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政普法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财政普法读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4349247.jpg)
- 全国财政普法办公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2761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法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政普法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法律基础知识3
第一章 法的一般原理3
第一节 法的概念3
一、法的定义与特征3
二、法的要素5
第二节 法律体系与法的效力7
一、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7
二、法的表现形式与法的分类9
三、法的效力13
第三节 法律关系15
一、法律关系概述15
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7
三、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19
第四节 法的作用20
一、法的规范作用21
二、法的社会作用21
三、正确认识法的作用22
第二章 法的实施与监督25
第一节 法的实施25
一、法的遵守25
二、法的执行27
三、法的适用29
第二节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29
一、法律责任30
二、法律制裁31
一、法律监督概述32
第三节 法律监督32
二、国家机关的监督35
三、社会监督37
第三章 依法治国与法治国家40
第一节 依法治国原理40
一、法治与依法治国的涵义40
二、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42
三、依法治国的原则43
四、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依法理财44
第二节 法治国家45
一、法治国家概述45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6
二、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46
第三节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48
一、民主法制战略思想48
二、民主法制关系思想50
三、依法治国思想51
四、法制建设思想53
第二篇 宪法知识59
第四章 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经济制度59
第一节 国家政治制度59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59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1
三、国家机构62
二、分配制度64
第二节 国家经济制度64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6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5
第五章 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制度66
第一节 基本权利66
一、政治权利66
二、人身权利67
三、社会经济权利68
第二节 基本义务68
一、普遍性原则70
二、平等性原则70
第一节 选举制度的原则70
第六章 国家选举制度70
三、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71
四、无记名投票原则71
第二节 选举程序72
第三节 罢免制度73
第七章 国家立法制度74
第一节 立法原则75
一、遵循宪法原则75
二、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原则75
三、体现人民意志原则76
四、从实际出发的原则76
五、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原则77
一、法律制定程序78
第二节 立法程序制度78
二、行政法规制定程序80
三、部门规章制定程序81
第三节 适用、裁决与备案制度83
一、适用规则84
二、裁决机制84
三、备案审查85
第八章 民族区城自治制度86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及优越性86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86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主要内容87
一、立法和执法方面的内容87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87
二、财政经济管理方面的内容88
三、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管理方面88
第三篇 财政法律知识93
第九章 预算法律制度93
第一节 预算基本法律规定93
一、预算管理基本制度94
二、预算管理职权96
三、预算编制与审批99
四、预算执行与调整104
五、决算108
六、预决算监督110
七、预算法律责任111
一、国库管理体制和库款支配权112
第二节 国家金库法律规定112
二、国库机构设置与职权113
三、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后的预算收入的收缴和支出的拨付115
四、中国人民银行国库会计核算119
五、财政国库账户体系123
第三节 国债法律规定124
一、国家内债法律规定124
二、国家外债法律规定128
第四节 政府采购法律规定130
一、政府采购概述130
二、政府采购主体132
三、政府采购方式133
四、政府采购招投标程序135
五、政府采购监督140
六、政府采购法律责任142
第五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法律规定143
一、预算外资金管理范围与管理体制143
二、收费与基金的审批145
三、预算外资金的财政专户管理146
四、预算外资金的收支计划管理147
五、预算外资金的支出管理148
六、监督和处罚149
第十章 税收法律制度152
第一节 流转税法律规定153
一、增值税153
二、消费税160
三、营业税164
四、关税169
第二节 所得税法律规定173
一、内资企业所得税173
二、外资企业所得税179
三、个人所得税181
第三节 其他税法律规定184
一、资源税184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186
三、契税187
四、房产税188
五、印花税189
六、耕地占用税191
七、车辆购置税192
第四节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规定193
一、概述193
二、税务管理196
三、税款征收201
四、税务检查与法律责任207
第十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214
第一节 会计核算215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215
二、会计核算的内容215
四、记账本位币218
五、会计凭证218
三、会计年度218
六、会计账簿的登记220
七、账目核对220
八、会计核算方法221
九、或有事项的披露221
十、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221
十一、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223
第二节 会计监督223
一、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224
二、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225
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226
二、总会计师的设置228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228
第三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228
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及后续教育229
四、对会计人员的法律保护230
五、会计人员工作交接231
第四节 会计档案管理231
一、会计档案的范围231
二、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232
三、会计档案的移交和调阅232
四、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233
五、会计档案的销毁233
第五节 法律责任234
一、各种违法会计行为的法律责任234
三、执法人员的法律责任236
二、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236
第十二章 注册会计师法律制度237
第一节 考试和注册237
一、注册会计师考试238
二、注册会计师注册239
第二节 业务范围和执业规则241
一、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241
二、注册会计师执业规则243
第三节 会计师事务所245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245
二、设立会计师事务所的条件246
四、设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批247
三、设立会计师事务所的申请247
五、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禁止性规定248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协会249
第五节 法律责任250
一、注册会计师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50
二、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承担的责任250
