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学教育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学教育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4559956.jpg)
- 廖军和,方家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62258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小学教育-教育学-师范大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小学教育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理解小学教育1
一、小学教育与小学教育学1
(一)小学教育1
(二)小学教育学3
(三)小学教育学的学习意义和方法6
二、小学教育的历史演进8
(一)我国小学教育历史演进8
(二)外国小学教育历史演进10
三、小学教育的功能11
(一)教育功能及其分类12
(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12
(三)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6
(四)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16
四、小学组织与运行17
(一)学校管理17
(二)小学组织与运行18
(三)学校组织管理制度20
第二章 小学教育的对象:小学生23
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23
(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23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0
(三)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32
二、小学生的社会地位34
(一)小学生应享有的的社会地位34
(二)小学生的权利与义务34
三、小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37
(一)历史上的学生观37
(二)小学生的本质38
(三)小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客体的统一40
第三章 小学教育的实施者:小学教师43
一、教师职业43
(一)教师概念43
(二)教师的劳动特点44
(三)教师的地位和作用46
二、小学教师的责任与价值50
(一)小学教师的角色50
(二)小学教师的责任53
三、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55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55
(二)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58
(三)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64
第四章 小学教育的内容:课程69
一、课程概述69
(一)课程概念69
(二)课程理论流派70
(三)课程类型71
(四)课程设计74
(五)课程资源74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75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课程改革76
(二)课程发展趋势79
三、课程标准与学科82
(一)课程标准82
(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83
(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87
四、小学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92
(一)小学综合课程92
(二)综合实践活动93
第五章 小学课堂教学103
一、小学课堂教学基本理论103
(一)教学的概念103
(二)几个基本概念的区分105
(三)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105
(四)教学的意义与任务106
(五)教学本质及其争论107
二、小学课堂教学过程110
(一)教学过程的实质110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11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113
三、小学课堂教学设计117
(一)课堂教学设计概述118
(二)课堂教学设计内容121
四、小学课程教学策略125
(一)教学策略概述125
(二)教学策略的类型127
(三)几种常见的教学策略128
五、小学教学评价与反思133
(一)小学教学评价概述133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134
(三)教学评价的分类135
(四)小学教学评价的原则139
(五)小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对象140
(六)小学教学反思143
第六章 小学德育148
一、德育概述148
(一)德育的概念与意义148
(二)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150
(三)品德发展的理论152
(四)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154
二、小学德育的目标与任务154
(一)小学德育目标的概念154
(二)确立小学德育目标的依据155
(三)我国的小学德育目标155
(四)我国的小学德育任务156
三、小学德育的内容157
(一)爱国主义教育157
(二)理想教育158
(三)集体主义教育158
(四)劳动教育158
(五)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158
(六)纪律教育159
(七)民主与法制教育159
(八)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159
四、小学德育的过程160
(一)小学德育过程的含义160
(二)品德形成过程160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61
(四)当前我国小学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163
五、小学德育的原则165
(一)导向性原则165
(二)疏导原则165
(三)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166
(四)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166
(五)因材施教原则167
(六)知行统一原则168
(七)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168
(八)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原则168
(九)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169
六、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169
(一)小学德育的途径170
(二)小学德育的方法171
(三)德育模式174
第七章 小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177
一、小学班主任177
(一)班主任概念界定177
(二)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177
(三)小学班主任的基本素养180
二、班级管理181
(一)班级管理简说181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182
(三)班级管理的原则183
(四)班级管理的方法185
三、小学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187
(一)班级活动概述187
(二)小学班队活动的组织191
四、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196
(一)课外活动概述196
(二)小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198
五、小学生安全教育200
(一)班级突发事件201
(二)班级突发事件的影响因素202
(三)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205
第八章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209
一、什么是小学教育科学研究209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与性质209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209
(三)小学教育科研的类型210
(四)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213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213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214
(二)选题的过程214
(三)如何进行理论构思217
(四)如何进行课题论证219
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常用方法220
(一)教育文献研究220
(二)教育观察研究220
(三)教育调查研究224
(四)教育实验研究226
(五)教育行动研究227
后记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