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气血一调百病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气血一调百病消
  • 王强虎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59191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补气(中医);补血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气血一调百病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人体经穴图1

第一章 生命的动力:气血23

什么是“气”?24

“气”来自何方?24

“气”的作用26

“气”的运动方式29

气的运动与五脏六腑的关系30

中医说的人体的“气”有多少种30

1.元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30

2.宗气:推动血气的运行31

3.营气:营养全身,化生血液31

4.卫气:温养脏腑,护卫肌表32

人体气虚可出现在任何脏腑组织34

人体“气”的运动失常面面观35

1.气滞: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阻滞所致35

2.气逆:多由情志所伤36

3.气陷:以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36

4.气闭:多因七情过极而引起37

5.气脱:全身性功能衰竭的病理状态37

血: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38

揭开“血”生成的秘密38

“血”的主要功能有哪些39

1.濡养作用39

2.运载作用40

3.血是精神活动的基本物质基础40

体内的“血”是如何运行的41

心主血脉是什么意思42

“心主身之血脉”与“肺朝百脉”的关系43

血虚自然百病丛生45

人体血液运行失常状况有哪些?45

1.血瘀:局部疼痛的根源46

2.血行迫疾:精神疾病的病因46

3.出血:病因多而症状多47

第二章 养生就要养气血49

血为气之母50

气为血之帅51

气血充盈才会有好的容颜51

气血足才能百病无53

1.不可忽视气血54

2.气血正平,长有天命54

补气血先补脾胃55

1.脾与气血的密切关系55

2.怎样保养脾胃56

3.别让不良情绪伤害脾胃56

胖人补气,瘦人补血57

1.胖人补气57

2.瘦人补血58

情绪也会影响气血58

1.喜58

2.怒59

3.悲59

4.思59

5.恐60

损伤气血的生活习惯60

气血两虚怎么补61

1.气血两虚的症状62

2.气血两虚就要气血双补62

第三章 一分钟辨别:你的气血正常吗63

如何判断自己气血是否充足64

1.看皮肤64

2.看头发64

3.手的温度64

4.看牙龈65

5.看运动65

6.看睡眠65

7.手指的指腹65

中医如何辨别气虚证66

中医如何辨别气陷证68

中医如何辨别气滞证69

中医如何辨别气逆证70

中医如何识别气闭证71

中医如何识别气脱证73

中医治疗气病的六大原则74

1.气虚则补75

2.气滞则疏75

3.气陷则升76

4.气逆则降76

5.气脱则固76

6.气闭则开77

中医如何识别血虚证77

中医如何识别血瘀证78

中医如何识别血热证80

中医如何识别血寒证81

中医如何识别辨血脱证82

中医如何识别血燥证83

中医治疗人体血病的六大原则84

1.血虚则补84

2.血脱则固85

3.血瘀则行85

4.血寒则温86

5.血热则凉87

6.出血则止87

气血同病的两大治疗原则88

1.气病治血89

2.血病治气89

第四章 最简单的补气养血方法:家常食疗91

五谷杂粮让你气血充足92

五谷为养92

安谷则昌92

五谷的养生价值93

补气养血的家常食疗94

1.红糖姜汤94

2.桑葚枸杞糯米粥95

3.红枣菊花粥95

4.红枣糯米粥95

5.番茄山药粥96

6.加味枇杷膏方96

补养气血的花茶97

常用补气食物98

1.粳米:补中益气98

2.小米:补气暖胃,小米粥称为“代参汤”100

3.黑木耳:益气,凉血,止血101

4.香菇:补脾胃,益气102

5.马铃薯:调胃和中,健脾益气,消炎102

6.红薯:健脾益胃,益气生津103

7.栗子: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105

8.牛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105

9.狗肉:补中益气,益肾温阳107

10.柴鸡:温中益气,补精养血109

11.鲢鱼:补脾暖胃,养肺润肤110

12.黄鳝:补气养血,温补脾胃110

13.樱桃:补脾益气,补肾养血111

14.葡萄:健脾胃,益肝肾,强筋骨112

15.花生:补脾益肺,润肠通便114

附:常用补气食物性味功效表115

常见补气粥膳116

1.红枣莲子粥117

2.薏米山药粥117

3.人参粳米粥118

4.参苓生姜粥118

5.参芪白莲粥118

6.黄芪粳米粥119

7.羊肉大麦粥119

8.山药面粉粥120

9.党参猪脾粥120

