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药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药药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4644094.jpg)
- 沈映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757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023页
- 文件大小:482MB
- 文件页数:1045页
- 主题词:中药学:药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药药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3
第1章 导论3
一、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任务3
二、中药药理学的发展简史4
三、中药药理学的学科地位6
四、中药药理学的发展趋势8
第2章 中药药效学10
一、中药药效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其特点10
二、中药的四气与中药药效学12
三、中药的五味与中药药效学14
四、中药的归经与中药药效学15
五、中药的升降浮沉与中药药效学17
第3章 中药药动学研究20
一、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药动学实验方法及其经时变化20
二、有效成分不明或缺乏定量分析方法的中药药动学实验方法25
三、中药药物动力学新学说新方法27
四、中药生物有效性29
五、中药药动学今后研究的建议32
第4章 中药毒理学36
一、中医学对中药毒性的认识36
二、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与类型37
三、中药毒性成分和中毒机制41
四、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44
五、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47
第5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51
一、药物因素51
二、机体因素59
三、环境因素59
第6章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62
一、概述62
二、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68
三、单味中药的药理研究方法74
四、复方中药的药理研究方法76
下篇89
第7章 解表药89
一、概述89
二、常用药物93
(一)发散风寒药93
麻黄93
桂枝98
紫苏100
细辛103
生姜107
荆芥112
防风115
羌活118
白芷120
(二)发散风热药123
柴胡123
薄荷128
葛根131
菊花139
升麻143
三、常用方剂146
桂枝汤146
九味羌活汤150
小青龙汤152
银翘散154
麻杏石甘汤157
葛根芩连汤161
防风通圣散164
川芎茶调散166
四、解表方药的研究思路169
第8章 清热药172
一、概述172
二、常用药物175
(一)清热泻火药175
生石膏175
知母177
栀子181
天花粉186
(二)清热燥湿药192
黄芩192
黄连199
黄柏206
秦皮209
苦参213
(三)清热解毒药217
金银花217
连翘220
蒲公英223
穿心莲225
大青叶230
板蓝根231
鱼腥草235
贯众238
山豆根241
白头翁244
(四)清热凉血药246
生地黄246
牡丹皮249
赤芍252
紫草256
水牛角259
(五)清虚热药260
青蒿260
三、常用方剂263
白虎汤263
泻心汤265
黄连解毒汤271
六神丸279
紫雪丹284
四、清热方药的研究思路286
第9章 泻下药291
一、概述291
二、常用药物294
(一)攻下药294
大黄294
芒硝304
番泻叶307
芦荟311
(二)润下药315
火麻仁315
(三)峻下逐水药317
芫花317
商陆321
三、常用方剂326
大承气汤326
大陷胸汤332
大黄牡丹汤333
四、泻下方药的研究思路335
第10章祛风湿药338
一、概述338
二、常用药物340
(一)祛风湿散寒药340
独活340
川乌342
雷公藤346
(二)祛风湿清热药355
秦艽355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357
五加皮357
三、常用方剂359
独活寄生汤359
大活络丹360
四、祛风湿方药的研究思路362
第11章 化湿药366
一、概述366
二、常用药物368
苍术368
厚朴372
三、常用方剂376
藿香正气散376
