
第五节 社会监督345
一 社会监督的概念和特征345
二 社会监督的法律依据346
三 社会监督的具体形式347
第五编 行政诉讼351
一 行政争议353
第一节 行政争议、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353
二 行政诉讼354
三 行政诉讼法357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359
一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359
二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构成361
三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368
一 行政诉讼制度形成和发展的一般条件370
第三节 行政诉讼制度的形成和发展370
二 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诉讼制度372
三 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诉讼制度374
四 新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发展376
第四节 确立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现实意义与法律意义378
一 贯彻实施宪法的需要378
二 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的需要379
三 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需要380
四 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需要381
五 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要382
第十三章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384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概述384
一 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概念384
二 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特点384
三 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与法律具体规定的关系385
二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386
一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386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共有原则386
三 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388
四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388
五 辨论原则388
六 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389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390
二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具体法定原则392
三 不适用调解原则395
四 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的原则397
五 诉讼不停止执行的原则399
六 人民法院享有有限司法变更权的原则401
七 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的原则403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基本制度405
一 公开审判制度405
二 回避制度407
三 两审终审制度409
四 合议审理制度410
第十四章 《行政诉讼法》的其他重要规定及相关理论412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412
一 受案范围的概念、划分方式和原则412
二 《行政诉讼法》关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具体规定413
三 关于受案范围的排除规定417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管辖419
一 行政诉讼管辖的概念、原则和种类419
二 级别管辖421
三 地域管辖423
四 有关管辖问题的几种特殊处理424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证据与诉讼费用425
一 行政诉讼证据425
二 诉讼费用431
第四节 行政案件的起诉、受理和审判434
一 起诉434
二 受理436
三 审判437
第五节 妨碍行政诉讼的强制措施438
一 行政诉讼中强制措施的概念438
二 妨碍行政诉讼行为的构成439
三 妨碍行政诉讼行为的种类439
四 强制措施的种类及适用规则440
第六节 行政侵权赔偿诉讼441
一 行政侵权赔偿的概念及特点441
二 行政侵权赔偿的构成要件442
三 行政侵权赔偿诉讼的特有原则444
四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承担445
五 求偿权445
六 行政赔偿费用的列支446
第七节 涉外行政诉讼447
一 涉外行政诉讼的概念及特点447
二 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447
三 关于涉外行政诉讼中委托代理人、文书送达和上诉期限的特别规定450
后记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