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统计工作实务全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编统计工作实务全书](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4340588.jpg)
- 王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 ISBN:750373381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961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9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统计工作实务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统计设计3
第一节 统计设计概述3
一、统计设计的内容3
二、统计设计在整个统计活动程序中的位置6
三、统计设计的原则6
第二节 统计指标的设计8
一、统计指标的构成及特点8
二、统计指标的类别8
三、统计指标的设计10
四、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设计11
第三节 实验设计11
一、实验在统计研究中的作用11
二、实验设计的原则12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15
第一节 统计资料的类别和来源15
一、初级资料和次级资料15
二、初级资料的来源和调查途径15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式的类别16
一、统计调查方式的类别16
二、统计调查方法的类别17
三、专门调查方式17
四、我国的统计报表制度19
五、统计调查方案20
第三章 统计制图22
第一节 统计图的种类22
一、按照统计图的应用场合不同分类22
二、按图标的目的不同分类23
三、按图示的形式和方法不同分类23
第二节 统计图的构成和设计23
一、统计图的构成23
二、统计图的设计25
第三节 制图技术的综合运用29
一、统计图的结合运用29
二、活动统计图39
三、计算机绘图43
第四章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57
第一节 抽样调查57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57
二、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57
三、抽样调查的作用58
四、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59
第二节 动态数列81
一、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要求81
二、动态数列的种类82
三、动态数列分析的内容84
四、动态数列的水平分析84
五、动态数列的速度分析90
六、动态数列的因素分析94
第三节 指数分析102
一、指数的一般概述102
二、指数的种类102
三、综合指数104
四、平均数指数111
五、平均指标指数113
六、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116
七、指数数列122
第四节 置信区间126
一、演绎法和归纳法简介126
二、总体均值μ的置信区间127
三、两个总体均值之差(μ1-μ2)的置信区间133
四、总体比例π的置信区间137
五、单侧置信区间139
第五节 假设检验140
一、假设检验的有关概念140
二、单一样本的假设检验151
三、双样本假设检验162
四、利用置信区间进行假设检验168
五、经典的假设检验170
第六节 回归与相关分析175
一、回归分析的基本问题175
二、简单直线回归分析177
三、简单线性回归的相关性检验185
第七节 方差分析194
第八节 贝叶斯估计简介200
一、解决经典的二难推断问题200
二、其他情况下的贝叶斯估计202
三、几点说明205
四、贝叶斯置信区间206
第五章 实用多元统计分析207
第一节 多元线性回归关系的描述和推断207
一、多元回归模型及其假定条件207
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207
三、估计标准误差210
四、关于因变量的估计和推算211
五、关于总体回归系数的推断212
第二节 多重相关分析214
一、相关系数矩阵214
二、多重可决系数和相关系数216
三、偏可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217
第三节 多元回归分析中的F检验220
一、多元回归模型的总检验220
二、多元回归模型的偏检验221
第四节 关于多元回归模型假定条件的讨论223
一、独立性与自相关223
二、共方差与异方差224
三、正态性与非正态性225
四、多元共线性225
五、残值分析226
第五节 多元回归和多重相关分析的综合运用227
一、回归模型的建立227
二、非线性回归分析和变量转换228
三、逐步回归法229
四、防止回归和相关分析的误用235
第六节 聚类分析235
一、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235
二、聚类方法243
第七节 主成份分析255
一、总体主成份255
二、样本主成份259
第六章 风险统计265
第一节 基本概念265
一、符号265
二、余额过程265
三、连续时间内的破产概率266
四、间断时间内破产的概率267
第二节 泊松分布和复合泊松分布268
一、泊松过程268
二、复合泊松分布271
三、结论272
第三节 调节系数和兰德伯格不等式273
一、兰德伯格不等式273
二、调节系数275
三、兰德伯格不等式的证明278
第四节 变化的参数值对有限和无限时间破产概率的影响280
一、当F(x)服从指数分布时,Ψ(U)的一个公式280
二、有限时间里的破产概率280
三、Ψ(U,t)作为t的函数281
四、作为初始余额的函数的破产概率281
五、作为保费附加系数的函数的破产概率282
六、作为泊松参数的函数的破产概率283
