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 二十世纪小说人物的修辞论阐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 二十世纪小说人物的修辞论阐释](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4277969.jpg)
- 王一川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2201683X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 二十世纪小说人物的修辞论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成功的探索 有益的尝试 童庆炳1
引言1
第一章 导论:现代卡里斯马典型与修辞论阐释3
一 从正面中心英雄典型到卡里斯马典型3
二 卡里斯马5
三 卡里斯马典型的含义与特征9
四 卡里斯马人物与其他人物16
五 卡里斯马典型符号的三义18
六 文化语境中的卡里斯马典型符号20
七 修辞论阐释与修辞性23
八 修辞论阐释框架28
九 新文化工程与现代卡里斯马典型32
十 现代卡里斯马典型的演化34
第二章 过量政治焦虑的审美置换——现代卡里斯马典型之诞生37
一 晚清抑或20世纪初?38
二 过量政治焦虑的审美置换40
三 文体杂揉与互文体性44
四 维新梦境中的开国圣贤——黄克强48
五 有疑问的现代游侠——老残50
六 种族革命的豪杰——狄必攘57
七 狄必攘与“五四”以来小说人物63
八 审美置换作为修辞术67
第三章 历史真实的共时化变形——“狂人”与“五四”卡里斯马典型71
一 “五四”时代卡里斯马典型72
二 狂人、共时化变形与吃人74
三 在三方僵局语境中构造历史“他者”79
四 狂人作为“五四”卡里斯马典型86
五 共时化变形与文化破型90
六 共时化变形作为修辞术91
第四章 双重本文间的现代“原忧”——20年代末革命知识分子典型(一)96
一 有关的批评和反批评97
二 浪漫乌托邦与美的语言性99
三 父子冲突102
四 中国知识分子与“原忧”106
五 沈之菲与现代“原忧”112
六 双重本文性116
第五章 重复与转型再生焦虑——20年代末革命知识分子典型(二)120
一 本文对焦虑的重复叙述121
二 左翼作家的转型再生焦虑124
三 重复、双重效果与自虐130
四 自动重复结构与双重资格认同132
五 重复与文化中的权力138
第六章 从历史客体到历史主体——30、40年代的农民卡里斯马典型141
一 农民卡里斯马人物的出现141
二 震惊——焦虑的重复循环143
三 帮手及其帮手147
四 华生与葛生150
五 从个体主体到集体主体152
六 知识分子的“工农化”155
七 农民卡里斯马人物行动逻辑156
八 在农民战略视界上157
第七章 “新文化工程”的幻想之物——50、60年代的“新人”典型(一)159
一 “新文化工程”实验与“社会主义新人”典型160
二 四种“新人”典型163
三 宋东山与公共化166
四 产业工人秦德贵171
五 梁生宝的意义172
六 梁生宝与“新文化工程”的幻想之物178
第八章 转型再生辩证法与历史主体的生成——50、60年代的“新人”典型(二)181
一 林道静与知识分子的原罪——赎罪模式183
二 朱老忠与农民的原过——改过模式187
三 吴琼花与妇女的赎身——回报模式190
四 李双双与妇女的伪名——正名模式195
五 理性主义历史动力学198
六 转型再生辩证法的特征以及美学与文化意义202
第九章 “高大泉”人物与20世纪典型传统的危机——“文革”时期的卡里斯马典型208
一 高大泉、“斗争哲学”与典型化传统210
二 李铁梅与泛家族主义传统213
三 苏冠兰与历史主体质疑218
四 “文革”小说典型与20世纪典型传统220
第十章 悲剧英雄、个体正剧英雄与无法回避的衰落——80年代前期的卡里斯马典型224
一 悲剧英雄与个体正剧英雄224
二 命名与造屋226
三 爱的乌托邦230
四 自忘、自嘲、自虐和自娱233
五 现代知识分子原罪——赎罪模式的由来241
六 个体正剧英雄与知识分子原罪——赎罪传统的崩溃244
第十一章 现代卡里斯马典型总体的大分裂——80年代后期的几类典型碎片250
一 三方会谈语境与泛现代文学251
二 20世纪卡里斯马典型总体的大分裂258
三 泛正剧典型259
四 泛悲剧典型268
五 解典型化273
六 泛典型276
七 寓言型典型285
八 能指游戏292
九 嬉游者典型296
十 再全知全能叙事302
十一 大分裂的文化意义308
第十二章 结语:卡里斯马,你在哪里?312
一 中国小说史上的卡里斯马典型世纪313
二 现代自我的“幻想之物”313
三 主客关系演进与现代卡里斯马典型的盛衰315
四 现代卡里斯马典型的普遍性崩溃趋势316
五 卡里斯马典型新趋势:泛俗化318
六 展望:“中华性工程”与再卡里斯马化320
后记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