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丝绸史记 1949-2000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中国丝绸史记 1949-2000年
  • 王庄穆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750642734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957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975页
  • 主题词:丝绸工业-经济史-中国-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中国丝绸史记 1949-2000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5

二、“一五计划”、“二五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1

三、“三五计划”和“四五计划”时期17

四、“五五计划”和“六五计划”时期23

五、“七五计划”和“八五计划”时期32

六、“九五计划”时期42

第二篇 养蚕54

第一章 栽桑54

第一节 桑园54

第二节 桑树品种60

第三节 桑树培护66

第二章 制种69

第一节 桑蚕品种69

第二节 蚕种场86

第三节 蚕种繁育96

第四节 蚕种检验99

第五节 蚕种的经营管理110

第三章 育蚕113

第一节 蚕户113

第二节 养蚕技术120

第三节 采茧待售127

第四章 柞蚕、蓖麻蚕及其他蚕128

第一节 柞蚕128

第二节 蓖麻蚕130

第三节 其他蚕132

第五章 我国养蚕事业的发展趋势132

第一节 发扬长处,重创世界第一133

第二节 弥补不足,提高养蚕效益135

第三节 经验教训137

第一章 发展情况140

第三篇 收烘茧140

第一节 经营管理141

第二节 收购量与生产量154

第二章 收茧161

第一节 评茧方法161

第二节 鲜茧价格168

第三节 奖售政策194

第四节 鲜茧标准195

第三章 烘茧198

第一节 烘茧方法与机具198

第二节 专题测查201

第三节 烘折204

第四节 干茧标准205

第五节 干茧质量207

第四章 干茧贮运211

第一节 干茧运输212

第二节 干茧贮藏213

第五章 干茧供应与价格216

第一节 加工代缫关系216

第二节 购销关系217

第三节 市场交易220

第六章 柞蚕茧、蓖麻蚕茧及其他蚕茧224

第一节 柞蚕茧224

第二节 蓖麻蚕茧与其他蚕茧228

第七章 经验教训229

第四篇 缫丝238

第一章 发展情况238

第一节 经营管理239

第二节 生产设备253

第三节 产量260

第二章 品种、质量和价格264

第一节 品种264

第二节 生丝质量及其标准268

第三节 改变丝纤度单位的经历281

第四节 缫折288

第五节 桑蚕丝价格290

第三章 缫丝生产技术314

第一节 缫丝工艺设计合理化314

第二节 缫丝机械的技术进步314

第三节 为优化缫丝生产所做的贡献316

第四章 生丝包装贮运317

第一节 生丝包装318

第二节 生丝贮存319

第三节 生丝运输319

第五章 柞蚕丝322

第一节 产量322

第二节 生产设备324

第三节 柞蚕丝检验标准326

第四节 柞蚕丝价格327

第六章 经验教训329

第五篇 绢纺332

第一章 发展情况332

第一节 生产设备333

第二节 产量338

第二章 品种、质量与价格342

第一节 品种342

第二节 质量345

第三节 质量标准347

第四节 绢丝、丝价格350

第五节 夏茧制绢纺品出口354

第三章 科技进步356

第一节 绢纺工艺的技术进步356

第二节 绢纺机械的技术进步357

第四章 经验教训358

第六篇 织绸362

第一章 发展情况363

第一节 经营管理364

第二节 生产设备368

第三节 产量374

第二章 品种花色382

第一节 统一规格、定名及编号383

第二节 绸缎统一规格388

第三节 新品种、新花色389

第三章 质量、标准与价格395

第一节 丝织品质量395

第二节 丝织品质量标准403

第三节 丝织品价格411

第四章 生产技术424

第一节 丝织机械的技术进步425

第二节 丝织品使用范围扩大431

第三节 丝织安全操作432

第五章 丝织品的包装与贮运432

第一节 丝织品的包装433

第二节 丝织品的贮运434

第六章 经验教训436

第七篇 精练、染色与印花440

第一章 发展情况441

第一节 经营管理441

第二节 生产设备446

第三节 练染印绸的生产量450

第二章 品种花色457

第一节 新品种新花色不断增加457

第二节 发展保健用的新品种、新花色458

第三章 质量、标准与价格460

第一节 练染印绸质量460

第二节 练染印绸质量标准460

第三节 练染印绸价格461

第四章 生产技术462

第一节 练染印绸的科技进步462

第二节 扩大品种范围和用途465