四、化湿方药的研究思路378
第12章 利水渗湿药381
一、概述381
二、常用药物382
(一)利水消肿药382
茯苓382
猪苓386
泽泻390
薏苡仁396
(二)利水通淋药400
车前子400
香加皮402
通草405
(三)利湿退黄药406
茵陈蒿406
金钱草410
虎杖413
三、常用方剂419
五苓散419
猪苓汤422
茵陈蒿汤424
四、利水渗湿方药的研究思路428
第13章 温里药430
一、概述430
二、常用药物435
附子435
干姜441
肉桂444
吴茱萸447
花椒450
丁香454
三、常用方剂457
四逆汤457
黄芪建中汤464
吴茱萸汤466
四、温里方药的研究思路469
第14章 理气药475
一、概述475
二、常用药物478
陈皮478
枳实(枳壳)480
木香485
香附488
川楝子490
乌药494
三、常用方剂496
柴胡疏肝散496
四、理气方药的研究思路499
第15章 消食药505
一、概述505
二、常用药物506
山楂506
神曲511
麦芽512
莱菔子514
三、常用方剂516
保和丸516
四、消食方药的研究思路517
第16章 止血药519
一、概述519
二、常用药物523
(一)凉血止血药523
小蓟523
地榆525
槐花(槐角)528
(二)化瘀止血药530
三七530
蒲黄538
茜草542
(三)收敛止血药545
仙鹤草545
白及548
(四)温经止血药550
艾叶550
三、常用方剂553
云南白药553
十灰散556
四、止血方药的研究思路557
第17章 活血化瘀药561
一、概述561
二、常用药物565
(一)活血止痛药565
川芎565
延胡索573
郁金577
姜黄579
乳香585
没药589
(二)活血调经药592
丹参592
红花602
桃仁608
益母草610
牛膝614
(三)破血消癥药617
莪术617
水蛭621
(四)活血疗伤药625
血竭625
马钱子628
三、常用方剂631
桃核承气汤631
血府逐瘀汤637
补阳还五汤643
失笑散647
桃红四物汤649
生化汤652
桂枝茯苓丸655
大黄蟅虫丸659
瓜蒌薤白白酒汤662
四、活血化瘀方药的研究思路664
第18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669
一、概述669
二、常用药物672
(一)化痰药672
半夏672
天南星676
桔梗678
川贝母680
浙贝母682
(二)止咳平喘药684
苦杏仁684
紫菀687
枇杷叶688
前胡690
洋金花693
三、常用方剂699
三子养亲汤699
四、化痰方药的研究思路701
第19章 安神药703
一、概述703
二、常用药物706
酸枣仁706
灵芝710
远志717
三、常用方剂722
酸枣仁汤722
四、安神方药的研究思路724
第20章 平肝息风药729
一、概述729
二、常用药物730
天麻730
钩藤735
羚羊角739
全蝎741
僵蚕744
地龙746
牛黄750
三、常用方剂753
天麻钩藤饮753
镇肝息风汤755
四、平肝息风药的研究思路756
第21章 开窍药758
一、概述758
二、常用药物760
麝香760
冰片765
苏合香769
石菖蒲770
蟾酥774
三、常用方剂780
安宫牛黄丸780
四、开窍方药的研究思路783
第22章补虚药785
一、概述785
(一)补气药787
(二)补血药789
(三)补阴药791
(四)补阳药792
二、常用药物796
(一)补气药796
人参796
西洋参804
党参807
黄芪810
白术815
山药817
甘草819
刺五加824
(二)补阳药828
鹿茸828
淫羊霍832
补骨脂838
肉苁蓉842
冬虫夏草845
(三)补血药849
当归849
熟地黄854
白芍856
何首乌860
阿胶863
(四)补阴药865
南沙参865
北沙参867
麦冬868
黄精873
枸杞877
三、常用方剂883
四君子汤883
六君子汤886
保元汤888
生脉散890
四物汤895
当归补血汤898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901
十全大补汤903
八珍汤906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908
二至丸914
肾气丸916
右归丸919
四、补虚方药的研究思路922
第23章 收药930
一、概述930
二、常用药物932
五味子932
山茱萸938
三、常用方剂943
玉屏风散943
四、收涩方药的研究思路947
第24章 其他药949
一、概述949
二、常用药物949
大蒜949
银杏叶955
绞股蓝962
冬凌草968
沙棘971
硫磺975
蛇床子976
土槿皮980
三、常用方剂981
金黄散981
四逆散983
当归芍药散985
逍遥散989
芍药甘草汤993
大柴胡汤996
小柴胡汤999
附录1007
中药新药药理和毒理学研究的基本要求1007
中药索引1018
方剂索引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