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职业病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职业病学 第3版
  • 赵金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91644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30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645页
  • 主题词:职业病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职业病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职业病总论1

第一节 职业病的概念和范围1

一、职业病的概念1

二、职业病学学科简介2

三、我国规定的职业病范围3

第二节 职业病防治工作发展简史5

一、我国古代的职业危害简介5

二、国外职业病防治工作发展简史6

三、新中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7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的法规和标准9

一、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9

二、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制度9

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11

第四节 职业健康监护12

一、职业健康监护概述12

二、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13

三、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界定原则13

四、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收集和应用14

五、职业健康检查的类型和周期14

六、职业健康检查方法和检查指标的确定原则15

七、职业健康检查信息的报告和评价15

八、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及管理16

第五节 职业病的管理17

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劳动者的健康管理17

二、职业病诊断的管理17

三、职业病鉴定的管理18

四、职业病报告制度19

五、职业病患者的保障19

第六节 职业病的预防20

一、发生职业危害的基本条件20

二、职业危害的预防原则20

三、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20

第七节 工作有关疾病21

一、发病原因及机制22

二、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22

三、工作有关疾病的控制及干预24

第2章 职业病临床概述26

第一节 职业病的临床特点26

一、病因明确26

二、影响因素复杂26

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27

四、各具特殊的靶部位和损伤机制27

五、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明显28

六、疾病无传播性28

七、临床后果与作用强度密切相关29

第二节 职业病的诊断30

一、职业史核实30

二、实验室检查30

三、临床检查31

四、鉴别诊断32

第三节 职业病的治疗33

一、概述33

二、病因治疗34

三、对症支持治疗35

四、早期干预措施35

五、康复治疗36

第3章 职业性器官系统疾病39

第一节 职业性神经系统疾病39

一、概述39

二、病因40

三、发病机制41

四、临床表现44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46

六、治疗48

七、预防49

第二节 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51

一、概述51

二、病因52

三、发病机制53

四、临床表现56

五、诊断要点58

六、治疗原则61

七、预防63

第三节 职业性心血管系统疾病64

一、概述64

二、病因64

三、发病机制65

四、病理66

五、临床类型66

六、实验室检查68

七、诊断要点71

八、治疗原则72

第四节 职业性血液系统疾病76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76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79

