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书稿审校实务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伟良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ISBN:978753264199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图书-编辑工作-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书稿审校实务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篇3
导言3
第一章 个人修养是审校之本4
一、审校与审校人员个人修养的关系4
二、审校人员应具备的修养7
三、审校人员个人修养的变化情况11
四、提高审校人员个人修养的途径13
第二章 读者需求是审校之“尺”20
一、满足读者需求是审校的最终目的20
二、读者需求是审校时必用的“钢尺”21
三、通过审校工作引导读者21
第三章 作者资源是审校之基24
一、作者资源的优劣与审校的质量24
二、作者资源的优劣与审校的工作量25
三、作者资源的优化与新陈代谢26
第四章 出版社员工团结协作是审校之福32
一、三审人员的分工与协作32
二、编辑与总编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协作38
三、编辑与校对人员的协作39
四、编辑与美术设计人员的协作41
五、编辑与出版科技术人员的协作42
六、编辑与发行所图书发行人员的协作43
第五章 图书质量乃审校之求44
一、自投稿质量的判断与选用的标准44
二、组稿设想的酝酿与编纂方案的商定45
三、修订方案的拟定与作者队伍等的调整48
四、通过合同条款来促进审校工作49
五、样稿的审改与书名的优化49
六、作者修改方案与出版社编辑加工方案的拟定52
七、审校进度的把握56
八、为审校到位而努力56
分述篇71
导言71
第一章 策划与组稿73
第一节 策划为审校定下基调73
一、策划是审校工作的前奏73
二、策划催生审校对象74
三、策划预定审校事宜75
四、审校贯彻或修正执行策划方案76
第二节 组稿为审校夯筑基础76
一、组稿是实施策划方案的第一步76
二、组稿时归纳策划方案的不足并拟定编纂方案78
三、组稿进一步预定审校的难度与工作量78
第二章 审稿与退修81
第一节 审稿的对象与性质81
一、审稿的对象81
二、审稿的性质82
第二节 审稿的工作规范与要求83
一、审稿的原则与目的83
二、审稿的基本指标85
三、审稿的具体工作方法88
四、需要在审稿中关注的基础性事项90
五、进一步提高书稿质量的有关事项121
第三节 退稿、退修的注意事项124
一、退稿的注意事项124
二、退修的注意事项126
第三章 编辑加工整理与发稿129
第一节 编辑加工整理的对象与性质129
一、编辑加工整理的对象129
二、编辑加工整理的性质130
第二节 编辑加工整理的工作规范与要求130
一、工作规范130
二、基本要求134
第三节 发挥编辑加工整理的技能168
一、充分发挥语感的作用169
二、不妨多多动用朴素的思维能力170
三、适当运用逻辑知识与规则178
四、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基本功186
五、掌握好其他规范220
六、积累并运用百科知识222
七、养成仔细核查书稿内容的习惯225
八、勤用善用工具书227
第四节 做好发稿工作240
一、做好书稿全方位整理加工工作240
二、严格遵循发稿程序241
第四章 通读与校对245
第一节 通读校样的注意事项245
一、不可放松警惕245
二、讲究方式方法247
三、按时退样249
第二节 校对的注意事项249
一、校对的地位与作用250
二、校对的基本功能250
三、校对的基本流程252
四、校对的基本制度252
五、校对的三种类型254
六、校对人员的工作职责256
第五章 审校主体工作完成后的事项259
第一节 付印环节的审校把关259
第二节 快样书审查260
第三节 样书改错261
第四节 反思、总结审校的成败得失262
第六章 审校实例264
实例一 09版《辞海》语词部分审校工作实录264
一、编写组的确定264
二、词目单的制作与审核265
三、修订底稿的确定265
四、修订方案的确定266
五、分工方案的确定269
六、作者修订工作进度方案的确定269
七、修订方案补充意见的确定269
八、语词与百科衔接问题处理方法的确定273
九、阶段性工作汇报275
十、审改工作的开展278
十一、修订改进的记录280
十二、发稿286
十三、校对与校样审改291
十四、专项检查293
十五、过样、清理校样295
十六、付印前的“收官”工作295
实例二 反观一部图书的审校工作296
一、思想观念问题296
二、知识性、真实性问题297
三、使用语言文字的正确性问题304
四、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问题326
五、逻辑问题326
六、修辞问题330
结语 为纯净社会语文生活而努力334
附录336
一、中国书稿载体及著审校印方式变迁表解336
二、中国书稿出版流程表解338
三、美国大出版公司书稿审校通行流程表解339
四、书稿审校工作对象表解340
五、与书稿审校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一览表344
六、书稿审校协作关系网络图354
七、常用校对符号355
八、利用Word2003审校书稿表解357
九、利用计算机技术批处理辞书书稿表解361
参考文献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