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图书馆事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当代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43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628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图书馆事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编 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17
第一章 开创中的新中国图书馆事业(一九四九——一九五七年)17
第一节 对旧中国的图书馆接管与改造17
第二节 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创建18
一、公共图书馆工作的加强与改进19
二、高等学校图书馆和科学技术图书馆的发展21
三、工会图书馆和农村图书室的建立21
四、科技服务工作的加强23
五、馆际协调与协作工作的开展26
六、对苏联图书馆事业建设经验的学习与借鉴29
第二章 曲折前进中的图书馆事业(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31
第一节 “大跃进”时期的图书馆事业31
第二节 调整时期的图书馆事业33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图书馆事业(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36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图书馆事业的严重破坏36
第二节 在艰难条件下图书馆工作的进展37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阶段(一九七七——一九八九年)40
第一节 图书馆事业的全面恢复40
第二节 图书馆事业在改革中稳步发展43
一、各种类型图书馆的全面发展45
二、图书馆物质条件的改善47
三、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加强48
四、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深化48
五、图书馆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49
六、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50
七、图书馆学研究的活跃与深入50
八、图书馆界的国际交流日益增多51
第二编 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建设55
第五章 公共图书馆55
第一节 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56
一、历史沿革57
二、馆藏59
三、读者服务工作60
四、机构与人员61
五、图书馆自动化62
六、国际交流62
第二节 省、直辖市图书馆63
一、首都图书馆63
二、天津图书馆66
三、河北省图书馆68
四、山西省图书馆69
五、辽宁省图书馆71
六、吉林省图书馆74
七、黑龙江省图书馆76
八、上海图书馆78
九、南京图书馆81
十、浙江图书馆83
十一、安徽省图书馆86
十二、福建省图书馆88
十三、江西省图书馆91
十四、山东省图书馆92
十五、河南省图书馆95
十六、湖北省图书馆96
十七、湖南图书馆99
十八、广东省中山图书馆101
十九、四川省图书馆103
二十、贵州省图书馆105
二十一、云南省图书馆107
二十二、陕西省图书馆108
二十三、甘肃省图书馆110
二十四、青海省图书馆113
第三节 民族自治区图书馆115
一、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115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117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118
四、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120
第四节 市图书馆122
一、大连市图书馆122
二、哈尔滨市图书馆124
三、金陵图书馆125
四、广州图书馆126
五、深圳图书馆128
六、重庆图书馆130
第五节 县图书馆132
一、开鲁县图书馆132
二、嘉定县图书馆134
三、顺德县图书馆135
四、山丹县培黎图书馆137
第六节 少年儿童图书馆138
一、北京市少年儿童图书馆138
二、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139
三、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140
四、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142
第六章 科学技术图书馆145
第一节 中国科学院系统图书馆146
一、中国科学院图书馆148
二、中国科学院上海图书馆151
三、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图书馆153
四、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图书馆155
第二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图书馆156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图书馆157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159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图书馆160
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163
五、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165
第三节 中国农业科学院系统图书馆166
第四节 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图书馆170
第五节 中医药研究系统图书馆172
一、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174
二、中药研究所图书资料室176
第六节 地质系统图书馆176
第七节 国防科研系统图书馆181
一、国防科技信息中心资料馆183
二、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185
三、军事医学科学院图书馆186
四、航天工业部二院图书馆187
第八节 其他科技图书馆188
一、鞍山钢铁公司技术图书馆188
二、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图书馆190
三、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科技情报图书室192
第七章 学校图书馆194
第一节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194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196
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198
三、清华大学图书馆200
四、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203
五、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204
六、南开大学图书馆205
七、天津大学图书馆207
八、吉林大学图书馆208
九、复旦大学图书馆210
十、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211
十一、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213
十二、南京大学图书馆215
十三、浙江大学图书馆217
十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218
十五、厦门大学图书馆219
十六、武汉大学图书馆221
十七、华中理工大学图书馆223
十八、中山大学图书馆224
十九、四川大学图书馆226
二十、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228
二十一、兰州大学图书馆230
第二节 军队院校图书馆231
一、国防大学图书馆233
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235
三、空军政治学院图书馆236
第三节 党校系统图书馆237
一、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240
二、中共天津市党校系统图书资料中心242
三、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243
