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家族传统生态知识及其现代传承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姜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0885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土家族-传统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家族传统生态知识及其现代传承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1
(一)选题缘由1
(二)研究意义2
二 相关理论与学术史回顾3
(一)生态人类学的发展轨迹3
(二)土家族生态研究的相关成果18
三 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20
(一)基本思路20
(二)主要内容20
四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22
(一)资料来源22
(二)研究方法23
五 相关术语的界定与辨析26
(一)“本土知识”“地方性知识”与“传统知识”26
(二)“生态知识”与“生态文化”28
(三)“传统生态知识”29
第一章 土家族传统生态知识的形成背景32
第一节 地理环境32
一 复杂多样的山地地形32
二 纵横交织的河流水系34
三 温湿多雨的立体气候34
四 贫瘠多石的土壤土质35
五 频繁多发的自然灾害37
六 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42
第二节 历史文化背景45
一 复杂多元的先民文化的影响46
二 交织互动的多民族文化的熏染48
第三节 人口背景51
一 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51
二 相对偏低的文化教育水平54
三 不均衡的分布格局55
第四节 政治经济背景56
一 发展缓慢的经济条件56
二 不断变换的政府政策58
本章小结62
第二章 认知与适应:土家族传统观念型生态知识63
第一节 朴素的生态伦理观63
一 热爱之心——亲近自然63
二 感恩之心——回报自然66
三 敬畏之心——崇拜自然69
第二节 传统历法气象认知80
一 传统计时制度80
二 传统气候预测82
第三节 动植物传统认知分类系统86
一 植物认知与分类86
二 动物习性认知与利用93
第四节 朴素的传统生态系统认知97
一 因时因地制宜97
二“用”与“养”相结合的平衡生态认知100
本章小结103
第三章 管理与约束:土家族传统规约型生态知识104
第一节 强制性公约制度规束104
一 山林树木保护制度104
二 河流水源管理制度108
三 野生动物适度索取制度109
四 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制度110
第二节 约定俗成的习俗约制111
一 人生礼仪与“栽树栽竹”112
二 衣食住行与生态适应114
三 节日习俗与环境保护123
第三节 神秘的信仰禁忌控制125
一 生产禁忌与索取节制125
二 生活禁忌与生态保护意识126
本章小结127
第四章 利用与治理:土家族传统技术型生态知识129
第一节 常态适应型生态技能129
一 刀耕火种,轮歇恢复129
二 间作套种,密植高收131
三 植树造林,适地适树134
四 精于储存,保质保鲜137
五 排水灌水,节水巧用139
六 嬗用竹木,巧于编织141
第二节 抗风险适应型生态技能144
一 自然灾害的防范技术144
二“驱鸟兽”技术147
三 作物病虫害传统防治技术150
四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153
第三节 改造补救型生态技能154
一 开土造田,治山治水154
二 积肥施肥,改良土壤156
本章小结161
第五章 土家族传统生态知识的历史传承机理162
第一节 教育内化机理162
一 个体实践教育:“人家怎么做,咱就怎么做”162
二 集体记忆与民间叙事教化163
第二节 仪式强化机理173
一“谢果树”与“牛王会”: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强化174
二“封山护林”与“梅山神祭祀”:生态保护规约的传承176
三 建房仪式:传统生态技艺知识的传承178
第三节 人际网络引导机理180
一“换工互助”与“拉家常”的意外收获181
二 村落评价尺度的引导183
三“权威”人士的指引与推动186
第四节 外部环境制衡机理189
一 生存环境的长期稳定性189
二 政治环境的控制190
本章小结193
第六章 现代化背景下土家族传统生态知识的境遇194
第一节 土家族传统生态知识的现代价值194
一 生态价值:生态维护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94
二 经济价值:山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196
三 科技价值:弥补现代科学技术的缺憾199
四 产业开发价值:生态产业与绿色产品201
五 社会价值:生态管理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4
第二节 当代土家族传统生态知识的传承现状及流失原因205
一 现代化背景下土家族传统生态知识的传承现状206
二 土家族传统生态知识的流失原因探析208
本章小结217
第七章 新时期土家族传统生态知识有效传承的思考218
第一节 加深人们对传统生态知识的理性认知218
一 克服对传统生态知识的文化偏见219
二 认清传统生态知识传承的特殊性219
第二节 传统生态知识内容的系统化与科学化221
一 挖掘与整理:传统生态知识的系统化221
二 发展与创新:“弱生态知识”一“强生态知识”222
第三节 实现传承途径的多样化224
一 历史传承方式的继承224
二 现代传播手段的充分利用226
三 开发利用中活态传承232
第四节 建立现代传承的保障体系240
一 法律法规的完善240
二 政府与学者的支持241
三 经费保障241
四 人才队伍保障241
第五节 吸收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242
一 发展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242
二 建立生态学校243
三 发展有机农业,建设农业生态园244
本章小结245
结语247
一 土家族传统生态知识的独特魅力247
二 土家族传统生态知识的“声声不息”248
参考文献253
后记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