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政学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财政学新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0355882.jpg)
- (印)薛赉时(G.F.Shirras)著;许炳汉译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34
- 标注页数:726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7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政学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论概1
第一章财政学之范围及其研究方法1
一 定义与范围1
二定义与范围(续)2
三财政学与经济学统计学之关系4
四方法——演绎法与归纳法6
五 本书内容述要7
第二章 近代财政学说之发达8
一 近代财政学说之国际性8
二 亚丹斯密之先驱9
三 重农学派10
四 亚丹斯密11
五 继承亚丹斯密之英美学者12
六 德国学者17
七 法国学者20
八 意国学者22
九 结论23
第二篇 公共经费论25
第三章 公共经费之特质25
一 公共经费论之被忽略25
二 公共经费在财政上之重要25
三 经济与节约27
四 经费由历史上情形决定30
五—七 公私支出之比较31
八 公共经费之范围33
九 个人主义派34
十 社会主义派35
十一 公共经费之理想36
第四章 经费之原则37
一 利益之原则37
二 经济之原则39
三 认可之原则40
四 剩馀之原则42
第五章 公共经费之分类43
一分类之必要43
二 各种分类法43
三 利益分类法44
四 按照效劳报酬分类法45
五 按照政府职务——保护的商业的与开发的——分类法45
六 必要经费与随意经费46
七 理想的分类46
八 各国主要经费之净额51
第六章 首要经费52
一 国防费52
二 国防费之增加53
三 法律与秩序55
四 行政费56
五 征税费57
六 债务费58
第七章 次要经费(社会事业)60
一 社会事业费60
二 教育——教育之重要61
三 英美印度及英属自治殖民地之情形61
四 其他社会事业65
五 宗教66
第八章 次要经费(社会事业)67
一救贫67
二 国民保险69
三 失业与康健保险70
四 养老年金71
五 社会事业费之负担72
第九章 次要经费(国营或公营企业等)73
一 范围73
二 非主要的政府职务73
三 政策方面74
四 其他经费76
第十章 中央省及地方经费之分配76
一 分配系历史上情形之结果76
二各国分配之百分数78
三 各国主要支出之分配79
四 分配之一般原则80
五 省与地方经费82
六 总论82
第十一章 应由资本项下拨付之经费83
一 应由资本项下拨付经费之范围83
二 应由资本项下拨付经费之增加83
三—四 关于应由资本项下拨付经费之理论85
五有三事可由资本项下拨付经费88
六 生产用途之经费88
七 特别事故之经费88
八 暂时的必需费——(a)偶有的不足(b)消耗的资产91
九 结论93
第十二章 关于经费的几种一般问题94
一 经常费与临时费95
二生产的与非生产的经费96
三 公共经费与国民收入97
第三篇 公共收入论101
第十三章 公共收入之特质及其分类101
一 一种良好收入制度之特质101
二 公共收入之分类103
三 租税国有企业收入规费特别捐赠金与罚金之定义105
四 经济的与租税的收入108
五 直接的间接的及预先的收入108
六 赠与的契约的及强迫的收入109
七 理想的分类110
第十四章 租税之原则115
一 亚丹斯密之原则115
二 公平之原则118
三 确定之原则118
四 方便之原则119
五 经济之原则119
六 其他原则122
七 论原则之冲突122
第十五章 纳税能力之估量124
一 国家拨用岁入124
二 纳税能力之概念124
三 勒索之限度125
四 重要原素126
五 结论127
六 纳税能力之估量128
七—一五 估量纳税能力之方法129
第十六章 中央省与地方收入之分配152
一 分配系历史上情形之结果152
二 不列颠王国152
三 加拿大155
四 澳洲155
五 南非155
六 印度156
七 美国157
八 法国158
九 德国160
十 分配之一般原则161
第十七章 租税负担之分配162
一 直接税与间接税162
二 二十世纪之变化165
三 名词之定义166
四 公平分配说166
五 能力说167
六 最小牺牲168
七 比例税与正统派经济学家168
八 累进税——累进税之通行169
九 累进税与所得之性质171
十累进税之将来173
十一 重复课税174
十二 避免重复课税之四法175
十三 单税180
第十八章 租税之转嫁与归宿183
