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传播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司有和主编;黄竹英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6883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9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18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传播-文化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传播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周谊1
前言\司有和1
第一章 科技报纸史\司有和1
目录1
第一节 中国科技报纸的发展历程2
一、中国科技报纸的初创阶段(1949—1976)2
1.中国第一份科技报——《科学小报》的诞生(1954)3
2.中国科学院《科学报》创刊(1959)3
3.中国科技报纸的兴起5
4.中国科技报纸的低潮时期(1966—1976)8
二、中国科技报纸的发展阶段(1977—1986)8
1.中国科技报纸的复兴8
2.中国科技报研究会的成立11
4.《中国科技报》(即《科技日报》)创刊13
3.中国科普报刊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协会成立13
5.本时期中国科技报纸的社会作用15
6.本时期中国科技报人的新思考17
三、中国科技报纸的稳定提高阶段(1987—1999)21
1.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的成立21
2.《科学时报》的改革22
3.本时期中国科技报纸的卓越贡献23
4.本时期中国科技报人的经验总结26
第二节 中国科技报纸的专题研究29
一、科技报纸人物29
二、科技报纸专著37
三、科技报纸团体38
四、科技报纸奖项45
第三节 中国科技报纸大事记46
第一节 中国科技图书出版的发展历程54
第二章 科技图书出版史\史梦熊 牛慧兰 徐青54
一、中国科技图书出版的新纪元(1949—1965)55
1.新中国第一次全国出版工作会议55
2.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几家中央级科技出版社56
3.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地方科技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60
4.全国出版工作跃进会议61
5.整顿和调整出版工作62
6.新中国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出版工作会议”62
二、中国科技图书出版的严重挫折阶段(1966—1976)63
三、中国科技图书出版的逐步繁荣阶段(1977—1999)65
1.大力加强科技图书出版工作66
2.中央科技出版社的发展和壮大67
3.地方科技出版社的相继建立68
4.大学科技出版社的创建71
5.出版工作的纲领性文件72
6.科技出版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建设73
7.科技出版改革74
8.新中国第二次“全国科技出版工作会议”75
第二节 中国科技图书出版专题研究76
一、科技出版人物76
二、科技出版专著85
三、科技出版团体及科研机构87
四、科技出版奖项90
五、科技出版基金98
六、科技出版教育102
第三节 中国科技图书出版大事记104
第三章 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史杜丙照125
第一节 中国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的发展历程125
一、音像出版的发展历程125
1.中国音像出版业的开创期(1949—1979)126
2.中国音像出版业的发展期(1979—1990)127
3.中国音像出版业的繁荣期(1991—1999)128
二、电子出版的发展历程132
1.电子出版的起源:软磁盘阶段133
2.电子出版的发展:多媒体、光盘阶段134
三、网络出版的发展历程140
四、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研究和现状分析143
1.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研究143
2.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现状分析145
第二节 中国音像、电子、网络出版专题研究148
一、音像、电子、网络出版专著148
二、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团体149
三、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奖项152
四、音像、电子、网络出版优秀制品157
五、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的对外交流158
第三节 中国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大事记159
一、中国科技期刊的初步发展(1949—1976)176
1.中国科技期刊的新纪元(1949—1966)176
第四章 科技期刊史\刘艳176
第一节 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176
2.中国科技期刊的曲折发展(1966—1976)179
二、中国科技期刊的空前繁荣(1977—1988)180
1.本时期科技期刊发展概况180
2.本时期科技期刊的管理183
3.本时期科技期刊的编辑理论和技术的进步183
三、中国科技期刊的稳步发展(1989—1999)184
1.本时期科技期刊发展概况184
2.科技期刊管理工作的深入189
3.编辑理论和编辑技术逐步提高193
第二节 中国科技期刊的专题研究198
一、科技期刊论著198
二、科技期刊团体202
三、科技期刊奖项211
第三节 中国科技期刊大事记213
第五章 科技广播电视史\艾红红234
第一节 中国科技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235
一、新中国科技广播的起步(1949—1956)235
1.科技广播的提出235
2.建国初科技广播节目概览236
3.建国初的广播科普远程教学239
二、科技广播电视的发展(1956—1965)241
1.科技广播的进一步发展241
2.科技电视的兴起247
3.广播电视远程教学的发展248
三、科技广播电视的曲折前进(1966—1976)251
