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统一·自治·发展 单一制国家结构与民族区域自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统一·自治·发展 单一制国家结构与民族区域自治研究
  • 戴小明,潘弘祥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667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民族区域自治-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统一·自治·发展 单一制国家结构与民族区域自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家结构形式与自治权的基础理论研究1

一 国家结构及其类型的理论1

(一)概念梳理:国家形式、国家结构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1

(二)单一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类型4

(三)邦联制(Confederalism)不属于国家结构形式范畴12

二 复合单一制:中国特色国家结构形式13

(一)复合单一制完成了联邦制的使命13

(二)地方政府模式以单一制为主体17

(三)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的自身特色19

(四)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的产生与发展25

三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与民族自治的结合37

(一)地方自治的衡量标准37

(二)民族模式体现单一制国家的特点40

(三)民族区域自治是地方自治和民族自治的结合41

(四)地方政府模式共同特点分析44

四 自治权及其基础理论47

(一)概念辨析:自治权与主权、自决权47

(二)自治权与主权的关系:主权国家之下的自治49

(三)自治权的属性:权利与权力的统一56

第二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当性分析60

一 正当性理论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正当性问题61

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历史演进:正当性的历史基础65

(一)多民族国家及历史上的民族区域治理66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及新中国建政对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70

(三)民族自决、联邦制与民族区域自治:苏俄政策的视角72

三 民族识别与法律认定:正当性的现实基础78

(一)少数人与少数民族78

(二)民族识别及相关法律规定84

(三)少数民族分布与民族区域自治96

四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价值与功能体现:正当性的实践验证100

(一)政治功能:以民族平等原则引领新型民族关系构建100

(二)统一功能:国家统一基础上的自治111

(三)人权保护:维护少数民族权益114

(四)经济功能: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119

第三章 自治机关自治权配置的科学化研究124

一 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的理论与实践124

(一)地方政府的内涵与基本特点124

(二)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的界定126

(三)中国地方政府权力配置实践与学术研究128

二 自治机关的独特性及其自治权130

(一)自治机关的双重属性130

(二)自治机关自治权的界定:内涵、性质及其特赋性131

(三)自治机关自治权配置的内容和范围135

三 自治机关自治权配置现状分析139

(一)立法自治权配置现状分析139

(二)财政自治权配置现状分析147

(三)行政管理自治权配置现状分析149

四 自治权配置科学化的路径与制度创新155

(一)自治机关自治权配置的基本原则与方向155

(二)自治机关自治权配置科学化的路径158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行使的有效性分析165

一 规则有效性理论:法社会学的分析框架165

(一)规则有效性理论的法学分析路径166

(二)规则有效性理论的法社会学分析路径168

二 影响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行使的阻滞因素177

(一)自治权规则科学性不强导致自治权行使有效性不彰180

(二)权力结构失衡与异化导致自治权行使有效性不显190

(三)责任意识淡薄和缺失导致自治权行使有效性不足198

三 保障自治权有效行使的制度对策200

(一)法制保障:加强民族法制体系建设200

(二)体制保障:变行政化的分权模式为立法化分权模式203

(三)政治保障:完善地方党委与自治机关间的职权配置208

(四)认同保障:提升主体责任意识209

第五章 上级国家机关履行法定职责问题研究212

一 上级国家机关职责的理论阐释212

(一)上级国家机关职责的内涵212

(二)上级国家机关职责的基本属性和价值意蕴215

二 上级国家机关履行职责的举措与成效220

(一)履行领导职责220

(二)履行尊重和保障职责221

(三)履行帮助发展的职责225

三 上级国家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存在的问题239

(一)履行法定职责存在的不足239

(二)履行法定职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49

四 完善上级国家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体制机制254

(一)提高上级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与能力254

(二)完善相关配套立法或政策,保障民族优惠政策落实256

(三)加大帮助扶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258

(四)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260

(五)完善上级国家机关履责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261

第六章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变更的规范化研究265

一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变更的动因与过程266

(一)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变更267

(二)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调整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268

二 行政区划变更后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269

(一)东方市民族政策的执行或优惠措施的落实情况270

(二)黔江区民族政策的执行或优惠措施的落实情况271

(三)防城区民族政策的执行或优惠措施的落实情况272

(四)张家界市民族政策的执行或优惠措施落实情况273

(五)米东区民族政策的执行或优惠措施的落实情况276

三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76

(一)县改市(区)法定程序和协商机制缺失276

(二)县改市(区)后大部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然落后277

(三)县改市(区)后民族政策和优惠措施执行随意性较大280

(四)自治权丧失后,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负面影响281

(五)县改市(区)后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和任用普遍弱化282

四 城市化与自治州的未来发展283

(一)自治州城市化水平的实证考察284

(二)制约自治州城市化的原因分析289

(三)自治市:自治州城市化的发展要求290

五 需要思考的几个相关问题293

(一)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增设“自治市”建置296

(二)以中央立法形式确立民族区的法律地位298

(三)明确少数民族享受经济社会发展优惠政策的前提302

(四)具体化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变更的程序304

结语 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305

主要参考文献314

后记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