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实性原则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转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实性原则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转换](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515978.jpg)
- 贺长余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171671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实性原则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转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1
1.1.1 从非体系化哲学到体系化意识形态2
1.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再认识与体系重建6
1.1.3 “回到马克思”运动8
1.2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走向与问题9
1.2.1 寻找家园的纯粹化努力10
1.2.2 面向实际的现实化探索11
1.2.3 回归马克思哲学视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13
1.3 当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以何种样态出场15
1.3.1 哲学精神的“时代”与时代精神的哲学17
1.3.2 时代主题的转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的转换18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原则与理论视域21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诠释21
2.1.1 马克思哲学实践本质与阶级属性22
2.1.2 体系化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24
2.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生成发展着的与时俱进的哲学26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原则的基本内涵29
2.2.1 康德:主体反思下的“现实性”概念诞生30
2.2.2 黑格尔:思辨的“现实性”概念确立33
2.2.3 马克思:实践基础上的“现实性”概念生成36
2.2.4 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原则的理论诠释39
2.3 视域概念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关涉44
2.3.1 本书视域概念的界定44
2.3.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双重视域48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域的开启52
3.1 高扬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原则的时代规定52
3.1.1 革命:19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的风云际会52
3.1.2 马克思哲学现实关照的革命取向53
3.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时代精神的现实把握54
3.2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域确立的根基56
3.2.1 “历史科学”——马克思哲学的自我确认56
3.2.2 革命与发展:历史前行的双重动力58
3.2.3 革命哲学:无产阶级解放理论的现实规定60
3.3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域的核心内涵61
3.3.1 “阶级斗争”为主题62
3.3.2 “文化批判”为主导64
3.3.3 “革命范式”为主线65
3.4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域的理论表征67
3.4.1 突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与对立67
3.4.2 突出对立统一规律的斗争性原则69
3.4.3 突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70
3.4.4 突出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对推动历史进步的首要意义71
第4章 革命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及其理论反思73
4.1 革命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展开74
4.1.1 列宁主义哲学对时代和国情的理论把握74
4.1.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75
4.1.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立77
4.2 革命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成就78
4.2.1 苏联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78
4.2.2 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79
4.2.3 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80
4.2.4 反抗帝国主义和殖民统治的世界成就81
4.3 革命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条化与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误82
4.3.1 现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根基83
4.3.2 革命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发展视域的遮蔽85
4.3.3 革命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条化及其实践后果86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的当代转向92
5.1 现实性原则的恢复与国情、世情的再认识92
5.1.1 实事求是——从“本本原则”到现实性原则93
5.1.2 时代主题的新认识94
5.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规定95
5.2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域显现97
5.2.1 社会现实的历史变迁97
5.2.2 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因99
5.2.3 现实性原则的当代要求:革命视域向发展视域转换101
5.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域的核心内涵102
5.3.1 回归“本真”: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105
5.3.2 和谐“本位”:可持续协调发展107
5.3.3 发展“本身”:事实与价值的内在统一108
5.4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域的理论表征110
5.4.1 强调实践观反对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僵化对立111
5.4.2 突出肯定性辩证法、弱化否定性辩证法113
5.4.3 主张构建和谐社会115
5.4.4 提出开放式的思维原则117
第6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转换的现实回响及其意义所在119
6.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转换及其实践119
6.1.1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转换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120
6.1.2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转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126
6.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转换与当下中国社会和谐发展132
6.2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转换及其世界景观135
6.2.1 科学发展:20世纪全球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135
6.2.2 生态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转换对世界环境问题的关照137
6.2.3 和谐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转换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前瞻140
6.3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转换的意义所在144
6.3.1 对马克思哲学立场的历史回归144
6.3.2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路向146
6.3.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新诠释147
6.3.4 中国文化自觉之哲学基础的新探索148
6.3.5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转换的实践价值149
参考文献152
附录:相关研究成果160
“现实”的哲学历程160
用好问题导向166
学术研究要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169
唯物辩证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172
生命·思维·历史176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转换及其时代回响180
从人民到公民——马克思第二条政治解放路径的回归186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方法论思想探析197
“五大发展理念”的三大取向206
辩证法内涵之辨及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启示214
后记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