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4672203.jpg)
- 李景源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06573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主编的话1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总论3
第一章 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3
一、唯物史观的引进和传播是中华民族主体长期探索的结晶4
二、长期系统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础和源泉6
三、以现实问题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本途径10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合的产物13
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近代哲学演进的产物16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线是唯物史观的中国化20
第二章 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22
一、历史观的变革是近代思想史的主旋律22
二、唯物史观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贡献23
三、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史观是邓小平对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25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与进路29
一、内涵与旨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29
二、合法性探讨:“何以必要”与“如何可能”33
三、方法与理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构建路径37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结合论”到“创建论”43
一、问题的提出:结合还是创建43
二、从结合论走向创建论:时代提出的新课题46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研究57
第五章 社会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57
一、马克思的进化论者形象60
二、社会进化的阶段68
三、进化与革命78
四、进化论还是进步论84
第六章 中国化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中国化91
一、西方哲学中国化潮流形成发展的历史必然性92
二、西方哲学中国化早期阶段的代表93
三、西方哲学中国化潮流的继续推进98
四、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收获期103
五、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官方实践109
六、西方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比较111
第七章 中国化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毛泽东的独特贡献115
一、毛泽东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根基116
二、毛泽东对西方思想文化的了解和接受121
三、毛泽东特殊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革命实践128
第八章 现代性语境中的唯物史观中国化135
一、中国现代性建构呼唤科学历史观136
二、理性的博弈与唯物史观的生成140
三、毛泽东哲学思想:群众史观与生产力史观的统一151
四、邓小平的生产力史观164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唯物史观的发展168
六、唯物史观中国化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171
第九章 李达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解读及其当代意义178
一、李达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解读历程179
二、李达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解读路径186
三、李达式意识形态理论解读的当代意义195
第三篇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探讨203
第十章 辩证法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203
一、马克思哲学:人类本体历史辩证法204
二、历史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简要辨识210
三、马克思哲学:当代不可超越的哲学215
第十一章 从本体论与世界观维度重新理解辩证法219
一、对辩证法理解范式的反思219
二、从本体论与世界观维度重新理解辩证法222
三、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维度225
四、从本体论与世界观维度理解辩证法的重要意义232
第十二章 历史辩证法与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维度236
一、辩证法与历史发展的方向性236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发展阶段与四重维度239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维度242
四、马克思哲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248
第十三章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论评251
一、缘起:辨析“实践”的理论地位251
二、推进:究诘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可能性”254
三、问题:概念不清与文本误读258
四、出路:澄清概念与实现文本研读的方法论自觉262
第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中国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266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266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政治导向转变的关系分析和说明283
第十五章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史的重要里程碑296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马克思“社会决定国家”政治原则的重申296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317
三、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活的核心327
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的建立与完善331
第十六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阶段343
一、“虚构的花朵”:意识形态是“颠倒”主客体关系的“神话”345
二、“雅努斯的脑袋”: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战斗口号和衣服”351
三、“玫瑰色”的资本: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355
第十七章 马克思生活观的三重意蕴360
一、生活:如何从观念降到实存360
二、生活:在何种意义上是现实的364
三、生活:怎样才是自由的372
第四篇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思考381
第十八章 时代解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81
一、马克思主义解读时代的历程和经验教训381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读时代386
第十九章 学术性与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双重维度396
一、学术性与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瓶颈”396
二、学术性与现实性:马克思哲学观的内在规定399
三、学术性与现实性:提升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魅力的双重维度406
第二十章 人的和谐发展问题的当代思考410
一、人的和谐发展的内涵410
二、人的和谐发展的依据412
三、人的和谐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418
第二十一章 作为哲学命题的“解放思想”427
一、思想何以需要解放: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看427
二、作为哲学命题的解放思想之意蕴430
三、作为哲学命题的解放思想之基本要求435
四、作为哲学命题的解放思想之理论与现实意义439
后记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