1.广播电视科普宣传方针的调整255
四、科技广播电视的新发展(1977—1999)255
2.广播电视科普节目栏目的恢复与发展257
3.广播电视远程教学蓬勃开展264
第二节 中国科技广播电视专题研究267
一、科技广播电视人物267
二、科技广播电视著作273
三、科技广播电视团体275
四、科技广播电视奖项277
五、科技广播电视节目栏目278
第三节 中国科技广播电视大事记283
第六章 科技电影史\连秀凤296
第一节 中国科技电影的发展历程297
一、新兴的中国科技电影(1949—1965)297
1.新中国科技电影的诞生(1949—1956)297
2.科技电影在曲折中走向成熟(1957—1965)301
二、“文革”中畸形的中国科技电影(1966—1976)306
1.复苏、开拓的中国科技电影(1977—1989)307
三、新时期多元化的中国科技电影(1977—1999)307
2.走向市场的多元化中国科技电影(20世纪90年代)312
第二节 中国科技电影的专题研究319
一、科技电影人物319
二、科技电影著作327
三、科技电影机构与团体328
四、科技电影奖项335
五、科技电影作品336
第三节 中国科技电影大事记339
第七章 科技普及史\赵仲龙 司有和360
第一节 中国科技普及的发展历程360
一、中国科技普及的创立与发展(1949—1965)360
1.“科代会”筹备会与促进会361
2.“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362
3.“全国科普”生机勃勃的探索与开拓364
4.“大跃进”时期科普工作的成绩与教训370
5.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建立372
二、中国科技普及的中断与恢复(1966—1978)374
三、中国科技普及的繁荣与进步(1979—1999)375
1.中国科协科普活动的恢复375
2.在改革开放中更新科普工作的观念377
3.中国科协总会组织的健康发展378
4.组织大型科普工程和活动379
5.各项科普工作的日益繁荣383
第二节 中国科技普及的专题研究384
一、农村科普384
1.新中国农村科普工作的迅速发展384
2.新中国农村科普工作的曲折发展386
3.农村科普工作的创新繁荣时期388
1.城市科普工作的迅速发展395
二、城市科普395
2.城市科普工作的曲折发展和严重受挫397
3.城市科普工作的新发展398
三、青少年科技活动402
1.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初步探索402
2.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广泛深入发展403
3.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规范化405
四、全国性学会的科普工作410
五、科协的科普事业:科技馆事业412
1.人民科学馆的筹建412
2.中国科学技术馆413
3.地方科技馆的兴建414
4.北京天文馆415
第三节 中国科技普及大事记415
第八章 科技写作史\司有和 黄竹英427
1.科技学术论文写作研究的出现428
第一节 中国科技写作的发展历程428
一、中国科技写作的酝酿期(1949—1981)428
2.我国科学技术文献标准化的酝酿431
3.全国科普作家协会的酝酿434
4.中国科普创作协会成立435
二、中国科技写作的发展期(1982—1987)436
1.高等学校科技写作教学协作组成立436
2.全国首届科技写作教学研讨会439
3.1983—1985年间的科技写作教师培训440
4.全国科技写作研究会的成立444
5.全国中小学生“奔向明天”科技写作征文活动446
6.科技文献标准化的发展447
三、中国科技写作的深入期(1988—1999)449
1.科技写作事业的深入449
2.科技写作学理论模式的探讨451
3.科技写作教学的规范化453
第二节 中国科技写作的专题研究454
一、科技写作人物454
二、科技写作专著462
三、科技写作团体466
四、科技写作奖项472
第三节 中国科技写作大事记473
第九章 科技翻译史\张麟484
第一节 中国科技翻译的发展历程484
一、中国科技翻译的创业时期(1949—1965)484
1.新中国最初的科技翻译管理机构485
2.《1956—1967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的翻译任务488
3.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中的科技翻译489
4.北京科学讨论会的口译任务489
二、中国科技翻译的停滞时期(1966—1976)491
1.中国第一个翻译学术团体——全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成立(1982)493
三、中国科技翻译的振兴时期(1977—1999)493
2.科技翻译学术团体的成立(1985—1986)495
3.科技翻译活动的空前繁荣(20世纪90年代)496
4.“科技翻译学”正在形成(20世纪90年代)501
5.振兴时期中国科技翻译的特点502
第二节 中国科技翻译的专题研究506
一、科技翻译人物506
二、科技翻译专著509
三、科技翻译团体511
四、机器翻译研究的发展515
五、科学名词审定工作519
六、中国科技资料的外译525
第三节 中国科技翻译大事记529
第十章 科技传播研究史\黄劼538
第一节 中国科技传播研究的萌生与中断(1949—1976)538
1.西方科技传播学研究发展的轨迹539
一、中国科技传播研究萌生期的国际学术背景539
2.西方科技传播理论的要点540
二、早期中国科技传播实务中的科技传播研究543
1.媒体工作者科技传播实务中的科技传播研究544
2.中国科协科技传播实务中的科技传播研究548
3.科技作译者实务中的科技传播研究552
三、“文革”中科技传播研究的中断552
第二节 中国科技传播分支学科理论的各自发展(1977—1994)554
一、中国科技传播研究发展期的国际学术背景554
二、国外传播学理论的引进及其本土化探索555
1.国外科技传播研究成果的引进555
2.西方传播学理论本土化的探索556
三、中国科技传播分支学科的崛起558
1.科技新闻学558
3.科技期刊编辑学559
2.科技编辑出版学559
4.科技写作学560
5.科技翻译学561
第三节 中国科技传播研究的整合与繁荣(1995—1999)562
一、中国科技传播研究繁荣期的国际学术背景562
1.国际科技传播学术团体562
2.国际科技传播学术活动565
二、中国科技传播研究学术活动的展开567
1.全国性科技传播研讨会的召开568
2.科技传播学著作的出版570
3.科技传播课题研究571
4.中国科技传播学研究学术组织的建立572
三、中国科技传播学理论体系的探索574
1.中国科技传播学理论体系探索的成果574
2.中国科技传播学研究中的新观点576
第四节 中国科技传播研究大事记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