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氏文通》句法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氏文通》句法理论研究
  • 邵霭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5223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汉语-句法-研究-古代;马氏文通-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氏文通》句法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 廖序东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马氏文通》中的“句法”一词3

一 指西方语法的Syntax(句法)3

二 指我国传统的“句法”观念5

三 《马氏文通》中西合璧的句法观7

第二节 《马氏文通》的句法理论体系9

一 句法单位论10

二 句成分论11

三 次论13

四 句型论14

五 句子语气和句类论16

第二章 《马氏文通》的句法单位论18

第一节 《马氏文通》的“句”19

一 “句”的两个定义20

二 “句”的多重内涵23

三 关于“包孕句”29

四 “句”理论的来源与演变31

五 “句”理论的意义和影响34

第二节 《马氏文通》的“读”36

一 “读”所在之位置37

二 “读”之结构分析40

三 “读”之类型划分44

四 “读”的理论来源及演变48

五 “读”的去向58

一 “顿”之结构分析60

第三节 《马氏文通》的“顿”60

二 “顿”之语法功能65

三 “顿”的类型名称70

四 “顿”的各种解说73

五 “顿”是什么80

六 “顿”理论的缺陷84

第四节 《马氏文通》的“字”86

一 “字”是造句单位86

二 “字”的语法分类89

三 “字”的结构形式91

四 “字”理论的缺陷95

第三章 《马氏文通》的句成分论97

一 起词的定义98

第一节 《马氏文通》的“起词”98

二 “为起词者”99

三 起词的隐现103

四 起词的位置104

五 起词的借代106

六 “若起词者”108

七 起辞109

八 起词论的不足110

九 起词论的影响113

第二节 《马氏文通》的“语词”及“表词”114

一 语词的本质114

二 语词的两大类别116

三 语词的省略118

四 表词119

五 语词(表词)的位置122

六 语词论的不足123

第三节 《马氏文通》的“止词”和“转词”123

一 止词124

二 转词127

三 止词与转词的比较138

四 止词、转词的去向140

第四节 《马氏文通》的“坐动”和“散动”141

一 坐动的本质及类别141

二 散动的本质及类别143

三 坐动、散动说评议144

四 坐动、散动的去向147

一 介字的司词149

第五节 《马氏文通》的“司词”149

二 象静司词153

三 司词论的缺陷156

第六节 《马氏文通》的“断词”158

一 断词158

二 “断词”与“断辞”163

三 “断词”与“决辞”166

四 “断词”与“决词”172

五 “断词”可视为“坐动”173

第七节 《马氏文通》的“加词”174

一 加词甲:介词短语所作的句子成分175

二 加词乙:同位成分176

三 加词丙:加于句读的时间词语,前无介词177

四 加词丁:可以看作是一种“表词”178

五 加词戊:名词后面的“者”字短语179

六 加词己:不相连的复指成分180

七 加词庚:一类双宾语结构的后一宾语181

八 “一切加词”是指什么181

九 加语、加读、加辞183

第八节 《马氏文通》的“状词”185

一 状词185

二 “状字”与状词188

三 “状语”与状词192

四 “状读”与状词195

五 “状辞”与状词197

第四章 《马氏文通》的次理论199

第一节 《马氏文通》的“主次”和“宾次”200

一 主次的范围201

二 句之主次、读之主次202

三 宾次的范围204

四 宾次的类别207

五 《马氏文通》主次宾次论的不足209

第二节 《马氏文通》的“偏次”与“正次”212

一 偏次之用213

二 为偏次者214

三 表词之偏次、止词之偏次217

四 正次218

五 偏次与正次之间的“之”字221

六 《马氏文通》偏次正次论的得失222

