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
  • 邓军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7825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22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637页
  • 主题词:造山运动-成矿作用-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复合造山篇4

第1章 增生造山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4

1.1 增生造山空间结构5

1.1.1 微地块5

1.1.2 微地块缝合带7

1.1.3 缝合带空间分布7

1.2 增生造山演化过程9

1.2.1 原特提斯旋回10

1.2.2 古特提斯旋回17

1.2.3 中特提斯旋回45

1.2.4 新特提斯旋回48

1.3 增生造山演化模型52

1.3.1 特提斯洋演化与板块增生52

1.3.2 增生造山演化模型54

第2章 碰撞造山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60

2.1 碰撞造山空间结构60

2.2 碰撞造山演化过程60

2.2.1 挤压褶皱期60

2.2.2 拆沉伸展期62

2.2.3 挤压走滑期66

2.2.4 伸展旋扭期68

2.2.5 构造演化过程71

2.3 碰撞造山演化模型72

2.4 复合造山与构造体制转换76

第3章 构造-岩浆体系与壳幔相互作用78

3.1 岩浆岩时空分布格局78

3.1.1 增生造山岩浆事件78

3.1.2 碰撞造山岩浆事件85

3.2 壳内构造-岩浆体系85

3.2.1 地壳结构85

3.2.2 大型构造85

3.2.3 壳内岩浆96

3.2.4 岩性填图102

3.3 壳-幔相互作用及动力学机制105

3.3.1 板内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105

3.3.2 扬子板块西缘地幔柱作用112

3.3.3 复合造山与壳幔相互作用121

第4章 地球物理探测与壳幔结构125

4.1 地球物理场特征125

4.1.1 重力场特征125

4.1.2 磁场特征128

4.2 莫霍面变化特征128

4.2.1 幔隆带与幔拗带130

4.2.2 莫霍面与壳内圈层关系130

第5章 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133

5.1 地球化学单元133

5.2 地球化学元素与分布特征134

5.2.1 构造单元元素展布规律134

5.2.2 汇水盆地元素展布规律142

5.3 地球化学异常信息146

5.3.1 扬子板块147

5.3.2 义敦岛弧156

5.3.3 哀牢山缝合带159

5.3.4 思茅地块162

5.3.5 保山地块170

5.3.6 腾冲地块176

5.3.7 金沙江缝合带186

中篇:成矿系统篇193

第6章 增生造山成矿系统193

6.1 原特提斯成矿系统193

6.2 古特提斯成矿系统217

6.2.1 老厂VMS型铅锌矿床218

6.2.2 普朗斑岩型铜矿床266

6.3 中特提斯成矿系统288

6.3.1 滇滩夕卡岩型锡铁矿床288

6.3.2 西邑热液型铅锌矿床292

6.4 新特提斯成矿系统311

6.4.1 红山斑岩型铜钼矿床311

6.4.2 大松坡锡矿床319

第7章 碰撞造山成矿系统330

7.1 挤压褶皱期成矿系统330

7.2 拆沉伸展期成矿系统335

7.2.1 北衙斑岩型铜金矿床335

7.2.2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床343

7.3 挤压走滑期成矿系统359

7.3.1 哀牢山造山型金矿床359

7.3.2 兰坪-思茅盆地容矿铜铅锌矿床384

第8章 复合叠加成矿作用430

8.1 叠加成矿作用类型430

8.1.1 VMS-岩浆热液叠加成矿430

8.1.2 沉积-热液叠加成矿433

8.1.3 多期热液叠加成矿434

8.2 羊拉复合叠加矿床435

8.2.1 成矿地质435

8.2.2 含矿岩系特征450

8.2.3 矿化与蚀变特征450

8.2.4 成矿地球化学特征461

8.2.5 矿床成因与模型476

8.3 鲁春复合叠加矿床480

8.3.1 成矿地质背景480

8.3.2 含矿岩系485

8.3.3 矿化与蚀变500

8.3.4 成矿地球化学509

8.3.5 同位素地球化学515

8.3.6 矿床成因与模型519

第9章 复合造山成矿理论体系525

9.1 矿床类型划分厘定525

9.2 构造体制转换成矿作用527

9.3 复合叠加成矿作用类型528

9.4 复合造山成矿系统演化528

9.5 矿床成矿后变化与保存532

9.5.1 典型矿床形成保存532

9.5.2 岩体隆升演化过程533

9.5.3 典型矿床变化过程537

下篇:资源评价篇545

第10章 勘查模式与技术集成545

10.1 勘查模式545

10.1.1 VMS型铜矿床545

10.1.2 斑岩型铜钼矿床545

10.1.3 夕卡岩型铁铜铅锌矿床547

10.1.4 热液脉型铜铅锌矿床549

10.2 勘查技术550

10.2.1 斑岩型铜钼矿床550

10.2.2 VMS型铜矿床550

10.2.3 造山型金矿床553

10.2.4 热液脉型铜铅锌矿床553

10.2.5 夕卡岩-斑岩型矿床553

第11章 成矿预测与找矿突破555

11.1 成矿远景区划分与优选555

11.1.1 致矿信息提取555

11.1.2 成矿远景区划分561

11.2 重要区带与靶区圈定568

11.2.1 技术路线与方法568

11.2.2 重要区带与靶区圈定568

11.3 工程验证与找矿实践579

11.3.1 羊拉铜矿床580

11.3.2 老厂铜钼矿床580

11.3.3 红山铜钼矿床580

11.3.4 北衙金矿床581

11.3.5 小水井金矿床581

11.3.6 长安金矿床581

11.3.7 勐满金矿床581

11.3.8 普朗铜钼矿床581

11.3.9 铜厂沟铜钼矿床581

11.3.10 芦子园铅锌矿床582

参考文献5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