一 概说183
二 名词之定义184
三 古代学说186
四 亚丹斯密186
五 李嘉图187
六 李嘉图之后继者188
七 分散说或吸收说188
八 一般原则191
九 统计在研究归宿问题上之应用193
十 货品税之归宿194
十一 独占品税195
十二 输出入品税197
第十九章 课于收入各要素之租税之归宿199
一 地租税199
二 利息税204
三 利润税205
四 工资税207
第二十章 土地税213
一 土地税之一般特质213
二 罗马土地税214
三 大不列颠土地税215
四 各自治殖民地土地税218
五 印度土地税221
六 税率永定制226
七 税率暂定制227
八 印度土地税之将来236
九 美国土地税238
十 中国土地税240
十一 日本土地税241
十二结论243
第二十一章 所得税(沿单)243
一所得税之重要243
二 大不列颠246
三 五类所得税253
四 估计征收之方法258
五 英属各自治殖民地262
六印度264
七 美国267
八 日本269
九 法国271
第二十二章 所得税(一般原理)272
一 概说272
二 租税之范围272
三 递变275
四 差别276
五 减额279
六 课源法283
七 估税之根据286
八 避税288
九 巴累托定律与避税291
十 结论299
第二十三章 死税或遗产?300
一 直接税之第二大税?301
一般原理302
三 资本之课税304
四李格那诺氏的的遗产税计划306
五 联邦国之遗产税307
六 大不列颠309
七 自治殖民地317
八 印度321
九 英属殖民地327
十 美国329
十一 日本331
十二 法国331
十三 德国及其他诸国332
第二十四章 其他直接税与盈馀税334
一 人头税334
二 直接消费税338
三 盈馀税341
四 土地增价税343
五 公司税345
六 盈利税349
第二十五章 间接税(一般原理)355
一 间接税与直接税355
二 间接税之重要356
三 赞成间接税之理由359
四 间接税之累退性360
五 间接税之赋课361
六 结论362
第二十六章 关税362
一 一般经济的研究362
二 关税收入之重要366
三 关税之种类367
四 其他职务369
五 大不列颠370
六 自治殖民地与印度375
七 其他各国386
第二十七章 内国货品税390
一 国产税之重要390
二 大不列颠392
三 不列颠帝国之其他部分395
四 法国401
五 欧洲大陆各国403
六 中国403
七 日本404
八 入市税406
第二十八章 其他直接税与规费408
一 范围408
二 印花税与规费409
三 赌税411
四 娱乐税413
五 营业税与售额税415
第二十九章 租税之负担417
一 负担之观念417
二 租税之增加420
三 每人分担之租税421
四 直接税与间接税之分配423
五 租税占国民收入之百分数424
第三十章 非租税收入429
一 经常收入之补助430
二 国家系资本家432
三 官产——土地与森林433
四 国营工商业436
五 矿业437
六 国营工业437
七 灌溉业438
八 邮政电报与电话439
九 铁路442
第三十一章 各国地方法453
一 地方税之发达453
二 地方税源455
三 地方财政之行政机关461
第三十二章 地方税(续)——方法463
一 财产税或不动产税464
二 所得税附税469
三 工商职业税472
四 间接地方税——入市税473
五 公用事业税474
六 宅地价值税475
七 国库补助金476
第四篇 公债论481
第三十三章 公债之一般特质481
一 公债之重要481
二 公债之起源484
三 公债之特质486
四 公债之利弊487
五 公债之种类491
六 公债之发行494
第三十四章 公债之负担495
一 估计负担之方法495
二 一般研究501
第三十五章 公债史——大不列颠504
一 范围504
二 英国公债505
三 减债基金511
四 哈密尔敦的财政格言514
五 战时财政517
第三十六章 其他各国公债之沿革525
一 印度525
二 美国539
三 法国547
四 意国559
五 日本563
第三十七章 公债之偿还565
一 偿还565
二 借换567
三 赖债572
四 资本捐573
第五篇 财务行政论584
第三十八章 预算之编制584
一预算之范围584
二财政总长与预算587
三 概算书之编制588
四 会计年度590
五 预算之内容593
六 追加预算与追加概算594
七特别预算596
第三十九章 预算之议决596
一 战后宪法的变更596
二 各国议决预算之程序599
三 全部预算之年年议决608
四 两院之权限609
五 挪移612
六 否决与批准613
第四十章 预算之实行616
一 范围616
二 岁入之征收619
三 金库620
四 支出之方法621
五 帐簿621
六 监督621
七 审计624
第四十一章 战时之债务625
附录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