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4524741.jpg)
- 钱颖一著 著
-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
- ISBN:978750867636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理解经济学研究(2016年12月4日)6
第一编 改革与发展23
第一章 理解改革开放23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历史与国际视角(2008年1月12日)23
改革的两大精髓:把激励搞对,让市场起作用(2008年12月1日)32
经济转型的本质:政府与市场边界调整(2008年12月12日)40
冷静认识自己,客观看待世界(2010年6月1日)43
第二章 透视经济增长52
把激励搞对才能促进经济增长(2004年11月)52
GDP不是万能的,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2005年3月21日)56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经济增长(2005年5月11日)59
理解中国经济增长(2010年8月22日)68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2010年11月5日)72
增长与转轨(2010年11月20日)75
分析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2014年7月16日)81
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如何看,如何办?(2015年3月9日)84
经济增长的动力不是“三驾马车”,是创新(2015年4月1日)86
第三章 解析结构问题90
分析收入分配的视角(2005年12月10日)90
从GDP数据看经济结构问题(2006年1月2日)94
中国的资本回报率(2007年1月)100
经济结构调整的制度性困难和挑战(2012年3月17日)123
财富分配与社会公平(2014年11月26日)125
第四章 创新、创业、企业家131
硅谷创新创业模式(2000年12月)131
硅谷是创新创业精神的栖息地(2001年12月)134
语言是挡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征途上的一座山(2006年9月17日)138
硅谷的移民企业家(2007年4月12日)143
关注企业经营环境(2007年12月8日)149
世界500强不该只有一家中国民营企业(2008年9月6日)152
颠覆性创新下的发展战略(2011年4月21日)156
发展新动力的“双引擎”(2015年3月7日)160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化建议(2015年6月29日)163
自下而上的创新(2015年12月)172
企业活力与企业家精神(2016年2月19日)175
第五章 全球经济中的中国经济179
用世界和历史眼光看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2010年2月26日)179
全球化下的中国和世界(2010年12月)182
世界经济变局:问题与思考(2012年11月16日)187
理解经济“新常态”(2015年9月24日)190
未来经济六大趋势与企业家精神(2016年4月23日)198
第六章 改革进行时203
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1995年4月)203
宏观调控不是市场监管(2005年3月7日)207
竞争才刚刚开始(2007年1月20日)210
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观察(2007年12月11日)215
改革是商业银行的根本出路(2008年9月23日)219
严守财务纪律(2011年11月11日)223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2013年10月31日)227
经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2013年12月3日)229
对“十三五”规划建议:培养创新型人才(2015年3月)232
供给侧改革的根本是要把激励搞对(2016年1月20日)235
读“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2016年3月8日)238
产权安全是一件大事(2016年7月8日)24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2017年3月6日)243
第二编 制度与转轨249
第七章 转轨中的过渡性制度249
企业的政府所有制: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1998年7月17日)249
转轨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2002年6月28日)262
不完善的制度(2005年12月)275
看待转轨成败需要第三种视角(2006年1月)288
第八章 市场、政府、法治291
现代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2000年2月26日)291
市场、政府与法治(2003年8月5日)297
走向好的市场经济,避免坏的市场经济(2004年12月19日)301
《物权法》的经济逻辑(2007年4月2日)311
再谈《物权法》的经济逻辑(2007年4月16日)314
法治是制度的基础设施(2010年12月17日)317
法治的决定性作用(2014年4月21日)320
第三编 学理与中国327
第九章 经济学家的思想327
哈特:基于不完备合同的企业理论(1998年8月)327
米尔格罗姆、罗伯茨:经济学运用于组织和管理(2004年7月)329
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贡献(2007年3月)331
马斯金: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2007年11月)334
吴敬琏、科尔奈:中国特色与普世价值(2010年1月27日)347
威廉姆森:经济变迁中的企业组织(2010年6月30日)353
科斯与中国(2011年1月17日)361
哈耶克:自由和市场的力量(2013年6月29日)364
吴敬琏:用现代经济学讲述中国经济改革故事(2013年9月)368
哈耶克:计划与市场的争论(2014年6月14日)370
麦金农与中国经济改革(2014年12月19日)373
青木昌彦与比较制度分析(2015年10月25日)376
诺思的遗产(2015年12月28日)383
拉丰对经济学和经济学教育的贡献(2016年12月)388
哈特、霍姆斯特朗:合同理论的中国意义(2016年12月3日)399
阿罗: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奠基人(2017年6月)405
第十章 连接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412
一个经济学家的思考(2003年9月10日)412
理性的激情(2004年1月)417
连接现代经济学和中国经济改革(2008年8月10日)436
致谢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