第三节 在“绿色丝绸之路”上迈进466

第五章 经验教训467

第八篇 丝绸工业经营管理471

第一章 丝绸工业产值、企业和用工状况472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473

第二节 “一五计划”至国民经济调整时期474

第三节 “三五计划”至“四五计划”时期475

第四节 “五五计划”至“七五计划”时期477

第五节 “八五计划”至“九五计划”时期478

第二章 丝绸工业劳动工资状况484

第一节 职工人数和工资484

第二节 用工、劳动组织和制度500

第三节 职工工资和福利509

第四节 职工劳动保险528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四五计划”时期532

第三章 丝绸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532

第二节 “五五计划”至“七五计划”时期533

第三节 “八五计划”至“九五计划”时期536

第四章 丝绸工业在前进539

第九篇 服饰549

第一章 发展情况551

第一节 经营管理551

第二节 服饰面料556

第三节 产量558

第二章 品种款式560

第一节 来样生产561

第二节 时装生产562

第三章 生产技术563

第一节 工艺流程563

第二节 生产设备565

第四章 质量标准567

第一节 服饰质量567

第二节 检验标准570

第五章 保管与养护573

第一节 妥善保管573

第二节 科学养护574

第六章 经验教训574

第十篇 副产品577

第一章 桑树的综合利用578

第一节 桑皮578

第二节 桑枝579

第三节 桑芽、桑根580

第四节 桑叶580

第五节 桑葚581

第二章 蚕副产品的利用582

第一节 蚕沙582

第二节 蚕蛹583

第三节 蚕蛾585

第四节 僵蚕587

第三章 废茧、废丝等的综合利用588

第一节 药用品588

第二节 食用品589

第三节 化妆用品589

第四节 纸张用品590

第五节 废水丝胶的综合利用591

第十一篇 内贸593

第一章 发展情况593

第一节 经营管理594

第二节 零售店597

第三节 销售量598

第二章 品种花色603

第一节 按需发展604

第二节 外销转内销605

第三章 内销价格606

第一节 以外补内607

第二节 漫天讨价611

第一章 发展情况612

第十二篇 外贸612

第一节 经营管理613

第二节 出口收汇633

第二章 出口品类与地区644

第一节 出口品类645

第二节 出口地区653

第三章 各省市自治区出口丝绸发展状况683

第一节 产地调拨口岸出口时期683

第二节 产地自行出口时期684

第四章 出口价格689

第一节 作价原则689

第二节 出口价格变动情况692

第三节 丝绸出口的换汇成本700

第四节 丝绸是高价值出口商品705

第一节 人造纤维进口情况707

第五章 进口情况707

第二节 茧丝绸进口情况711

第六章 宣传推广713

第一节 拨专用宣传费加强丝绸宣传714

第二节 运用其他力量加强丝绸宣传716

第七章 经验教训717

第一节 主要经验718

第一节 较大教训720

第十三篇 科教724

第一章 教育725

第一节 高等丝绸教育725

第二节 中等丝绸教育737

第三节 丝绸职工教育738

第四节 与丝绸相关的院校740

第二章 科技745

第一节 栽桑养蚕科技745

第二节 丝绸生产科技751

第三节 丝绸内外贸易科研755

第三章 书刊757

第一节 图书757

第二节 刊物785

第十四篇 丝绸文化788

第一章 丝绸诗词789

第二章 丝绸文物802

第一节 丝绸文物发掘802

第二节 丝绸文物研究810

第三节 丝绸文物藏展816

第十五篇 丝绸社团与信息机构821

第一章 丝绸社会团体821

第一节 中国蚕学会822

第二节 中国丝绸协会824

第三节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丝绸专业委员会827

第四节 中国流行色协会829

第五节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832

第六节 省市自治区的学会与协会833

第二章 丝绸信息机构834

第一节 中国蚕业信息网834

第二节 全国丝绸信息中心835

第三节 全国服装科技信息中心836

第四节 省市自治区和各专业的信息机构837

第十六篇 结论838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是我国丝绸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838

二、认真贯彻发展丝绸的工作纲领,是振兴祖国丝绸的重大举措841

三、为实施工作纲领而必须采取恰当的战略战术844

四、加强组织领导,重建中国丝绸集团公司852

附录853

附录一 丝绸大事记853

附录二 1949~2000年中国茧丝绸历年产量和丝绸出口历年收汇947

后记9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