第五节 再保险与破产286
一、再保险286
二、比例再保险下使调节系数最大化287
三、超赔再保险下使调节系数最大化290
第一章 商务统计实务295
第一节 商务决策统计的概念和分类295
一、决策统计的概念295
二、决策统计的条件295
三、决策统计的分类296
第二节 先验概率决策统计方法297
一、决策表法297
二、决策表的矩阵计算法298
三、边际分析决策法299
四、服从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决策法301
第三节 决策树法302
一、决策树的概念302
二、决策树的单阶段决策303
三、决策树的多阶段决策303
第四节 贝叶斯决策法307
第二章 对外贸易业务统计实务311
第一节 海关统计311
一、海关统计的时间和地点311
二、海关统计工作程序312
三、海关统计中的数量统计和价值统计313
四、海关统计中的商品分类和国别分类316
第二节 对外贸易统计317
一、对外贸易统计的性质317
二、对外贸易业务统计的范围317
三、对外贸易业务统计指标体系318
四、海关进出口统计与对外贸易业务统计的区别319
第三节 国际收支统计320
一、经常帐户(Current Account)321
二、资本帐户(Capital Account)322
三、金融帐户(Financial Account)322
第四节 外资、外援及国际储备统计323
第五节 外债统计326
第六节 新技术引进和成套设备进口统计328
一、新技术引进的概念328
二、新技术引进的内容329
三、新技术引进和成套设备进口统计方法329
第七节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统计330
一、对外承包、劳务合作的意义与统计内容330
二、对外承包工程统计330
三、劳务合作统计331
四、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经济效益统计331
五、劳动合作经济效益指标332
第八节 对外货物运输统计332
一、对外货物运输的统计内容332
二、对外运输工具数量与能力统计332
三、运输量与货运收入统计334
第九节 对外货物保险统计334
一、对外货物保险的概念及类别334
二、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统计335
三、赔付统计336
四、对外货物保险业务统计分析指标337
第十节 国际经济统计分析338
一、国际收支综合统计分析338
二、进出口贸易统计分析342
三、国际资本流动统计分析346
四、国际比较统计分析350
五、国际竞争力统计分析354
第十一节 外贸企业经营活动统计分析356
一、商品购、销、存分析356
二、商品流转速度分析363
三、劳动效率分析364
四、经济利润分析369
第十二节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统计报表制度与国家新统计报表制度372
一、国家新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情况372
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统计报表制度在新的国家统计报表制度中的地位376
第十三节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企业报表379
一、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企业基本情况379
二、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库存380
三、餐饮企业商品销售情况381
四、企业财务状况381
五、企业劳动情况382
六、企业原材料、能源消费与库存382
七、企业附营业务活动情况383
第十四节 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综合报表385
一、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商品流转统计385
二、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机构、网点、人员统计387
三、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财务状况387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389
五、主要消费品生产、消费平衡表389
第三章 金融统计分析390
第一节 金融活动与金融统计分析390
一、货币、信用、金融390
二、金融体系390
三、金融统计分析391
第二节 金融统计分析基础392
一、金融统计指标和金融账户392
二、我国金融统计体系的内容393
第三节 金融统计分析方法395
一、经济分析分法395
二、经济统计分析方法396
三、数量经济分析方法397
四、金融统计分析的工作方法397
第四节 资金流量统计与分析398
一、资金流量核算的定义及范围398
二、资金流量核算体系的结构400
三、资金流量核算的特点402
四、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要求403
五、资金流量核算的分类405
六、资金流量分析409
第四章 保险业务统计实务415
第一节 保险统计概述415
一、保险统计的概念415
二、保险统计的职能415
第二节 财产保险业务统计417
一、财产保险统计417
二、统计原始记录418
三、统计台账422
四、统计报表424
第三节 人寿保险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报表460
一、人寿保险统计指标460
二、人寿保险的主要指标及计算方法463
三、人寿保险统计指标体系465
四、原始记录与统计台账468
五、人寿保险业务统计报表469
第四节 再保险业务统计实务488
一、分出分保业务的统计与分析488
二、分入业务的统计与分析491
三、法定分保499
四、监管报表500
第五章 社会统计实务506
第一节 人口统计506
一、人口数量统计506
二、人口构成统计507
三、人口变动统计及人口平衡表512
四、人口预测517
第二节 婚姻、家庭与计划生育统计518
一、婚姻统计518
