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视的活路 数字化背景下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视的活路 数字化背景下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4677789.jpg)
- 易绍华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3568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影响-电视-传播媒介-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视的活路 数字化背景下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媒介融合在多个层面上继续渗透1
二、网络化成为大众媒介数字化生存的形态取向3
三、电视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进程加快6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意义11
一、研究目标及问题提出11
二、研究的意义15
第三节 研究范畴17
一、基本概念的厘清17
二、研究视角的选取21
第四节 研究思路21
一、主体研究思路21
二、主要研究方法22
第二章 网络传播与电视媒介发展23
第一节 技术与媒介的关系23
一、技术促进媒介形态变革23
二、网络技术发展提升媒介在信息时代的地位25
第二节 媒介网络化发展的动因分析26
一、传媒网络化发展的几种逻辑力量26
二、中国媒体网络化发展的社会动力33
第三节 三网融合与电视媒介的发展34
一、三网的概念34
二、三网融合34
三、三网融合将加速我国有线电视网的发展36
第三章 国外媒介网络化发展的实践参照41
第一节 美国41
一、美国电视数字化频道的发展41
二、美国电视媒体网站的发展42
三、美国IPTV网络电视的发展45
四、美国电视媒体网络化的发展模式分析46
五、1996年《电信法》的意义48
第二节 欧盟52
一、英国:数字电视渗透领先,媒介规制及时跟进53
二、法国:手机电视发展滞后,网络电视发展瞩目54
三、德国:重视交互业务发展,卫星电视普及迅速56
四、欧盟在数字化背景下的传播规制演变57
第三节 韩国60
一、韩国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概况60
二、韩国的IPTV发展62
三、韩国的移动电视发展63
第四节 日本65
一、日本对数字化产业发展高度重视65
二、重视数字电视全面发展,注重内容的整合开发67
三、3G技术推动日本移动媒介产业飞速发展68
四、创新的盈利模式推动数据业务快速发展69
五、日本手机电视的发展与盈利分析70
第五节 国外电视媒介网络化发展的启示与挑战74
一、经验与启发74
二、问题与挑战76
第四章 当前中国电视媒介的网络化生存状况分析78
第一节 互联网兴起对中国电视媒介的冲击78
一、互联网影响力日趋强大,分流电视媒体受众78
二、互联网传播力获得认可,蚕食电视媒体广告份额79
第二节 中国电视媒介网络化发展的种种尝试80
一、我国电视台传统业务领域(频道)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现状80
二、我国电视台在数字化、网络化新业务领域的尝试84
第三节 中国电视媒介在网络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89
一、业务路径集中,商业模式同质化严重89
二、内容匮乏、质量不高90
三、用户数量偏小,规模效应尚难显现92
四、交互技术优势未能充分发挥93
五、定位模糊,市场细分欠缺94
第四节 我国电视媒介网络化总体进程落后的原因分析95
一、主观性因素95
二、客观性因素98
第五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的路径之一:打造平台型网站104
第一节 网站已成为重要的电视媒介新形态104
一、注意力资源向网络媒体(网站)飘移104
二、网络媒体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106
三、我国电视台纷纷建立自身网站107
第二节 我国电视台网站发展中的具体问题108
一、触网率高,点击率低108
二、定位狭隘,缺乏“大媒体”战略108
三、设计粗放,功能简单109
四、传统组织结构束缚网站做大109
五、双向互动依旧是短板110
第三节 电视网站发展的功能取向:窗口还是平台110
一、电视网站应该是平台110
二、网络化核心原则对网站平台功能设计的要求111
三、平台型网站的核心优势分析114
第四节 如何打造平台型电视网站116
一、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116
二、要有可靠的盈利模式119
三、要有科学的运营策略123
四、要有实效的推广策略125
五、要有专业化的人才梯队128
第六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路径之二:改进数字化频道132
第一节 当前数字频道电视发展的困局132
一、概念厘清133
二、我国数字频道电视总体发展进程概述133
三、当前我国数字频道电视发展遭遇的瓶颈136
