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 第3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 第3册
  • 艺术辨证法·法度·通变编;徐中玉主编;陈谦豫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2456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998页
  • 文件大小:134MB
  • 文件页数:1019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古典文学研究-丛刊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 第3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艺术辩证法编3

一 文以气为主3

1.气而形 形而声 声成文3

2.文之作如一人之身 而气血周行无间8

3.一气浑成12

4.甘瓜苦蒂 天下物无全美16

5.总要写得十分满足21

6.气韵为最22

7.风力气韵 固在当人25

8.气韵形似须俱得26

二 物一无文29

1.声一无听 物一无文29

2.天地之道 阴阳刚柔34

3.损益盈虚 与时偕行38

4.画方不能离圆 视左不能离右40

5.参伍以变44

6.错综其数47

三 中和之美57

1.过犹不及57

2.乐极则忧65

3.凫胫虽短 续之则忧;鹤胫虽长 断之则悲69

四 一多72

1.一而三 三而一72

2.万变而一以贯之75

3.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79

五 正反87

1.质虽在我 成之由彼87

2.将欲歙之 必故张之95

六 有无104

空诸所有 无中生有104

七 虚实110

1.虚实相生 无景处皆成妙境110

2.万古不坏 其唯虚空124

八 真伪132

1.文之真不可使人忘事之幻132

2.似者得其形遗其气 真者气质俱盛140

3.妙在不即不离间146

九 形神154

1.笔精形似154

2.以形写神164

3.离形得似172

4.取神似于离合之间179

5.以精不以形 以神不以器189

6.形与神熔 形神俱妙196

7.形意两俱足200

十 曲直(隐显)207

1.曲尽形容 含而不露207

2.刻意形容 殊无远韵217

3.气骨 志力 色韵226

十一 奇正230

1.奇正相生 为环无端230

2.去邪祟之奇 归平正之奇236

3.善为文者 因事出奇242

十二 繁简(疏密)247

1.丰不余一言 约不失一辞247

2.繁不如简255

3.疏密相间264

十三 浓淡(深浅)266

1.淡蕴于浓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266

2.贵“浅而能深”275

十四 巧拙280

大巧若拙280

十五 生熟291

1.画到生时是熟时291

2.工夫极处 得近天然294

十六 雅俗298

辨雅俗298

十七 动静(收纵)304

1.飞动之美304

2.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305

十八 轻重(厚薄)308

1.清轻配典重308

2.惟能厚 斯能无厚310

十九 大小(长短)312

1.工细亦阔大312

2.一二言未尝不足 千万言未尝有余316

3.离合跌宕317

法度编323

一 论法度323

1.天下万事皆有一定之法 学之者须循序而渐进323

2.义——言有物 法——言有序330

3.体制虽殊 规矩绳墨固无异也338

4.体格不同 各有法度342

二 学法350

1.法在人 故必学 巧在己 故必悟350

2.学法乎上356

3.学法乎经367

4.不敢背于古 而卒归于自为其言371

三 用法380

1.能者出入纵横 何可拘碍380

2.纵心所欲 不逾准绳389

3.文多拘忌 伤其真美 自然无迹 斯为雅道400

四 诗之病415

1.不知诗病 何由能诗 不观诗法 何由知病415

2.诗忌语病419

3.病俗实为大忌421

4.好奇务新 乃诗之病424

5.一涉议论 便是鬼道425

五 死法活法427

1.识活法427

2.虽有定法 不可胶柱鼓瑟439

3.金针不度451

六 韵律458

1.妙知声律 始可言文458

2.眼主格 耳主声466

3.音节为神气之迹469

4.诗而不可乐 非真诗472

5.四声论480

6.欲作好诗 先选好韵485

7.律令合时方帖妥500

七 用事513

1.用事要融化不涩513

2.夺胎换骨 点铁成金532

3.用人若己538

4.用事精巧542

5.何贵于用事550

6.诗用俗语 俚语 方言557

7.忌“掉书袋”560

八 章法564

1.谨布置 定间架564

2.“立主脑” “总纲领”574

3.气象连络 意脉贯通579

4.彼此相伏 前后相因590

5.起承转合599

6.工于发端608

7.一段意思 全在结句615

九 句法624

1.句法之学 自是一家工夫624

2.以工为主 勿以句论632

3.有警句 则全首俱动637

4.句法最忌直率640

十 字法643

1.一字之工643

2.句中之眼651

3.字字当活 活则字字自响659

4.用字之法665

十一 相题670

1.量体裁衣 相题之格670

2.不粘本题 方得神情绵邈675

十二 叙事679

1.叙事乃铺张实事679

2.叙事洁净683

3.叙事“倒插之法”685

十三 养势688

1.为文须“有万里之势”688

2.“开阖尽变” “寸水兴波”690

3.层次皆成曲折697

4.节奏顿挫704

十四 对仗708

1.言对为美 贵在精巧 事对所先 务在允当708

2.不可泥于对属717

3.论对720

十五 衬染725

1.烘云托月 以宾衬主725

2.点染著色 斯为妙耳732

十六 夸张736

夸而有节 饰而不诬736

十七 叠复742

复而不厌 颐而不乱742

十八 白描748

十九 修改锤炼749

1.磨淬剪截之功749

2.炼句妙在浑然756

3.诗改一字 界判人天757

4.炼句炼字 不如炼意763

5.炼字炼句 诗家小乘766

6.诗不厌改767

7.不可多改769

8.“由丰入约” 留有余地769

9.炼句下语 最是紧要770

通变编781

一 通其变 遂成天下之文781

1.易穷则变 通变则久781

2.文随世变 与时高下783

3.当变而变 不主故常804

4.古何必高 今何必卑816

二 踵事增华 文体屡迁824

1.诗文代变 文体屡迁824

2.质文体格 各通其变839

3.文体迁变 邪正或殊848

4.不能执一体以定文853

三 文贵独创856

1.创者易工 因者难巧856

2.与其同能 不如独胜863

3.人各有心 文各有意866

4.体会光景 贵乎自得872

四 博览深研 贵在求精882

1.圆照之象 务先博观882

2.出入古今 贯串百家889

3.熟读深研 贵在求精897

五 忌摹拟 戒蹈袭903

1.毋剿说 毋雷同903

2.摹拟愈逼 去古愈远907

3.不事摹拟 自出面目918

4.跳出窠臼 各自成家931

六 夺胎换骨 点铁成金938

1.点化前作 以铁炼金938

2.以故为新 夺胎换骨941

七 复古与师古954

1.复古为本954

2.师其意 不师其辞961

3.师心独运 自我作古978

八 集大成988

1.继往开来谓集大成988

2.杜甫为集大成者991

3.各代有集大成者9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