二、家庭统计525
三、计划生育统计528
四、婚姻、家庭与计划生育统计的分析方法537
第三节 社会劳动力资源统计541
一、社会劳动力资源量统计542
二、社会劳动力资源分配统计546
三、社会劳动力资源利用统计555
第四节 居民生活统计563
一、居民收入水平统计563
二、农民收入及收入水平统计564
第五节 居民消费水平统计566
一、居民消费结构统计570
二、生活服务统计573
第六节 教育统计578
一、教育发展规模统计578
二、教育发展水平统计583
三、教育经济效益统计587
第七节 文化统计590
一、机构人员统计590
二、业务活动统计593
三、文化事业经费收支及基本建设统计603
第六章 工业企业统计实务606
第一节 工业产品统计606
一、工业产品实物量与劳动量统计606
二、工业总产值与工业增加值统计609
三、工业产品品种统计621
四、工业产品质量统计624
第二节 工业企业销售统计630
一、产品销售数量统计630
二、产品销售情况统计分析632
第三节 工业企业劳动工资统计637
一、职工人数统计637
二、劳动时间统计642
三、劳动生产率统计648
四、工资统计655
第四节 工业企业设备统计660
一、工业生产设备数量统计660
二、工业生产设备利用情况统计663
三、工业动力设备统计666
四、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统计668
第五节 工业企业原材料及能源统计671
一、工业原材料收支存统计671
二、工业原材料消耗统计677
三、能源统计684
第六节 工业企业财务统计689
一、资产和权益统计689
二、工业产品成本统计694
三、利税统计697
第七节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统计701
一、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701
二、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702
附录一 1978~1998年财政和金融保险业统计709
附录二 1978~1998年对外经济贸易统计727
附录三 1978~1998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统计737
附录四 人民生活统计748
第一章 总论761
第一节 统计数据与统计信息761
一、统计数据与统计信息的概述761
二、统计信息处理762
第二节 统计信息系统764
一、统计信息系统764
二、市场经济中的统计信息系统765
第三节 统计操作技术的发展及对统计工作的影响767
一、操作技术的发展768
二、计算机在系统中应用的意义768
三、手工统计与电算化统计比较769
第二章 SPSS/PC+统计软件的使用说明772
第一节 SPSS/PC+的安装772
一、安装SPSS/PC+772
二、AUTOEXEC.BAT批处理文件中的几个批命令及其设置772
三、CONFIG.SYS文件必须含有的参数773
四、启动SPSS/PC+773
第二节 SPSS/PC+命令概述773
一、语法规则773
二、文件775
三、变量777
四、数据转换表达式778
第三节 SPSS/PC+命令总表及说明781
一、AGGREGATE(文件合并)781
二、ANOVA(多因子方差分析)781
三、BEGIN DATA-END DATA(数据嵌入)783
四、注释行784
五、COMPUTE(创建新变量)784
六、CORRELATION(线性相关)784
七、COUNT(不同变量中相同数值的个数)785
八、CROSSTABS(交互表)786
九、DATA LIST:Fixed Format(固定格式的数据定义)787
十、DATA LIST:Freefield Format(自由格式的数据定义)789
十一、DATA LIST:Matrix Materials(读矩阵的数据)790
十二、DESCRIPTIVES(单变量描述性统计量)790
十三、DISPLAY(变量表的显示)791
十四、EXECUTE(在SPSS系统中临时执行DOS命令)791
十五、EXPORT(存贮可移动文件)792
十六、FINISH(退出SPSS系统)792
十七、FORMATS(定义输出格式)792
十八、FREQUENCIES(计频数)792
十九、GET(调用由SAVE存贮的系统文件)794
二十、HELP(在SPSS作业中的求助信息)795
二十一、IF(条件变换)795
二十二、IMPORT(调入)由EXPORT存贮的可移动文件795
二十三、INCLUDE(调用外部命令文件)795
二十四、JOIN(合并系统文件)796
二十五、LIST(列出变量的值)797
二十六、MEANS(子总体均值相等的检验)797
二十七、MISSING VALUE(缺失值定义)798
二十八、N(选择前N个个案)798
二十九、NPAR TESTS(非参数检验)798
三十、ONEAY(单因子方差分析)802
三十一、PLOT(绘图)804
三十二、PROCESS IF(临时性选择个案)805
三十三、PECODE(数据重新编组)805
三十四、REGRESSION(多元回归分析)806
三十五、REGRESSION:MatrixMaterials(读矩阵资料就回归分析)809
三十六、REGRESSION:Residuals(残差分析)810
三十七、REPORT(产生报告)812
三十八、REVIEW(SPSS系统的全屏幕编辑)813
三十九、SAMPLE(随机选取个案)814
四十、SAVE(存贮供GET命令调用的SPSS系统文件)814
四十一、SELECT IF(永久性选择个案)814
四十二、SET(设置SPSS系统及图形符号)814
四十三、SHOW(显示SPSS系统设置)815
四十四、SORT CASES(对个案排序)815
四十五、SPSS MANAGER(移出/选入SPSS程序模块)815
四十六、SUBTITLE(副标题)816
四十七、TITLE(主标题)816
四十八、T——TEST(T检验)816
四十九、VALUELABELS(数值标签)817
五十、VARIABLES LABELS(变量标签)817
五十一、WEIGHT(变量值的加权)817
五十二、WRITE(写个案于结果文件)817
五十三、CLUSTER(聚类)818
五十四、FACTOR(因子分析)819
第三章 LISREL的使用说明824
一、使用LISREL 7前的准备工作824
二、LISREL方法826