一 前次224

第三节 《马氏文通》的“前次”与“同次”224

二 同次之式227

三 同次之用233

四 附于同次者235

五 前次、同次理论的得失237

第四节 《马氏文通》次理论的模仿性和创造性242

一 《马氏文通》次理论的模仿性242

二 《马氏文通》次理论的创造性244

三 《马氏文通》次理论的脆弱性246

第五章 《马氏文通》的句型论(上)248

第一节 《马氏文通》的动字句式249

一 单动句式249

二 “动字相承”句式257

三 “动字平列”句式261

第二节 《马氏文通》的表词之句262

一 静字为表词的表词之句263

二 名代顿读为表词的表词之句265

三 有断词的表词之句266

四 有偏次的表词之句267

五 表词前面有状字的表词之句268

六 倒置的表词之句269

第三节 《马氏文通》没有提出“主谓谓语句”271

一 主谓谓语句类型与《马氏文通》的分析272

二 “读”作表词的句子不等于主谓谓语句277

三 关于两个例句的分析280

第六章 《马氏文通》的句型论(下)283

第一节 《马氏文通》的“与读相连之句”284

一 读先乎句285

二 读在句中292

三 读后乎句298

第二节 《马氏文通》的“舍读独立之句”300

一 排句而意无轩轾者300

二 叠句而意别浅深者303

三 两商之句306

四 反正之句310

五 简评312

第三节 《马氏文通》的“不需读”之句314

一 含“顿”的“不需读”之句314

二 含转词的“不需读”之句317

三 “不需读”之句评议318

第四节 《马氏文通》的句型论与汉语单句复句理论319

一 《马氏文通》中没有“单句”“复句”术语320

二 汉语单句复句理论产生于《马氏文通》之后322

三 《马氏文通》对汉语单句复句理论的贡献324

第五节 《马氏文通》的“句读共起词论”辩正327

一 《马氏文通》有没有提出“句读共起词论”328

二 “起词已蒙读矣”是不是“句读共起词”330

三 “有起词为联”是不是“句读共起词”333

第六节 对“读先乎句”一个例句的讨论336

一 “君子食无求饱”是一个“读先乎句”338

二 “居无求安”也是一个“读先乎句”339

三 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为例并无不妥341

第七章 《马氏文通》的句类观344

一 传信之句的语气345

第一节 《马氏文通》的传信之句345

二 表词之句347

三 言事理之句349

四 述事之句351

第二节 《马氏文通》的“谕禁之句”352

一 谕禁之句的语气353

二 谕禁之句的两个次类353

三 谕禁之句的形式特征355

四 谕禁之句主语的省略357

第三节 《马氏文通》的“设问之句”358

一 设问之句的本质358

二 设问之句所用的助字359

三 设问之句与“问句”361

四 设问之句与“询问之句”362

第四节 《马氏文通》的“拟议之句”363

一 拟议之句的本质363

二 拟议之句的类别364

三 拟议之句与助字367

第五节 《马氏文通》的“咏叹之句”370

一 咏叹之句的本质370

二 咏叹之句的形式371

三 咏叹之句与助字371

四 感叹之句、叹句374

六 《马氏文通》句类观简评375

第八章 《马氏文通》的篇章句法分析379

第一节 《马氏文通》篇章句法分析的内容380

一 注明“句”、“读”、“顿”382

二 叙述“句”和“读”的起止383

三 注明“起词”384

四 注明“坐动”、“散动”384

五 注明“止词”及其起止386

六 注明“表词”387

七 注明“转词”和“加词”387

八 注明“状字”388

九 注明“介字”及其“司词”389

十 注明“连字”和“助字”389

十一 注明“同次”、“偏次”、“主次”等390

第二节 《马氏文通》篇章句法分析的价值391

一 它体现了作者语法致用的写作目的391

二 它提供了一种句法分析的图解样式393

三 它告诉我们一套句法分析的操作方法394

四 它在分析中解决了一些具体的疑难问题395

第三节 《马氏文通》篇章句法分析的问题396

一 见解不够准确396

二 前后说法不同398

三 苟简使人误解399

四 两可叫人糊涂400

五 标注不明起止401

六 标注数目不对403

七 标点使用有误403

八 印刷校对有误405

后记4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