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新型粮食安全观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新型粮食安全观研究
  • 陈印军,喻义洪,韩一军,陈源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1163426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8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98页
  • 主题词:粮食安全-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新型粮食安全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背景1

第二节 新型粮食安全观3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3

一、通过建立我国新型的粮食安全观,为实现“十三五”规划中粮食的自给与安全任务提供正确的理念指引4

二、通过建立我国新型的粮食安全观,破解当前农业发展难题4

三、建立我国新型的粮食安全观,为解决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正确的思路与方法5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总体研究框架5

一、主要研究内容5

二、总体研究框架7

第二章 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分析与研判8

第一节 国际谷物安全形势8

一、国际农业发展主流趋势8

二、国际谷物安全趋势12

第二节 中国粮食安全形势14

一、中国粮食供给趋势15

二、中国粮食消费分析18

三、中国粮食需求预测21

第三章 粮食安全观的演变分析23

第一节 基本概念23

一、食物、粮食与谷物23

二、食物安全、粮食安全与谷物安全24

第二节“食物安全观”——国际“食物安全”概念的演变过程24

第三节“粮食安全观”——中国“粮食安全”概念的认识过程26

第四节 传统粮食安全观问题29

第四章 新型粮食安全观的内涵30

第一节 新型粮食安全观的理论内涵30

一、新型粮食安全观的5个层面30

二、落实新型粮食安全观的5个拓展30

第二节 新型粮食安全观的战略内涵33

一、把握战略立足点,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33

二、把握战略着眼点,明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优先序33

三、守住战略底线,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34

四、把握战略着力点,努力确保产能、强化科技支撑34

五、把握战略平衡点,适度进口农产品,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34

第五章 粮食自给率目标研究——新型粮食安全观的度量标准36

第一节 粮食自给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36

一、粮食自给率的定义36

二、粮食自给率的计算36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37

第二节 中国粮食自给率变化态势38

一、我国粮食及谷物自给率变化趋势38

二、我国主要粮食品种自给率变化趋势40

第三节 世界人口大国谷物自给率45

一、世界人口大国谷物自给率及其变化45

二、世界人口大国稻米自给率及其变化46

三、世界人口大国玉米自给率及其变化48

四、世界人口大国小麦自给率及其变化49

第四节 中国粮食自给率目标众人见解50

一、中国政府粮食自给率目标50

二、部分专家学者论我国粮食自给率目标51

第五节2020年我国粮食自给率建议目标53

一、稻米自给率≥9 8%,但不宜超过102%54

二、小麦自给率≥95%,但难达100%55

三、玉米自给率≥95%56

四、谷物自给率≥95%62

五、大豆自给率15%~20%62

六、粮食自给率≥85%64

第六章 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新型粮食安全观的基础保障65

第一节 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分析65

一、区域格局65

二、品种格局68

第二节 中国粮食生产成本效益分析69

一、投入成本效益69

二、生态环境代价72

第三节 中国粮食生产经营模式分析79

一、经营规模79

二、经营主体83

第四节 中国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分析86

一、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86

二、新型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88

第五节 中国粮食生产科技需求分析89

一、粮食生产科技进步对中国粮食安全的贡献89

二、新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的科技需求92

三、中国粮食生产重点科技突破95

第六节 中国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100

一、突出粮食政策的精准化101

二、强化粮食生产的科学化101

三、加强粮食管控的智慧化102

四、支持粮食生产的规模化102

五、扶持粮食服务的社会化103

第七章 粮食价格政策研究——新型粮食安全观的市场保障104

第一节 粮食价格政策的发展历程104

一、第一阶段:政府统一定价时期(1978—1984年)104

二、第二阶段:取消统购,改革统销价格(1985—1992年)105

三、第三阶段:收购保护价与市场价并存时期(1993—2004年)105

四、第四阶段:最低收购价与市场价并存时期(2004年至今)106

第二节 粮食价格政策的主要内容106

一、最低收购价政策107

二、临时收储政策108

三、目标价格政策110

第三节 粮食价格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112

一、合理的定价机制尚未形成112

二、扰乱了正常的市场机制,粮食市场化改革受阻112

三、执行主体的行为与政策目标存在偏差113

四、加重中央财政负担113

第四节 粮食价格政策国际经验借鉴113

一、美国粮食价格政策的发展及借鉴114

二、日本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发展及借鉴116

三、印度粮食价格政策的发展及借鉴118

四、对我国粮食价格政策的启示122

第五节 中国粮食价格政策改革趋势与建议124

一、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基点不动摇124

二、探索完善“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政策125

三、合理利用粮食价格支持政策125

四、进一步加强直接支付政策措施127

五、对重点农产品实施有效的进出口调控129

六、加快发展我国粮食信息引导权129

七、强化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129

第八章 粮食储备政策研究——新型粮食安全观的调控保障131

第一节 粮食储备政策的发展历程131

一、第一阶段: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建立时期(1990—1998年)131

二、第二阶段: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时期(1998—2010年)132

三、第三阶段:多种粮食储备管理时期(2010年至今)133

第二节 粮食储备政策的主要内容134

一、粮食储备管理体系构成134

二、粮食储备体系职能135

三、我国粮食储备的运作过程136

第三节 粮食储备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138

一、政策实施成本高,加重财政负担138

二、政策目标过多139

三、储备主体定位模糊139

四、市场应稳能力弱141

五、政策调控工具单一,体系不完善142

六、粮食储备布局不合理,产销区域粮食运输压力大142

第四节 粮食储备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143

一、美国的粮食储备政策143

二、欧盟的粮食储备政策145

三、日本的粮食储备政策146

四、印度的粮食储备政策147

五、对中国粮食储备政策的启示147

第五节 中国粮食储备政策改革趋势与建议150

一、收缩目标、减小规模150

二、调整结构、完善布局150

三、社会参与,储粮于民151

四、强化粮食储备体系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152

五、强化粮食储备功能,促进粮食储备体系完善152

六、重视粮食生产、强化宏观调控153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154

第一节 主要结论154

一、加强对粮食安全的科学认识与系统判断154

二、新型粮食安全观的内涵155

三、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与对策158

四、加强粮食价格与储备政策的创新与完善159

第二节 政策建议162

一、加快国家顶层设计、预警管控、主体培育与粮食大数据系统的建设163

二、从我国粮食供给侧结构端发力,践行新型粮食安全观路径168

主要参考文献1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