三、其他单位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51
第十三章 财务管理法律制度252
第一节 企业财务法律规定252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253
二、企业资金的筹集254
三、企业的资产254
五、成本费用256
四、对外投资256
六、营业收入、利润及其分配257
七、企业清算258
八、财务会计报告和财务考核与评价258
第二节 行政单位财务法律规定260
一、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261
二、单位预算管理262
三、收入、支出和结余的管理265
四、资产、应缴款项和暂存款项管理266
五、行政单位划转撤并的财务处理267
六、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268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270
第三节 事业单位财务法律规定270
七、财务监督270
二、单位预算管理272
三、收入、支出和结余的管理274
四、资产、负债及专用基金管理275
五、事业单位清算277
六、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278
第四节 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法律规定280
一、基金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调整280
二、基金筹集281
三、基金支付282
四、基金结余管理285
六、基金决算与监督检查286
五、财政专户286
第十四章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289
第一节 产权登记289
一、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概念289
二、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290
第二节 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调处293
一、国有资产产权界定293
二、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方法295
三、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301
第三节 国有股权管理303
一、国有股权管理的概念303
二、国有股权管理应遵循的原则304
三、国有股权管理的基本内容305
第四节 资产评估306
一、资产评估的概念306
二、资产评估方法307
第四篇 相关法律知识313
第十五章 行政法律制度313
第一节 行政法基础知识313
一、行政法的概念313
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314
三、行政主体315
四、行政行为317
第二节 行政处罚法律制度318
一、行政处罚概念318
二、行政处罚的原则319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320
四、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323
五、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324
六、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327
七、行政处罚的执行332
第三节 行政复议法律制度334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334
二、行政复议的原则335
三、行政复议范围336
四、行政复议主体338
五、行政复议申请339
六、行政复议参加人340
七、行政复议程序343
八、法律责任347
第四节 行政诉讼法律制度348
一、行政诉讼概述349
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351
三、行政诉讼参加人353
四、行政诉讼证据356
五、行政诉讼审理程序357
六、行政诉讼审判依据和判决360
七、行政诉讼执行程序362
第五节 国家赔偿法律制度362
二、国家赔偿范围363
一、国家赔偿概念和责任原则363
三、国家赔偿请求人和国家赔偿义务机关365
四、行政赔偿程序367
五、刑事赔偿程序369
六、国家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371
七、国家赔偿费用管理372
第六节 行政监察法律制度374
一、行政监察的概念和原则374
二、监察机关的职责与权限376
三、行政监察程序379
四、法律责任381
一、公务员概念和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382
第七节 公务员法律制度382
二、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383
三、公务员的职位分类384
四、公务员的录用、考核与奖惩385
五、公务员的职务升降与职务任免388
六、公务员的培训、交流与回避389
七、公务员的工资、保险与福利391
八、公务员的辞职、辞退与退休391
九、公务员的申诉与控告392
十、公务员的管理监督393
第十六章 金融法律制度394
第一节 中央银行法律规定394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职责和组织机构395
二、人民币和货币政策396
三、金融监督管理398
四、财务会计399
五、法律责任400
第二节 商业银行法律规定401
一、商业银行的设立、组织机构和业务范围402
二、存款、贷款及其他业务404
三、财务会计406
四、监督管理406
五、法律责任406
第三节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规定408
一、公司设立与业务范围409
二、公司的经营和管理410
三、监督和法律责任412
第十七章 审计法律制度413
第一节 审计机关及其职责权限413
一、审计机关413
二、审计机关的职责414
三、审计机关权限415
第二节 审计程序416
第三节 法律责任417
一、违反审计法的法律责任417
二、违反财经法规的法律责任418
第十八章 企业法律制度419
第一节 公司法律规定420
一、有限责任公司420
二、股份有限公司422
三、公司债券427
四、公司的财务、会计428
第二节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规定429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429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429
三、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义务与责任430
第三节 合伙企业法律规定430
一、合伙企业的概念430
二、适用范围431
三、企业的设立431
四、合伙企业财产431
六、合伙企业的入伙、退伙433
五、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433
七、合伙企业解散、清算434
第四节 外商投资企业法律规定436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436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439
三、外资企业法441
第十九章 民法基本知识445
第一节 民法概述445
一、民法的基本原则445
二、民事法律关系448
三、民事法律关系主体452
四、物454
五、民事法律行为456
六、代理459
七、诉讼时效461
第二节 物权462
一、物权的概念462
二、财产所有权463
三、财产共有465
四、相邻关系466
五、其他物权466
第三节 债与合同467
一、债的一般原理467
二、合同的种类和法律效力469
三、合同的订立470
四、合同的担保471
五、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472
第四节 民事责任474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474
二、民事责任的分类474
三、一般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475
四、民事责任的免除476
五、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477
六、民事责任的形式477
第二十章 刑法基本知识479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479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479
二、刑法的效力范围481
一、犯罪与刑事责任483
第二节 犯罪与刑罚483
二、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486
三、共同犯罪487
四、单位犯罪488
五、刑罚的概念和种类488
六、刑罚的具体运用491
七、时效494
第三节 若干罪刑释例494
一、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495
二、偷税、抗税罪495
三、骗取出口退税罪497
五、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498
四、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498
六、挪用资金罪499
七、私分国有资产罪499
八、受贿罪500
九、滥用职权罪501
十、玩忽职守罪501
十一、泄露国家机密罪501
附篇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简介505
一、WTO法律体系框架和基本原则505
二、WTO协定的主要内容511
三、多边货物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514
四、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523
五、关于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的主要内容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