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教孩子的艺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管教孩子的艺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4490130.jpg)
- (日)多湖辉著;祝大鸣,闵曾瑜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ISBN:978780103894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家庭教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管教孩子的艺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管教孩子的技巧3
引言3
第1章 奖罚分明的心理战术6
及时验收管教效果6
规劝孩子的朋友,是管教自己孩子的良机8
小错当场指出,大错则需过后查问10
表扬的话由他人转告效果更佳12
责备孩子时,语气应平和14
保持沉默往往能发挥更好的效果16
责备孩子时,不必一一说明理由18
让孩子端坐下来听训斥,效果会倍增20
在五次警告中,至少有一次要说到做到22
以“确实如此。不过……”来应付孩子的“可是”24
当孩子想转嫁责任时,反问他“如果你是对方会怎么想”26
孩子没有干劲时,不要强迫,相反要下禁令28
父亲保持沉默是明智之举29
父亲应以旁观者的态度冷眼对待母子间的纷争31
事先声明“我只说一次”,就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33
第2章 不任孩子摆布的心理战术36
以“也有不那么做”来反驳“别的人都那么做”36
当不得不接受要求时,至少也要让孩子等上一星期38
拒绝要求时请勿搪塞,须提出接受的条件40
孩子不肯单独睡时,切勿去哄劝42
养成孩子说话时讲清主谓语的习惯44
断然拒绝孩子的要求,是父亲的责任45
禁止孩子哭泣,不如倾听孩子心声46
等到孩子停止哭泣后,再倾听他的诉说48
游戏时,不允许孩子耍赖反悔50
想改掉任性的毛病,就让他去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52
不是用善恶,而是借得失来说服孩子,可管住孩子的任性54
第3章 避免孩子产生依赖的心理战术58
父母需认清孩子具有独立的人格58
要使孩子断奶,父母本身应先和其父母断奶60
父母一周至少要有一次自由时间,以便使孩子离开父母62
以平常语言来回答孩子的儿语64
若想避免孩子撒娇,就别给孩子戴上“独生子女”等桂冠65
不随便说出“是妈妈不对”67
孩子打架时,父母不劝架,只当旁观者69
和孩子乘车时,父母应避免过多关心座位71
当孩子“累得走不动”时,尽量不抱,让他就地休息73
对孩子问话时,不用“很痛吧”而用“不痛吧”74
明知孩子会遇到麻烦,也要佯装不知76
在孩子面前批评老师,会助长孩子的厌学心理78
放下功课先做家务,可培养忍耐力79
即使是无聊的诺言,也务必让孩子做到言而有信80
第4章 让孩子敢于面对困难的心理战术84
对完全陌生的工作只给予基本指示84
对老实认真的孩子,父母不妨偶尔去挑衅一下86
只要孩子愿意,就不计成败让他去做87
在父母选择的范围内,让孩子做最后决定90
在外出时,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时间91
偶尔让孩子当一次“钥匙儿童”93
偶尔和好朋友交换孩子留宿95
有客来访时让孩子做自我介绍,并尽可能让他同席96
受人欺负时,应鼓励孩子设法打败对方98
失败时,不是责备而是命令重来,可培养责任感100
让孩子正式参加各种庆典活动101
学做饭可培养孩子的开拓挑战精神103
尽量带孩子参加亲友的葬礼104
即使玩游戏,也不要故意输给孩子105
入园、入学仪式是最佳的教育机会107
让孩子尽早以“我”称呼自己109
和自己的过去或小年龄孩子对比,有益于“断奶”110
让孩子从小为将来做心理准备111
第5章 培养独立能力的心理战术114
反问形式比命令更能激发积极性114
父母不宜抢先为孩子表达意思115
避免给孩子以完整的答案117
看电视节目时,经常向孩子提问“假如是你会怎么做”119
在属于自己的时间段时,父母不必理会孩子的召唤120
从小培养特长,能激发积极性122
向家庭成员公布约定内容,促使孩子言而有信124
让孩子自订计划可提高完成率126
孩子无法坚持用功时,先给予小目标127
每天坚持做固定的一件事,能培养持久力129
孩子能守约时给予鼓励131
让孩子具体分担家庭内部工作133
