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不朽遗产 为列宁主义辩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不朽遗产 为列宁主义辩护
  • 李济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51172560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96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列宁主义-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不朽遗产 为列宁主义辩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世界历史”构成再认识1

第一节 十月革命开启人类历史新纪元1

第二节 十月革命“世界历史”的认识论意义11

第三节 “不朽遗产”的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继承与发展17

第二章 跨越卡夫丁峡谷——不发达国家也能建立社会主义29

第一节 列宁实现对“卡夫丁峡谷”的尝试性跨越30

第二节 东欧各国对“卡夫丁峡谷”的跨越44

第三节 朝鲜、蒙古、越南、老挝、古巴对“卡夫丁峡谷”的跨越57

第三章 列宁主义是20世纪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不朽的遗产65

第一节 列宁主义强大生命力与历史性贡献65

第二节 列宁主义博大精深的理论内涵和与实践的紧密结合69

第三节 列宁时代理论优势认识74

第四章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82

第一节 战时共产主义简述82

第二节 新经济政策89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与启示100

第五章 列宁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实践与评价——“文明合作社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106

第一节 列宁关于苏联农业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106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制度选择与实施112

第三节 列宁《论合作制》一文的基本内容及其认识119

第四节 对农业合作制的认识与评价127

第六章 列宁的政治遗嘱——“把斯大林从总书记的职位上拿下来”138

第一节 列宁的政治遗嘱138

第二节 列宁与苏联政治体制关系简述149

第三节 列宁与“伟人政治”156

第七章 列宁遗憾(上)——斯大林将列宁的政治遗嘱变为一张废纸172

第一节 斯大林对列宁的背离172

第二节 列宁几乎断绝与斯大林的关系177

第三节 斯大林使列宁的遗嘱成为一张废纸183

第八章 列宁遗憾(中)——斯大林登上权力顶峰192

第一节 斯大林的个人集权过程192

第二节 斯大林实施干部委任制和等级授职制198

第九章 列宁遗憾(下)——斯大林打倒列宁的所有亲密战友208

第一节 斯大林打倒托洛茨基208

第二节 斯大林打倒“新反对派”212

第三节 斯大林扫除托季联盟217

第四节 中止新经济政策以打倒布哈林221

第五节 对1924—1929年苏共党内斗争及中止新经济政策的几点反思233

第十章 斯大林的“列宁主义定义”再认识——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无限拔高与恶意歪曲242

第一节 关于“列宁主义定义”的论争242

第二节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247

第三节 “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专政的理论与策略”251

第四节 关于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261

第五节 为列宁主义正名271

第十一章 关于斯大林主义再认识——斯大林主义不是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展276

第一节 斯大林主义的主要内容276

第二节 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和“阶级斗争日趋尖锐论”的认识285

第三节 斯大林的“贡税论”和“优先发展重工业论”301

第四节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论”和“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论”305

第五节 斯大林的民族理论成为苏联解体的“攻城槌”312

第十二章 斯大林工业化与计划经济体制的打造——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体制解析320

第一节 工业化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巩固320

第二节 信贷与税制改革326

第三节 对斯大林工业化运动的反思329

第十三章 斯大林农业全盘集体化——农业全盘集体化不是农业合作化338

第一节 斯大林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原因认识338

第二节 斯大林与布哈林的“粮食收购危机”论争346

第三节 斯大林农业全盘集体化进程351

第四节 从“限制富农”到“消灭富农”362

第十四章 社会形态“百慕大三角”的形成——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的成型373

第一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的形成过程373

第二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的主要特征及其弊端377

第三节 对“百慕大三角”的理性思考(上)389

第四节 对“百慕大三角”的理性思考(下)398

第十五章 苏联、东欧葬身“百慕大”——“人民的选择”和“世界历史”的回归410

第一节 东欧剧变410

第二节 苏联解体422

第三节 对苏共瓦解、苏联解体的认识与见解429

第十六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破解44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属性的时间关系认识441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属性的空间关系认识453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世界性意义认识459

第十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社会主义中国成功冲出“百慕大”469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469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认识481

主要参考书目491

后记4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