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格心理学 经典理论和当代研究 原书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格心理学 经典理论和当代研究 原书第4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4654099.jpg)
- (美)弗里德曼,(美)舒斯塔克著;许燕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3921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217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人格心理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格心理学 经典理论和当代研究 原书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概述1
第1章 什么是人格1
1.1人格与科学2
1.2人格理论预览5
1.3人格心理学简史7
1.4人格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潜意识、自我、独特性、性别、情境和文化13
1.5特定文化背景中的人格15
第2章 如何对人格进行测量和研究19
2.1人格的测量20
2.2偏向26
2.3各种人格测验28
2.4哪些不能测量人格41
2.5研究设计42
2.6人格测验的伦理道德44
第二部分 人格研究的八大取向49
第3章 人格的精神分析取向49
3.1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50
3.2性心理的发展55
3.3男性与女性60
3.4防御机制61
3.5跨文化问题71
3.6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贡献和局限72
3.7实验心理学带来的现代发展74
第4章 新精神分析和自我的人格理论:认同90
4.1荣格和自我91
4.2艾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情结和社会的重要性96
4.3卡伦·霍尼——文化和女性心理学100
4.4通向现代派理论的桥梁105
4.5客体关系理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概念连接106
4.6艾里克·埃里克森——整个生命周期的自我认同和认同危机109
4.7关于身份认同的现代理论114
第5章 人格的生物学取向124
5.1直接的遗传效应125
5.2气质的遗传效应126
5.3双生子研究133
5.4性别认同与同性恋139
5.5生物因素的调节作用141
5.6生成性环境的影响145
5.7他人的反馈作用147
5.8社会生物学与进化人格理论148
5.9人格与公共政策150
第6章 人格的行为主义学习取向157
6.1人格的经典条件反射158
6.2行为主义方法的起源:华生的行为主义160
6.3斯金纳激进的行为主义163
6.4行为主义的应用:人格变化和个体差异167
6.5其他人格学习理论170
6.6行为主义重要的概念与名词177
6.7评价178
第7章 人格的认知和社会认知取向182
7.1认知取向的根源183
7.2知觉与信息加工机制187
7.3人人都是科学家:乔治·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192
7.4社会智力195
7.5人格变量中的解释风格196
7.6朱利安·罗特的控制点理论199
7.7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201
7.8如同计算机一样的人207
第8章 人格的特质和技能方面215
8.1特质流派的历史217
8.2戈登·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221
8.3当代特质理论:大五人格理论225
8.4人格判断235
8.5类型237
8.6动机237
8.7表现风格240
8.8能力243
第9章 人格的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取向249
9.1存在主义251
9.2人本主义252
9.3爱是生活的中心:埃里克…弗洛姆254
9.4责任:卡尔·罗杰斯256
9.5焦虑和恐惧259
9.6自我实现:亚伯拉罕…马斯洛261
9.7幸福和积极心理学266
9.8对存在-人本主义取向的进一步评估271
第10章 人格的人-情境交互作用取向276
10.1哈里·斯塔克·沙利文:人际精神病学277
10.2动机与目的:亨利·莫瑞280
10.3现代交互作用理论的开端:沃尔特·米歇尔282
10.4情境的作用287
10.5时间:纵向研究的重要性291
10.6交互作用、情绪和发展296
第三部分 在个体差异上的应用303
第11章 男性与女性的人格差异303
11.1男性和女性存在差异吗304
11.2人格性别差异简史306
11.3生物学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307
11.4从八种理论视角看人格的性别差异311
11.5性别差异的跨文化研究324
11.6爱和性行为324
第12章 压力、调节和健康差异328
12.1疾病倾向人格329
12.2人格与冠心病337
12.3人类白蚁339
12.4责备受害者343
12.5自愈型人格344
12.6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对理解自愈型人格的影响346
第13章 文化、宗教和族群:过程和区别352
13.1群体影响353
13.2人格与文化的历史研究354
13.3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357
13.4科学推断的偏差:以种族为例358
13.5宗教362
13.6社会经济地位对人格的影响363
13.7语言:一种文化影响365
13.8文化和测验369
13.9人格与文化的通用模型372
13.10当下的研究方向376
第14章 爱与恨381
14.1仇恨的人格382
14.2仇恨的评估394
14.3爱的人格395
14.4爱的歧途:危险或激烈的性行为402
第四部分 结论和未来展望407
第15章 人格何处寻407
15.1人格的美丽新世界408
15.2再次审视八种人格理论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