分开使用孩子与父母的东西,能促进孩子的自我意识134
应给孩子提供属于他自己的空间136
下篇 批评孩子的方略141
引言141
第1章 尊重孩子人格的批评方法144
严禁对孩子经过努力也无法克服的缺点进行指责144
家长断言孩子无望,这对孩子是一个致命伤害147
否定孩子将来的可能性,亲子之间的信赖关系将彻底崩溃148
对孩子的幼稚进行讽刺,孩子将不能从幼稚中自拔150
禁止对孩子的努力态度进行讽刺154
绝对避免使用摧毁孩子自信心和积极性的“杀手用语”157
强迫孩子“承认父母之爱心”,孩子感到厌烦,不想感谢158
对犯大错误的人进行训斥,效果适得其反160
即使家长认识到批评孩子太过分,最好也不要随便道歉161
批评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批评之后对孩子的关怀163
孩子提出有主见的意见时,应让他坚持己见165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要敢于拒绝167
若不想回答孩子的提问,要讲清原因,不要拒绝169
即使发现孩子浪费零用钱,最好也不要干涉171
让孩子自己注意行动的安全172
孩子不敢向小的困难迎战,就不能战胜更大的困难174
孩子说脏话时,应以平常的心态说理176
孩子出现过错,应由本人赔礼道歉178
抽象的表扬反而使孩子失去对母亲的信赖180
把家长的意见强加给受到挫折的孩子,他就更依赖双亲182
千万别中途插话,否则,孩子将不能流利地继续讲下去183
父母认为令人作呕的事情,孩子也同样深信不疑186
第2章 让孩子明白挨批评的缘由190
不要指示孩子“该这么做”,应多问问他“从何做起”190
必须严厉地指责孩子时,要讲清理由191
必须履行对孩子的承诺——“现在不行,以后再说”193
当不能回答“为什么”时,应同孩子一起表示疑问194
不让孩子看漫画,就先要让他看个够196
可以让孩子做些向成人挑战的事情199
要让孩子减少失败,应说“失败也无妨”,不说“不许失败”200
按照模式去培养孩子,他们的头脑也将被定型203
孩子帮助干家务学到的知识,胜于书桌前的学习204
孩子发表反对意见,先肯定他的态度,再明辨是非206
应该默默地倾听孩子之“过分天真”的梦想和幻想209
以“好或坏”来区分游戏,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性210
家长讲解玩具的使用方法,反而使孩子的头脑不灵敏212
孩子弄坏了玩具,帮他修好胜于批评213
掌握技艺的熟练程度,因自愿学或被迫学而有所不同215
坚决不允许孩子任性217
家长很明显的奉承会引起孩子的反感220
孩子突然变卦时,家长最好不要去设法收拾残局221
即使夫妇意见分歧,也不要当着孩子指责对方223
有时,他人的一言比双亲的百遍叮嘱更有效225
教育孩子时,切忌图“方便”而撒谎226
在公共场所,对孩子要敢于撒手229
第3章 使孩子自己认识错误的批评方法232
催促“快学习”,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232
表扬成绩优良的科目比批评差的科目更能增强孩子实力234
不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孩子,他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236
让孩子自己发现过错238
奖罚的诱饵只能提高一时的学习热情,最终还是负面效应240
应教给孩子学习方法,而不是学习内容243
迎合孩子对老师的不满,更助长其厌学244
设法让孩子自我表现,他就愿意认字247
孩子不停地淘气时,请给予发泄能量的场所248
责备孩子时,要抓住重点250
对磨蹭的孩子,不要一味催促,给他限制时间251
孩子说谎,家长严厉训斥,孩子会不断撒谎来抵制253
家长以自己过去的经历教育孩子,没有说服的效果256
鼓励孩子的同时,指出其具体的问题257
家长的批评声越小,越能引起孩子注意倾听259
即使表示谦虚,家长也不要向第三者谈孩子的缺点262
把“别人的看法”作为家教的标准,孩子会分不清善恶264
孩子之间吵架,应追究原因,而不必指责265
不批评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就不会反省267
让父亲担当批评者的角色,孩子会失去对母亲的信赖269
培养孩子不怯场,不必强要孩子逢人打招呼271
对胆怯的孩子,鼓励的语言只能起反作用273
孩子之间的约会,即使很无聊,也应让孩子按时赴约274
有时需坦率告诉孩子“必须这样做”,而不必讲更多理由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