第四节 中小学校图书馆245
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247
二、北京第四中学图书馆249
三、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图书馆250
第八章 其他系统图书馆252
第一节 工会系统图书馆252
一、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图书馆254
二、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图书馆256
三、中国铁路工会锦州铁路分局图书馆258
四、重庆钢铁公司工会俱乐部图书馆259
第二节 党政机关图书馆260
一、中共中央宣传部图书馆260
二、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图书馆262
三、外交部图书资料室264
四、人民日报社图书馆264
第三节 部队图书馆266
一、成都军区A团图书馆268
二、济南军区驻马店军分区机关图书馆269
三、广州军区A部迫击炮连图书室270
第四节 专门图书馆270
一、中国版本图书馆271
二、民族图书馆274
三、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277
第三编 新中国图书馆业务建设281
第九章 图书馆藏书建设281
第一节 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发展和成就281
第二节 图书馆藏书的收集和补充286
第三节 主要图书馆的馆藏和特点289
第十章 文献整理293
第一节 文献分类293
一、文献分类法的发展293
二、文献分类的改进301
第二节 文献主题标引302
一、主题表303
二、主题检索工具306
三、文献主题标引标准化307
第三节 文献著录307
一、传统文献著录方法307
二、文献著录标准的推行309
第四节 集中编目和在版编目311
一、集中编目的进展311
二、在版编目的酝酿与实验313
第五节 目录组织和目录体系314
一、目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314
二、目录组织方法趋于统一、科学315
第六节 二次文献的编制318
一、二次文献工作的开展318
二、二次文献工作的成果321
第十一章 现代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335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335
一、试验、起步335
二、实用、开发337
第二节 缩微复制技术的应用342
一、缩微复制工作的发展342
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建立344
第三节 声像技术的应用345
第四节 光盘技术的应用348
第五节 图书保护技术的应用349
一、利用空调技术控制书库温湿度349
二、利用冷冻等技术杀灭图书害虫349
三、利用丝网技术加固图书纸张350
第十二章 图书馆建筑与设备351
第一节 图书馆建筑的新发展351
第二节 旧建筑的改建与扩建361
第三节 图书馆设备364
一、阅览家具与书架364
二、运输设备365
三、空调设备367
四、防火防盗设备367
第十三章 图书馆的管理与协作368
第一节 图书馆管理368
一、图书馆事业管理368
二、图书馆工作管理373
第二节 图书馆协作380
一、协调工作的开始381
二、地区与部门协调机构的发展384
三、全国性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协调机构的建立389
第四编 新中国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395
第十四章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成就395
第一节 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395
一、进一步扩大读者服务面396
二、加强情报服务工作397
三、开展读者教育工作397
四、改进服务手段397
第二节 读者服务工作方法的改进与开拓398
一、服务工作的方式方法398
二、读者教育410
第十五章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效果412
第一节 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412
第二节 为党政领导机关服务413
一、接受党政机关的咨询课题,提供文献资料413
二、编制信息资料,供领导决策参考415
第三节 为经济建设服务416
一、为国家和地方的重大建设项目服务416
二、为各地工农业生产服务416
三、为“星火计划”服务418
四、开辟信息市场,发布最新信息418
五、为对外经贸服务419
第四节 为科学研究服务419
一、为国家重点科学研究项目服务420
二、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421
三、为一般科学研究服务421
第五节 为文化教育服务422
一、丰富文化生活423
二、传播科学知识424
三、配合学校教育424
四、辅导自学成才425
第五编 新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与研究429
第十六章 图书馆学教育与专业干部培养429
第一节 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429
第二节 学校教育433
一、高等图书馆学教育433
二、中等图书馆学教育438
第三节 在职教育439
一、训练班、进修班和研究班439
二、函授教育440
三、图书馆职工业余大学441
四、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学专业441
五、成人高等图书馆学专业自学高考441
第十七章 中国图书馆学会442
第一节 中国图书馆学会的组建与发展442
第二节 学会工作机构444
第三节 中国图书馆学会工作的开展444
一、图书馆学研究活动445
二、图书馆学普及、教育工作450
三、图书馆学书刊编辑、出版工作452
四、国际学术交流工作453
五、图书馆学学术成果评奖工作454
第四节 省、市、自治区及专业系统图书馆学会454
第十八章 图书馆学研究456
第一节 图书馆学研究发展概况456
第二节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460
一、对列宁有关图书馆工作论述的研究461
二、关于图书馆性质与职能的研究461
三、关于图书馆事业建设原理的研究462
四、关于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研究462
第三节 目录学研究464
一、关于目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464
二、关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466
第四节 藏书建设研究467
一、藏书建设宏观研究467
二、藏书建设微观研究469
第五节 文献分类与主题研究471
一、文献分类法的编制、修订和研究471
二、关于文献分类理论和文献分类史的研究473
第六节 文献编目研究474
一、关于图书馆目录体系的研究475
二、关于文献著录标准化的研究475
三、关于文献编目自动化的研究476
第七节 读者服务工作研究477
一、关于服务方法和服务手段的研究477
二、关于读者工作的性质、作用和规律的研究478
第八节 情报检索研究479
一、关于加强全国情报检索的宏观指导479
二、关于情报检索语言研究479
三、关于提高检索效率的研究480
四、关于自动化检索的研究480
第九节 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网络的研究480
一、图书馆管理的研究480
二、关于图书馆网络的研究481
第十九章 国际交往与学术交流483
第一节 参加国际组织与出席外国图书馆协会年会484
一、恢复中国在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并参加其会议484
二、参加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485
三、参加亚大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486
四、参加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487
五、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第46技术委员会的工作488
六、参加国外图书馆协会的年会488
第二节 人员交流、互访和互建图书馆489
一、人员互访489
二、图书馆、图书馆学会(协会)、图书馆学院(系)之间的互访490
三、互派留学生、进修生、实习生490
四、互建图书馆490
第三节 学术交流491
一、举办讲座、报告会、展览491
二、国际书刊交换492
三、国际书刊互借493
结束语494
附录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大事年表502
彩色插图目录538
后记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