三、LISREL 7的运行命令833
四、LISREL 7应用实例851
第一章 统计案例861
案例一 1990年秋亚运会广播电视宣传效果及日常视听行为北京市小学生的抽样调查861
一、样本含量的确定861
二、第一级抽样861
案例二 1991年浙江省城乡广播电视听众观众的调查867
案例三 对1990年秋亚运会所持态度的调查868
案例四 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职业对人口死亡率影响的统计873
一、基本情况介绍873
二、问题解答873
三、本案的启示880
案例五 财政收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统计应用882
一、案例简介882
二、案例数据的描述882
三、案例所涉及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883
四、本案例的解析过程及参照结果884
五、需要讨论的问题893
六、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局限性894
案例六 “深发展”和“四川长虹”两只股票的统计分析895
一、案例简介895
二、数据文件说明895
三、本案例涉及的主要统计理论和方法的说明896
四、分析结果896
第一章 统计法概述911
第一节 统计法概念及作用911
一、统计法的概念911
二、统计法的作用912
第二节 我国统计法的基本原则913
一、统计的独立性原则913
二、统计的统一性原则914
三、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原则914
第三节 我国统计法的基本形式914
一、统计法律914
二、行政统计法规915
三、地方统计法规915
四、统计规章915
第二章 统计基本任务和统计体制的法律规定916
第一节 统计基本任务916
一、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916
二、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916
三、实行统计监督916
第二节 统计管理体制917
一、统计体制概述917
二、我国的统计体制918
第三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法律规定919
第一节 统计机构919
一、统计机构的设置919
二、统计机构之间的关系919
三、统计机构的职责921
第二节 统计人员921
一、统计人员概述921
二、统计人员的素质要求922
三、统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923
四、统计人员的录用和调动924
五、统计人员的培训和奖惩925
第三节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职权926
一、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926
二、独立行使统计职权926
第四章 统计调查和统计制度的法律规定928
第一节 统计调查928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928
二、统计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的权利和义务。928
三、统计调查的管理929
四、统计调查的法定程序929
五、重大统计调查的法律规定930
六、统计调查计划制定和审批的原则931
七、合法统计调查与非法统计调查931
八、统计调查方法931
第二节 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933
一、统计制度933
二、统计标准933
第五章 统计资料管理与公布的法律规定935
第一节 统计资料管理935
一、统计资料概念935
二、统计资料管理法律规定的必要性935
三、统计资料的统一管理936
第二节 统计资料公布936
一、定期公布统计资料的制度936
二、公布统计资料的法定程序937
三、积极开展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938
第三节 统计资料的保密管理938
一、统计资料保密管理的概念938
二、统计资料中国家秘密的级划分938
三、统计资料管理应遵循的保密规定939
第六章 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的法律规定940
第一节 统计违法行为940
一、统计违法行为及构成要件940
二、统计违法行为的具体形式941
第二节 统计法律责任942
一、统计法律责任及其特点942
二、统计法律责任的形式943
第三节 统计执法检查944
一、统计执法检查概述944
二、统计检查机构和统计检查员945
三、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946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948
第一章 总则948
第二章 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制度949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950
第四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950
第五章 法律责任952
第六章 附则95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954
第一章 总则954
第二章 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制度955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956
第四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957
第五章 奖励和惩罚960
第六章 附则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