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俞东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5166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传染病-预防(卫生);传染病-控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传染病的基本知识1
第一节 什么是传染病1
一、古人对传染病的认识1
二、显微镜揭开传染病之谜4
三、对传染病认识的变迁6
第二节 传染病由什么引起的7
一、病原微生物7
二、寄生虫8
三、真菌8
四、细菌9
五、病毒12
六、传染性蛋白质(prion)(朊病毒)12
第三节 传染病怎样流行14
一、传染病流行的环节14
二、疫源地与流行过程23
三、决定传染结局的因素24
第一节 勿随地吐痰29
第二章 传染病的预防29
第二节 预防病从口入31
一、食物细菌性污染32
二、食物病毒性污染33
三、寄生虫污染34
四、经口传播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6
第三节 预防病从手传37
第四节 性传播疾病的预防41
一、什么是性传播疾病42
二、哪些原因能造成性病的传播43
三、性传播疾病有哪些危害44
四、一般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有什么区别45
五、如何预防性传播疾病46
六、如何正确对待性传播疾病47
七、我国政府重视控制性传播疾病49
第五节 维护室内与环境的清洁50
一、保持室内清洁50
二、保持环境的清洁与卫生55
第六节 防止传染病由动物侵袭人类56
第七节 杀虫与灭鼠58
一、杀虫58
二、灭鼠61
第三章 传染病的控制65
第一节 消灭天花66
一、天花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66
二、接种牛痘与天花预防69
三、种痘为什么能够消灭天花71
四、消灭天花以后仍然存在的问题72
五、其他可能以免疫为主措施控制的疾病与存在的问题76
第二节 控制霍乱78
一、霍乱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79
二、为什么消除传染源和提高人群免疫力的措施难以奏效81
第三节 控制疟疾92
一、疟原虫的生活史93
二、按蚊是传播疟疾的惟一媒介96
三、我国疟区的分布97
四、疟疾的控制对策99
五、控制传染源102
六、抗疟疾疫苗的研制103
七、监测103
第四节 控制结核病104
一、结核病是什么样的疾病106
二、结核病控制策略107
三、保障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措施108
四、实施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技术措施110
五、发现肺结核病人111
六、肺结核病人的管理113
第五节 血吸虫病的控制115
一、血吸虫的生活史115
二、血吸虫怎样引起血吸虫病116
三、血吸虫病的控制策略120
四、血吸虫病控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122
第六节 鼠疫的控制125
一、鼠疫是什么样的疾病126
二、灭鼠拔源129
三、鼠疫控制策略的改变131
四、自然灾害对鼠疫流行的影响132
五、控制鼠疫的主要措施133
第四章 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控制136
第一节 确定传染病的性质136
一、必须将工作的基础建立在不明原因的传染病上136
二、需要进行的调查工作138
三、实验室检验提供关键性的证据141
四、实验室检验需要平时的积累142
第二节 确定主要的传播途径143
五、其他工作在得出最终诊断之前就应当开始143
一、空气(飞沫)传播144
二、经口传播145
三、接触传播147
四、经血液传播149
五、其他的传播方式149
第三节 隔离病人152
一、什么样的传染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152
二、实施隔离之前需要采取什么措施155
三、传染病病人应当隔离在什么地方157
四、隔离的目的157
第四节 观察接触者158
一、什么是接触者158
二、什么样的接触者需要隔离观察160
三、不可将疑似病人与接触者置于隔离确诊病人的病房中161
四、为什么还需要扩大的医学巡视162
一、区域封锁163
第五节 检疫163
二、交通控制165
第六节 疫区内的治疗与防护措施167
一、挽救病人的生命167
二、群体预防措施171
三、环境消毒173
四、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174
第五章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178
第一节 新传染病是怎么发生的178
一、新传染病从哪里来?过去为什么没有发现人类罹患这些传染病179
二、需要确定新发传染病的致病决定基因180
三、研究已有的传染病病原微生物182
四、新发传染病是怎样起源的184
第二节 是传染病的自然流行,还是生物恐怖袭击187
一、恐怖主义改变了生物战187
二、怎样判定敌对的生物袭击191
三、追根溯源193
一、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分子生物学发展的里程碑195
第三节 重新认识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195
二、认识微生物的方法——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过程197
三、微点阵技术199
四、质谱分析200
五、酵母双杂交系统201
六、噬菌体显示系统203
第四节 怎样更快地做出传染病诊断204
一、传染病检出方法的类型205
二、检出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核酸的方法207
三、检出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抗原的方法209
四、检出对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抗体的方法210
五、不明原因传染病的检出策略211
第五节 发展更好的疫苗212
一、怎样产生更多、更纯的抗原213
二、抗原成分怎样才能形成更强的免疫作用215
三、怎样使微生物既不致病、又有好的免疫效果216
四、让免疫发生在正确的部位219
一、抗生素与抗生素耐受220
第六节 发现更好的治疗办法220
二、抗病毒药物的现状224
三、传染病的免疫治疗225
四、传染病的支持治疗225
第七节 发展更好的疾病控制策略226
一、必须随着疾病形势而改变226
二、必须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227
三、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227
四、必须因地制宜228
五、必须与自然环境的改造相结合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