四、困局背后的原因分析140
第二节 网络化对数字频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143
一、技术层面143
二、业务层面145
三、战略层面146
第三节 如何加强网络化,改进频道生存状态147
一、建构网络化的电视产业价值链147
二、打造网络化共享机制的内容营销中心149
三、寻求与网络化配套的电视政策体系支持151
第七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路径之三:网络视频业务的扩展155
第一节 网络视频业务的概念及特点155
一、网络视频的定义156
二、网络视频的分类及特征157
三、基于前段资源可控性的类型划分159
四、IPTV(闭路网络视频)和WebTv(开路网络视频)用户基本特征160
第二节 电视媒体发展网络视频业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61
一、必要性:视频业务是电视网络化生存的重要资源161
二、紧迫性:网络视频市场面临的五大压力163
三、我国电视媒介网络视频业务发展现状分析167
第三节 视频业务市场的竞争与障碍分析172
一、民营力量的单边式爆发172
二、IPTV市场的双雄博弈173
三、电视媒介发展IPTV存在的障碍175
第四节 电视网络视频业务的扩展177
一、电视媒体发展网络视频业务有天然优势177
二、开路网络电视(WebTV):借力民营公司的发展范式178
三、闭路网络电视(IPTV):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开放与竞争181
第八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路径之四:移动化网络技术的应用186
第一节 移动化技术的概念及其他186
一、移动化技术的定义186
二、与移动化网络技术关联的几个术语188
第二节 传媒的移动化趋势分析191
一、传媒移动化现象解读191
二、传媒移动化的内在动因分析193
三、移动化与网络化的汇流197
第三节 我国电视媒介移动化网络发展现状与问题198
一、移动化电视网络发展现状概述198
二、移动化电视网络发展进程中的问题201
第四节 我国移动化电视网络应用的发展策略208
一、移动化电视网络的标准抉择:合气生财208
二、移动化电视网络的市场拓展:资源互换209
三、移动化电视网络的盈利模式:广开财源210
四、移动化电视网络的内容平台:丰富而适配212
五、移动化电视网路的运营策略:竞合之道215
六、移动化电视网路的政策扶持:平等与开放216
第九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的终极形态:全能数据库及服务220
第一节 全能数据库的概念及意义220
一、全能数据库221
二、内容为王的新诠释224
三、全能数据库将是推动网络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25
四、网络化的电视媒介需要全能数据库平台及服务227
第二节 全能数据库生存条件下电视媒介形态的变迁229
一、传播形态的改变:柔性化、4A化、跨文化229
二、营销形态的变革:二元营销231
三、扩张形态的变革:圈屏运动234
第三节 当前我国电视媒介数据库生存的现状与问题236
一、现状237
二、问题238
第四节 基于海量、个性、专业、智能的全能数据库生存241
一、海量化241
二、个性化242
三、专业化244
四、智能化246
第五节 对发展我国电视网络数据库产业的若干建议247
一、国家政策的扶持,实现更大限度的信息开放和资源共享247
二、数据库生产的商业化机制导入248
三、建立特色数据库和实用子库248
四、建立实用的检索系统248
五、发动社会力量,建设全能数据库249
第十章 网络化生存下电视产业链重构及体制变迁250
第一节 网络化电视产业链的概念及其他250
一、网络化电视产业链的概念250
二、网络化电视产业链与传统电视产业链的区别253
三、网络化电视产业链重构的重要意义255
第二节 网络化电视产业生产形态的变化256
一、生产平台的网络化: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生产平台256
二、生产方式的定制化:基于海量化和差异化的大规模定制257
三、生产流程的双向化:逆向生产的出现257
四、生产领域的跨界化:从非实体产品领域跨入物质产品领域258
五、生产资源的数据库化:数据库成为生产体系的核心资源259
第三节 建构“三流合一”的电视产业发展新模式260
一、当前网站发展模式的启发260
二、信息流:(虚实)产品库和消费者库的信息映射与汇流262
三、物流:是建立在海量个性市场需求导向上的现代物流运输系统263
四、资金流:为产业模式的循环提供血液和发展动力266
五、三流合一:网络化电视市场的运行机制267
第四节 网络化背景下电视产业体制的变迁271
一、当前电视产业体制的弊端272
二、网络化对电视产业体制变革的要求272
第十一章 结论及展望279
一、研究结论概述279
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与电视媒体未来发展有关的几个概念281
附录: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288
参考文献300
后记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