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脉诊入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脉诊入门
  • 杨志忠,陈一鸣主编 著
  • 出版社: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363425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162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78页
  • 主题词:脉诊-图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脉诊入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脉学的起源1

一、脉诊的起源与发展1

(二)言脉者由扁鹊2

(三)脉学的基础——《内经》3

(四)《难经》的脉法5

(五)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7

(六)张仲景的脉法10

(七)李时珍的《濒湖脉学》12

(八)近代脉学13

二、脉象形成的原理和脉诊的临床意义15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15

(二)脉诊的临床意义18

三、脉诊的方法与部位21

(一)遍诊法21

(三)寸口诊法22

(二)三部诊法22

四、脉诊的注意事项29

(一)时间29

(二)体位30

(三)布指32

(四)举按法33

(五)平息35

(六)五十动36

五、正常脉象37

(一)胃38

(二)神39

(三)根40

(四)平脉鉴别41

(五)四季气候42

(八)年龄43

(六)地理环境43

(七)性别43

(九)体格44

(十)情志44

(十一)劳逸45

(十二)饮食45

六、脉名的分类与脉象的归类46

(一)脉名的分类46

(二)脉象的归类47

1.阴阳归类法49

2.现代归类法49

3.七怪脉归类法49

(三)各家脉象归类比较50

七、病脉与主病51

1.浮脉52

2.沉脉53

3.迟脉54

4.数脉55

5.虚脉56

6.实脉57

7.滑脉58

8.涩脉59

9.洪脉60

10.细脉61

11.微脉62

12.散脉63

13.濡脉64

14.弦脉65

15.芤脉66

16.紧脉67

17.缓脉68

18.代脉69

19.结脉70

20.促脉71

21.伏脉72

22.动脉73

23.革脉74

24.牢脉75

25.弱脉76

26.长脉77

27.短脉78

28.疾脉79

附:二十八种常见脉象分类比较表80

八、相兼脉与主病83

(二)沉脉与伏、牢脉85

(一)浮脉与虚、芤、散脉85

九、相对脉的鉴别85

(三)迟脉与缓脉86

(四)数脉与滑、疾脉86

(五)实脉与洪脉86

(六)细脉与微、弱、濡脉86

(七)芤脉与革脉87

(八)弦脉与长、紧脉87

(九)短脉与动脉87

(十)结、代、促脉87

十、对举脉89

(一)浮脉与沉脉89

(二)迟脉与数脉89

(三)虚脉与实脉89

(四)滑脉与涩脉89

(七)紧脉与缓脉90

(六)长脉与短脉90

(五)洪脉与细脉90

十一、怪脉91

(一)七绝脉的形态及临床意义91

(二)十怪脉与现代医学94

十二、诊妇人脉101

十三、诊小儿脉105

十四、脉症顺逆与从舍107

十五、脉诊与辨证110

(一)脉诊与八纲辨证111

(二)脉诊与脏腑辨证114

(三)脉诊与六经辨证118

(四)脉诊与卫气营血辨证120

(五)脉诊与三焦辨证121

(一)浮脉123

十六、常见脉象与现代医学123

(二)沉脉125

(三)迟脉126

(四)数脉127

(五)洪脉129

(六)微脉131

(七)细脉132

(八)滑脉134

(九)涩脉136

(十)弦脉137

(十一)芤脉139

(十二)结脉141

(十三)促脉144

(十四)代脉145

十七、李时珍《濒湖脉学》二十七脉诗 (伏状诗、相类诗、主病诗)147

主要参考文献1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