三、铁粒幼细胞性贫血79

四、溶血性贫血80

五、高铁血红蛋白血症81

六、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83

七、血管性紫癜83

八、血小板减少症84

九、血小板功能异常85

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5

十一、白血病87

第五节 职业性肝和胃肠道疾病88

一、口腔炎88

二、牙酸蚀病88

三、急性腐蚀性食管炎和胃炎89

四、急性胃肠炎89

五、腹绞痛89

六、中毒性肝病90

第六节 职业性肾和泌尿系统疾病96

概述96

发病机制98

临床类型99

一、急性中毒性肾病99

二、慢性中毒性肾病102

三、泌尿系其他化学性损害103

四、化学性肾肿瘤103

诊断要点及方法104

一、急性中毒性肾病104

二、慢性中毒性肾病112

三、泌尿系其他中毒性损害112

四、化学性肾肿瘤113

治疗原则113

一、急性中毒性肾病的治疗处理114

二、慢性中毒性肾病的治疗115

三、泌尿系其他中毒性损害的治疗115

四、职业性肾肿瘤的治疗115

展望116

第七节 职业性骨骼肌肉疾病117

一、病因117

二、发病机制118

三、临床类型119

四、诊断要点及方法123

五、治疗原则123

六、展望124

第八节 职业性眼病124

一、定义125

二、致病因素125

三、眼与职业安全126

四、临床表现128

五、治疗原则133

六、预防133

第九节 职业性皮肤病134

一、概述134

二、病因134

三、临床类型135

四、诊断要点143

五、治疗原则144

六、预防144

第十节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46

一、铬鼻病146

二、牙酸蚀病147

第十一节 职业性生殖和内分泌系统疾病150

一、概述150

二、病因150

三、发病机制151

四、损伤表现151

五、诊断要点152

六、治疗原则152

七、展望152

第十二节 职业紧张153

一、概述153

二、职业紧张因素153

三、职业紧张理论模式154

四、职业紧张的危害155

五、职业紧张的生理机制156

六、职业紧张评价156

七、职业紧张的控制156

第4章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58

第一节 肺尘埃沉着病(尘肺)158

一、总论158

二、硅沉着病(矽肺)165

三、煤工尘肺168

四、石棉肺170

五、其他职业性尘肺174

六、与职业有关的一些尘肺178

第二节 其他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181

一、职业性哮喘181

二、职业性过敏性肺炎190

三、棉尘病195

四、肺内金属粉末沉着病198

五、硬金属肺病201

第三节 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3

一、概述203

二、接触机会203

三、发病机制203

四、病理特点203

五、临床表现204

六、实验室检查204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205

八、治疗205

九、预防205

第5章 职业中毒207

第一节 职业中毒总论207

一、职业中毒的基本概念207

二、职业中毒的治疗学基础208

三、职业中毒的治疗210

四、职业中毒的早期干预214

第二节 金属217

一、概述217

二、铅及其无机化合物222

三、汞及其无机化合物229

四、锰及其化合物234

五、镉及其化合物239

六、镍及其化合物244

七、铍及其无机化合物248

八、铬及其化合物251

九、钡及其化合物255

十、铊257

十一、铀及其化合物263

十二、磷及其化合物266

十三、砷268

十四、砷化氢274

十五、有机铅276

十六、有机汞278

十七、有机锡280

十八、羰基镍283

第三节 刺激性气体287

一、概述287

二、无机氟化物294

三、氯气299

四、光气302

五、氮氧化物305

六、氨和胺308

七、硫酸二甲酯311

八、二氧化硫314

九、失火烟雾316

第四节 窒息性气体322

一、概述322

二、一氧化碳326

三、氰化氢332

四、硫化氢336

五、氮气341

第五节 有机溶剂344

一、概述344

二、苯347

三、正己烷351

四、二氯乙烷356

五、三氯甲烷360

六、三氯乙烯362

七、四氯化碳367

八、甲醇369

九、甲苯372

十、二硫化碳375

十一、汽油377

十二、二甲基甲酰胺380

十三、其他383

第六节 苯的硝基和氨基化合物386

一、概述386

二、苯胺393

三、三硝基甲苯397

四、苯的其他氨基、硝基化合物400

第七节 高分子化合物单体及其他有机化合物402

一、概述402

二、乙腈405

三、丙烯腈407

四、丙烯酰胺411

五、氯乙烯415

六、氯丙烯418

七、氯丁二烯422

八、有机氟425

九、甲醛429

十、偏二甲肼431

十一、酚434

十、环氧乙烷436

第八节 农药439

一、概述439

二、有机磷类446

三、氨基甲酸酯类454

四、拟除虫菊酯类456

五、氟乙酰胺460

六、毒鼠强462

七、百草枯465

八、有机氯468

第6章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471

第一节 总论471

一、概述471

二、病因471

三、发病机制472

四、临床类型472

五、诊断要点473

六、治疗原则473

七、防护原则473

八、展望474

第二节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474

一、概述474

二、病因475

三、接触机会475

四、发病机制476

五、临床表现476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477

七、治疗483

八、预防483

第三节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85

一、概述485

二、病因485

三、接触机会485

四、发病机制486

五、临床表现486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487

七、处理原则488

八、预防488

第四节 内照射放射病489

一、定义489

二、放射性核素的吸收、代谢与排泄489

三、内照射的临床特点490

四、内污染的判定及内照射放射病诊断490

五、治疗492

六、预防493

第五节 放射性皮肤损伤493

一、概述493

二、病因493

三、临床表现495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95

五、治疗495

六、预防496

第六节 其他放射性疾病496

一、放射复合伤496

二、放射性骨损伤497

三、放射性甲状腺疾病497

四、放射性性腺疾病498

五、放射性肿瘤500

第7章 其他物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501

第一节 异常气温501

一、中暑501

二、冻伤503

第二节 异常气压506

一、减压病506

二、航空病509

第三节 噪声512

一、职业性噪声聋512

二、职业性爆震聋516

第四节 非电离辐射519

一、眼损伤519

二、全身影响525

第五节 高原病528

一、概述528

二、接触机会528

三、发病机制528

四、临床表现52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530

六、治疗532

七、预防533

第六节 手臂振动病534

一、概述534

二、接触机会534

三、致病机制534

四、临床表现535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536

六、治疗537

七、预防538

第8章 生物因素引起的职业病539

第一节 炭疽539

一、接触机会539

二、发病机制539

三、临床表现540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540

五、治疗541

六、预防541

第二节 森林脑炎541

一、接触机会541

二、发病机制542

三、临床表现542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543

五、治疗543

六、预防543

第三节 布氏杆菌病544

一、接触机会544

二、发病机制544

三、临床表现545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546

五、治疗546

六、预防546

第四节 其他职业性传染病548

一、艾滋病548

二、莱姆病551

第9章 职业性肿瘤554

第一节 总论554

一、遗传因素554

二、环境因素556

第二节 职业性肿瘤的临床特点560

一、致癌物的分类560

二、职业性致癌因素560

三、职业性肿瘤的发病特点563

四、诊断要点564

五、主要对策565

第三节 职业性肿瘤简介566

一、肺部癌瘤566

二、职业性膀胱癌567

三、职业性皮肤癌568

四、白血病569

五、其他569

六、预防569

第10章 其他职业病570

第一节 金属烟热570

一、病因570

二、接触机会570

三、发病机制570

四、临床表现57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571

六、治疗571

七、预防571

第二节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572

一、概述572

二、接触机会572

三、致病机制572

四、临床表现572

五、实验室检查573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573

七、治疗574

八、预防574

第三节 刮研工人下肢血管疾病575

一、概述575

二、致病机制575

三、临床表现575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576

五、辅助检查576

六、治疗577

第11章 职业病临床研究方法579

第一节 总论579

第二节 临床毒理学研究581

一、毒理学简史581

二、毒理学几个基本概念581

三、毒理学工作的实际意义582

四、临床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583

第三节 生物监测586

一、生物监测的定义586

二、生物材料587

三、生物监测结果的分析评价587

第四节 职业流行病学589

一、基本方法589

二、实际应用603

索 引607

致谢621

彩图6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