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俗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俗学概论
  • 田晓岫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750803015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民俗学-概论-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俗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民俗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9

第一章 民俗9

第一节 民俗的定义及内涵9

一、民俗的解字及定义9

二、民俗存在的基本形式11

第二节 民俗的特征13

一、民俗的内在特征13

二、民俗的外部特征14

一、民俗形成过程的特殊性17

第三节 民俗的形成17

二、民俗形成的条件分析18

第四节 民俗传承21

一、民俗传承的主要方式21

二、民俗传承的保守性22

三、民俗传承的变异性22

四、民俗传承的变异规律是移风易俗的理论基础25

第五节 民俗的社会作用及其性质判断27

一、普通物质生产生活民俗的社会作用28

二、良俗的社会作用29

三、陋俗的研究和改革30

第一节 民俗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32

一、国外学术界关于民俗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简介32

第二章 民俗学32

二、中国近现代学术界关于民俗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简介35

第二节 民俗学的学科地位37

一、民俗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37

二、民俗学与人文学科的关系42

三、民俗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45

四、民俗学与哲学的关系48

一、民俗学人文学派及其研究方法49

第三节 民俗学的三大学派及其研究方法49

二、民俗学心理学派及其研究方法52

三、民俗学人类学派及其研究方法53

第二编 中国民俗学史略75

第一章 中国古典民俗学史略75

第一节 中国古典民俗学的本土起源75

一、中国古代关于民俗的最早记载75

二、“民俗”一词在先秦古籍中的使用76

第二节 中国古典民俗学部分典籍简介77

一、先秦民俗学部分典籍简介77

二、汉唐民俗学部分典籍简介80

三、宋元明清民俗学部分典籍简介82

第三节 中国古典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85

一、中国古典民俗学的理论85

二、中国古典民俗学的研究方法86

第二章 近现代的中国民俗学88

第一节 中国近代民俗学的兴起88

一、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中国近代民俗学的兴起88

二、北京大学的歌谣研究会与风俗调查会89

三、厦门大学的风俗调查会96

一、外国人对中国民俗的调查研究和著述98

第二节 西方民俗学理论的传入98

二、西方民俗学理论方法之引进103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民俗学的兴盛104

一、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与《民俗》刊物105

二、中央研究院的民俗学活动110

三、杭州中国民俗学会及其他各地的民俗学活动111

四、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新民俗学115

第四节中 国现代民俗学的发展11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民俗学活动117

二、中国民俗学发展的新阶段123

三、台湾民俗学管窥135

四、民俗学在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运用138

附录中国各族民俗志略144

第一章 北方及东北地区各族民俗志略144

第一节 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俗志略144

一、蒙古族民俗志略144

二、达斡尔族民俗志略152

三、鄂温克族民俗志略155

四、鄂伦春族民俗志略159

一、满族民俗志略162

第二节 满族、赫哲族、锡伯族、朝鲜族民俗志略162

二、赫哲族民俗志略167

三、锡伯族民俗志略170

四、朝鲜族民俗志略173

第二章 西北地区各族民俗志略177

第一节 维吾尔族、裕固族、撒拉族、俄罗斯族民俗志略177

一、维吾尔族民俗志略177

二、裕固族民俗志略185

三、撒拉族民俗志略189

四、俄罗斯族民俗志略193

一、哈萨克族民俗志略197

第二节 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民俗志略197

二、柯尔克孜族民俗志略200

三、塔塔尔族民俗志略204

四、塔吉克族民俗志略206

五、乌孜别克族民俗志略210

第三节 回族、东乡族、保安族、土族民俗志略215

一、回族民俗志略215

二、东乡族民俗志略218

三、保安族民俗志略221

四、土族民俗志略223

一、藏族民俗志略228

第三章 西南地区各族民俗志略228

第一节 藏族、门巴族、珞巴族民俗志略228

二、门巴族民俗志略237

三、珞巴族民俗志略241

第二节 彝族、基诺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民俗志略244

一、彝族民俗志略244

二、基诺族民俗志略250

三、傈僳族民俗志略254

四、拉祜族民俗志略259

五、纳西族民俗志略263

第三节 白族、哈尼族、羌族、普米族民俗志略268

一、白族民俗志略268

二、哈尼族民俗志略274

三、羌族民俗志略278

四、普米族民俗志略282

第四节 景颇族、独龙族、阿昌族、怒族民俗志略285

一、景颇族民俗志略285

二、独龙族民俗志略290

三、阿昌族民俗志略293

四、怒族民俗志略296

第五节 傣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民俗志略299

一、傣族民俗志略299

二、德昂族民俗志略304

三、布朗族民俗志略307

四、佤族民俗志略311

第四章 中南、东南地区各族民俗志略314

第一节 壮族、布依族、毛南族、侗族、水族民俗志略314

一、壮族民俗志略314

二、布依族民俗志略320

三、毛南族民俗志略323

四、侗族民俗志略327

五、水族民俗志略330

第二节 土家族、仡佬族、仫佬族民俗志略334

一、土家族民俗志略334

二、仡佬族民俗志略338

三、仫佬族民俗志略341

第三节 苗族、瑶族、畲族民俗志略345

一、苗族民俗志略345

二、瑶族民俗志略350

三、畲族民俗志略353

第四节 黎族、高山族、京族民俗志略357

一、黎族民俗志略357

二、高山族民俗志略361

三、京族民俗志略371

第五章 汉族民俗志略375

第一节 物质生产和生活民俗志略375

一、物质生产民俗志略375

二、物质生活民俗志略377

三、特殊工艺及发明387

第二节 礼俗与节日民俗志略391

一、迎送民俗志略392

二、婚俗志略393

三、丧葬民俗志略393

四、节日民俗志略394

第三节 宗教信仰志略396

一、儒教信仰志略397

二、道教信仰志略398

三、佛教信仰志略399

四、妈祖信仰志略400

五、其他宗教信仰401

第四节 语言和民间文学的民俗志略402

一、汉语402

二、汉族民间文学志略403

第五节 音乐、戏剧、民间曲艺、舞蹈民俗志略404

一、音乐民俗志略404

二、戏曲音乐、地方戏剧和民间曲艺民俗志略407

三、舞蹈民俗志略410

第六节 医学和农学的民俗志略411

一、中医民俗志略411

二、农学民俗志略4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