10.党参大枣粥120

11.薏仁莲子粥121

12.黄芪粳米粥121

13.苡仁粳米粥121

14.山药扁豆粥122

15.黄芪当归粥122

16.芝麻花生粥122

17.枣仁熟地粥123

常用补血食物123

1.乌鸡肉:益气血,调月经,补肝肾,退虚热123

2.猪肝:补肝养血,明目125

3.猪血:补血,行血,杀虫126

4.羊肉: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127

5.鸡蛋:滋阴润燥,养血安胎128

6.荔枝:补脾养血,生津止渴,理气止痛129

7.菠菜:补血,开胸膈,通肠胃,润肠燥130

8.胡萝卜:养血明目,健脾补气化滞131

附:常用补血食物性味功效表133

常见补血粥膳133

1.猪肝粳米粥134

2.猪血菠菜粥134

3.鸡肝粳米粥135

4.红枣龙眼粥135

5.山药薏米粥135

6.阿胶大枣粥136

7.花生牛筋粥136

8.加味羊骨粥136

气血不足者宜喝的药酒137

1.人参补气酒137

2.人参二冬酒138

3.党参黄芪酒139

4.首乌地黄酒140

5.桑叶糯米酒140

6.羊肉生梨酒141

7.龙眼桂花酒142

8.松叶竹叶酒142

9.人参解困酒143

10.人参三七酒143

11.菠萝砂糖酒143

产后气血虚弱者宜喝的药酒145

1.杜仲桂心酒145

2.糯米冰糖酒145

3.独活肉桂酒146

4.人参当归酒146

5.山莲藕酒147

6.桂圆枸杞酒147

7.山茱萸酒148

8.乌鸡米酒148

9.母鸡参芪酒149

第五章 最有效的理气活血方法:经穴艾灸151

认识穴位152

艾灸是古老而有效的调养气血法153

补益气血直接灸的方法154

补益气血艾炷间接灸的方法155

补益气血艾条灸的操作方法156

10大理气活血穴位157

1.百会穴:可升气,可降气157

2.膻中穴:宽胸理气最有用159

3.中脘:补益中气首选穴160

4.关元穴:培元固本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160

5.气海穴:调理人体气机的要穴161

6.肾俞:补益肾气的要穴161

7.命门: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162

8.足三里穴: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之功能162

9.血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163

10.三阴交: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之功效163

艾灸补气养血注意事项164

第六章 中医如何补益气血167

中医常用的补气中药168

1.人参: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的中药之王168

2.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功效与人参近似170

3.太子参:补益气阴堪称老少皆宜的清补药品171

4.西洋参:补气养阴生津止渴药性比较平和172

5.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是中医补气要药174

6.白术:脾胃虚弱、饮食欠佳最宜用之一175

7.山药:健脾补肾益气养阴滋补佳品176

8.灵芝:扶正固本养心安神自古被誉为“仙草”178

9.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抗衰老179

10.扁豆:调和脏腑、安养精神、益气健脾181

11.饴糖:补中缓急,润肺止咳182

12.甘草:健脾益胃,可用于脾胃气虚之证183

中医常用的补血中药184

1.阿胶:补血及冬令进补三宝之一185

2.当归:女性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要药186

3.地黄:补血养血促进造血188

4.何首乌:滋补肝肾,补益精血,养发延年189

5.女贞子:补益肝肾,清热明目,安五脏,养精神190

6.紫河车:补肾益精,益气养血,增强免疫力191

中医方剂的组成原则192

中医常用的补气方剂194

1.四君子汤:功专益气健脾194

2.参苓白术散:脾虚夹湿证,兼能祛湿止泻196

3.补中益气汤:长于升阳举陷,有甘温除热之功198

4.生脉散: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不足证199

中医常用的补血方剂201

1.四物汤:养血调血,俗语曰“女不离四物”202

2.归脾汤:益气生血,兼能健脾养心204

附:当归补血汤:重在益气生血205

3.炙甘草汤:气血双补,滋阴温阳,复脉定悸206

中医补气养血方剂功效与主治的异同208

常见的补气养血中成药209

1.四君子丸209

2.六君子丸209

3.人参归脾丸210

4.人参养荣丸210

5.人参健脾丸211

6.补中益气丸211

7.参苓白术丸212

8.香砂六君丸212

9.黄芪健中丸212

10.十全大补丸213

11.八珍益母丸213

12.乌鸡白凤丸2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