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谁都离不开社会保障 人人都应知道的社保知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谁都离不开社会保障 人人都应知道的社保知识](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4668015.jpg)
- 刘钧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4066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社会保障-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谁都离不开社会保障 人人都应知道的社保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社会保障——险有所保1
1.1 社会保障的举办主体1
1.2 社会保障的保障对象1
1.3 社会保障的功能2
1.4 社会保障的保障内容2
1.4.1 社会保险保障的内容2
1.4.2 社会福利保障的内容4
1.4.3 社会救助保障的内容4
1.4.4 社会优抚保障的内容4
1.5 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4
1.5.1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5
1.5.2 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9
1.5.3 社会保险基金的给付10
第2章 养老保险——老有所养11
2.1 养老保险缴费11
2.2 获得养老保险保障的资格条件14
2.2.1 达到政府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14
2.2.2 工龄或者缴费达到规定的年限14
2.3 劳动者未来获得养老金给付的标准16
2.3.1 区分“老人”、“中人”和“新人”16
2.3.2 “老人”、“中人”和“新人”养老金给付的标准17
2.4 补充养老保险28
2.4.1 补充养老保险的概念和特点28
2.4.2 补充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29
2.4.3 补充养老保险的运作机制30
2.4.4 我国企业年金管理模式32
2.4.5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当事人33
第3章 医疗保险——病有所医37
3.1 医疗保险制度37
3.2 医疗保险构成37
3.2.1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8
3.2.2 公费医疗43
3.2.3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43
3.2.4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44
3.3 医疗保险的保障内容45
3.3.1 医疗服务45
3.3.2 疾病津贴50
3.3.3 疾病医疗期50
3.3.4 死亡待遇53
3.4 补充医疗保险54
3.4.1 补充医疗保险的概念和特点54
3.4.2 补充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55
3.4.3 补充医疗保险保障的范围57
3.5 医疗保险的管理60
3.5.1 依法完善医院、药店进入医疗保障市场的资格条件60
3.5.2 依法完善医院、药店退出医疗保障市场的条件62
3.5.3 依法确定医院和药店的职责62
第4章 失业保险——劳有所得67
4.1 失业的概念67
4.1.1 符合法定劳动年龄67
4.1.2 有劳动能力67
4.1.3 无工作收入68
4.2 失业保险制度68
4.2.1 失业保险的对象是失业劳动者68
4.2.2 造成风险的原因不同68
4.2.3 失业保险资金只能实行现收现付制69
4.3 失业保险的保障内容69
4.3.1 失业预防69
4.3.2 职业教育和培训70
4.3.3 失业补救71
4.3.4 失业保险73
第5章 工伤保险——伤有所抚83
5.1 职业伤害与工伤保险的特点83
5.1.1 职业伤害及其危害83
5.1.2 工伤保险的概念83
5.1.3 工伤保险制度的特点84
5.2 工伤保险制度建立的原则85
5.2.1 无责任补偿原则85
5.2.2 风险分担、互助互济原则86
5.2.3 区分工伤与非工伤的原则86
5.2.4 补偿、预防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86
5.3 工伤保险资金的筹集86
5.3.1 工伤保险资金筹集的原则87
5.3.2 工伤保险缴费率的确定88
5.4 工伤保险的给付92
5.4.1 工伤认定92
5.4.2 劳动能力鉴定102
5.4.3 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108
第6章 生育保险——育有所补121
6.1 生育保险的概念和特点121
6.1.1 生育保险的概念121
6.1.2 生育保险的特点121
6.2 生育保险建立的原则122
6.2.1 强制性原则122
6.2.2 社会性原则123
6.2.3 互济性原则123
6.3 生育保险的保障范围和资格条件125
6.3.1 生育保险的保障范围125
6.3.2 享受生育保险的资格条件125
6.4 生育保险待遇的给付126
6.4.1 生育假期126
6.4.2 生育津贴129
6.4.3 哺乳时间129
6.4.4 医疗保健服务129
6.4.5 子女补助费132
6.5 生育女职工的劳动保护133
第7章 社会福利——民有所享139
7.1 社会福利的概念139
7.1.1 广义的社会福利概念139
7.1.2 狭义的社会福利概念139
7.2 社会福利的特点140
7.2.1 广泛性140
7.2.2 非盈利性140
7.2.3 多样性141
7.2.4 高层次性141
7.3 社会福利的类型141
7.3.1 按照举办单位划分141
7.3.2 按照保障的对象划分141
7.3.3 按照提供福利的形式划分142
7.4 社会福利提供的保障142
7.4.1 公共福利142
7.4.2 特殊人员的社会福利147
7.4.3 社区福利153
7.4.4 职工福利155
第8章 社会救助——贫有所助165
8.1 社会救助的概念和特点165
8.1.1 社会救助的概念165
8.1.2 社会救助的特点165
8.2 社会救助的保障目标和建立原则166
8.2.1 社会救助的保障目标166
8.2.2 社会救助的建立原则167
8.3 社会救助的类型167
8.3.1 按照救助的区域划分167
8.3.2 按照救助的期限划分168
8.3.3 按照救助的手段划分168
8.3.4 按照救助的机制划分168
8.4 社会救助的保障范围168
8.4.1 无依无靠,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169
8.4.2 一时生活困难的人169
8.4.3 城乡贫困救助169
8.4.4 生理性弱势群体170
8.4.5 特殊人群救助170
8.5 社会救助的措施170
8.5.1 自然灾害救助171
8.5.2 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72
8.5.3 失业救助182
8.5.4 医疗救助184
8.5.5 司法救助186
第9章 社会优抚——军有所誉189
9.1 社会优抚的概念和特点189
9.1.1 社会优抚的概念189
9.1.2 社会优抚的特点189
9.2 社会优抚的保障对象190
9.2.1 现役军人190
9.2.2 复员军人和退伍军人191
9.2.3 烈士家属191
9.2.4 因公牺牲军人家属192
9.2.5 病故军人家属192
9.2.6 退出现役的伤残军人193
9.3 确定社会优抚保障水平的依据195
9.3.1 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原则195
9.3.2 差别给付的原则196
9.3.3 城乡差别的原则196
9.3.4 特殊照顾的原则196
9.4 社会优抚保障的内容197
9.4.1 死亡抚恤197
9.4.2 伤残抚恤199
9.4.3 社会优待203
9.4.4 退伍安置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