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 国际水协废水生物处理设计与运行数学模型课题组著;张亚雷,李咏梅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82373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29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活性污泥1号模型[1]3

1.1 总论3

目 录3

1.2模型提出的方法4

1.2.1格式和符号4

1.2.2质量守衡的使用5

1.2.3连续性检查6

1.3结合碳氧化、硝化和反硝化的模型6

1.3.1模型概念7

1.3.2数学模型的组分9

1.3.3模型中的反应过程12

1.4.1废水特性和化学计量系数的估计15

1.4废水特性和参数值的估计15

1.4.2动力学参数的估计18

1.5典型参数范围、默认值和环境因素的影响22

1.5.1典型参数值22

1.5.2默认值24

1.5.3环境因素的影响25

1.6假设、限定和局限26

1.6.1与模型有关的假设和限定26

1.6.2模型使用的局限26

1.7活性污泥模型的使用27

1.7.1复杂流程的模拟27

1.7.3考虑不同的负荷条件29

1.7.2初始条件的定义29

1.7.4数值积分过程中支配步宽的因素30

1.7.5简化的积分路线31

1…7.6可行的程序结构31

1.7.7单个CSTR的稳态解32

1.7.8辐出示例36

1.8结论37

参考文献39

第二篇 活性污泥2号模型[2]43

2.1 总论43

2.1.1背景43

2.1.2概念性方法43

2.1.5声明44

2.2关于活性污泥2号模型44

2.1.3 限制44

2.1.4符号和定义44

2.2.1模型中的组分45

2.2.2引入ASM2的基础47

2.2.3生物过程、化学计量学和动力学49

2.2.4磷酸盐的化学沉淀54

2.3活性污泥2号模型中典型的污水性质、动力学和化学计量常数56

2.4活性污泥工艺中污水的水质特性62

2.4.1污水组成的变化62

2.4.2污水的水质特性63

2.4.3模型组分的常规分析67

2.4.4在污水水质特性描述中的溶解性分析工具69

2.4.5没有标准分析方法的模型组分70

2.4.6疑难组分测定/估计的现状70

2.5活性污泥2号模型的验证72

2.5.1验证水平74

2.5.2用非动态数据进行验证(水平1)75

2.5.3用动态数据验证(水平2)76

2.5.4与温度有关的验证77

2.6模型限制77

2.6.1 关于聚磷菌(PAOs)的假设78

2.6.2与模型结构有关的限制79

2.6.4需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80

2.6.3有效拟合的约束条件80

2.7结论81

第三篇 活性污泥2D号模型[3]85

3.1概述85

3.2概念性方法85

3.3关于活性污泥2D号模型86

3.3.1模型中的组分86

3.3.2引入ASM2的基础89

3.3.3生物过程、化学计量学和动力学91

3.3.4磷酸盐的化学沉淀96

3.4典型的污水性质、动力学和化学计量学常数99

3.5模型限制105

3.6结论105

参考文献106

4.1概述109

第四篇活性污泥3号模型[4]109

4.2活性污泥1号模型与3号模型的比较110

4.3 ASM3之组分的定义111

4.3.1溶解性组分S?的定义112

4.3.2颗粒性组分X?的定义113

4.4 ASM3之反应过程的定义114

4.5 ASM3之化学计量学115

4.6 ASM3之动力学117

4.6.1易生物降解底物Ss估算119

4.7 ASM3的局限120

4.8 ASM3的应用120

4.9.1有机碳的定义和度量122

4.9 ASM3C:一种基于碳元素的模型122

4.9.2 ASM3到ASM3C的转换123

4.9.3 ASM3C调整的动力学和化学计量参数123

4.9.4 ASM3C的典型动力学与化学计量参数值124

4.9.5用ASM3C模拟pH值128

4.9.6 ASM3C的局限128

4.10结论128

参考文献129

[3] 此前出版物:Henze,M.,Gujer,W.,Mino,T.,Matsuo,T.,Wentzel,M.C.,Marais,G.v.R、and vanLoosdrecht,M.C.M.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2D.Wat.Sci.Technol.,1999,39(1),165~182

[4]2000年最新版本,不同于此前出版物:Gujer,W.,Henze,M.,Mino,T.and van Loosdrecht,M.C.M.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3,Wat.Sci.Technol.,1999,39(1).183~193

[1] 此前出版物:Henze,M.,Grady,C.P.L.Jr,Gujer,W.,Marais,G.v.R.and Matsuo,T.Activated SludgeModel No.1(IAWPRC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port No.1).London:IAWPRC.1987

[2]此前出版物:Henze,M.,Gujer,W.,Mino,T.,Matsuo,T.,Wentzel,M.C.and Marais,G.v.R.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2(IAWPRC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port No.3).London:IAWQ.19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