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会计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会计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4269127.jpg)
- 马良渝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31739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会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1.1 会计的定义及职能1
1.1.1 会计的定义1
1.1.2 会计的职能2
1.1.3 会计的作用4
1.2 会计对象、会计报告和会计要素4
1.2.1 会计对象4
1.2.2 会计报告5
1.2.3 会计要素8
1.3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8
1.3.2 持续经营9
1.3.1 会计主体9
1.3.3 会计分期10
1.3.4 货币计量10
1.4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11
1.4.1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11
1.4.2 总体性要求的原则13
1.4.3 会计核算方法16
1.5 会计法规16
1.5.1 会计法规概述16
1.5.2 会计法17
1.5.3 会计准则18
1.5.4 会计制度20
2.1.1 资产权益等式22
2.1 会计恒等式22
第2章 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22
2.1.2 收益等式25
2.1.3 广义的会计恒等式26
2.2 会计科目27
2.2.1 会计科目的作用27
2.2.2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27
2.2.3 会计科目的设置27
2.3 账户31
2.3.1 账户的定义31
2.3.2 账户的结构31
2.4.1 复式记账法32
2.4 复式记账32
2.3.3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32
2.4.2 记账符号和借贷记账法33
2.4.3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33
2.4.4 发生额和余额35
2.4.5 记账规则39
2.4.6 试算平衡公式42
2.5 借贷记账法的简单应用42
第3章 会计凭证和账簿46
3.1 会计凭证46
3.1.1 会计凭证的定义46
3.2.1 外来原始凭证47
3.2 原始凭证47
3.1.3 会计凭证的种类47
3.1.2 会计凭证的意义47
3.2.2 自制原始凭证48
3.2.3 原始凭证的其他分类50
3.2.4 原始凭证的要素50
3.2.5 原始凭证的审核51
3.3 记账凭证52
3.3.1 记账凭证的分类52
3.3.2 记账凭证的要素54
3.4 会计账簿55
3.4.1 账簿的定义55
3.3.3 记账凭证的审核55
3.4.2 账簿的分类56
3.4.3 账簿的意义59
3.5 账簿的设置和登记59
3.5.1 账簿的基本结构59
3.5.2 日记账簿的设置和登记60
3.5.3 明细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60
3.5.4 总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63
3.5.5 备查账簿的设置和登记64
3.5.6 账簿的启用和登记规则64
3.5.7 会计账簿的保管65
4.1.2 货币资金的管理66
4.1.1 货币资金的涵义66
第4章 货币资金66
4.1 货币资金概述66
4.2 现金67
4.2.1 现金的核算67
4.2.2 现金的登记68
4.2.3 现金的清查68
4.2.4 现金的管理69
4.3 银行存款70
4.3.1 银行存款的核算70
4.3.2 银行存款的登记71
4.3.3 银行存款的清查72
4.3.4 银行存款的管理74
4.4.1 支票75
4.4 银行结算方式75
4.4.2 汇兑76
4.4.3 委托收款77
4.4.4 银行本票78
4.4.5 银行汇票80
4.4.6 商业汇票82
4.4.7 异地托收承付84
4.5 其他货币资金85
4.5.1 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范围85
4.5.2 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85
4.5.3 其他货币资金的清查87
5.1.1 应收账款的概念88
第5章 应收款项88
5.1 应收账款88
5.1.2 应收账款的确认时间89
5.1.3 应收账款的核算89
5.2 坏账92
5.2.1 坏账的产生92
5.2.2 坏账的核算93
5.3 应收票据97
5.3.1 应收票据的概念97
5.3.2 应收票据的核算98
5.4 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101
5.4.1 预付账款的核算101
5.4.2 其他应收款的核算102
5.4.3 备用金的核算103
第6章 存货104
6.1 存货概述104
6.1.1 存货的概念与分类104
6.1.2 存货核算的任务105
6.1.3 存货管理的意义106
6.2 存货的入账价值和计量方法106
6.2.1 存货的入账价值106
6.2.2 永续盘存制108
6.2.3 定期盘存制109
6.2.4 两种盘存制下的账务处理110
6.3.1 存货计价方法概述111
6.3 存货的计价方法111
6.3.2 实际成本法112
6.3.3 估计成本法119
6.4 存货的核算122
6.4.1 材料的总分类核算122
6.4.2 材料的明细分类核算123
6.4.3 存货的清查124
第7章 投资127
7.1 短期投资128
7.1.1 短期投资的概念128
7.1.2 短期投资的取得129
7.1.3 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130
7.1.4 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和利息134
7.1.5 短期投资的处置136
7.2 长期投资136
7.2.1 长期投资的概念136
7.2.2 长期投资的目的137
7.2.3 长期投资的科目设置137
7.3 长期债权投资138
7.3.1 长期债权投资的取得138
7.3.2 债权投资相关费用的处理138
7.3.3 长期债权投资的利息139
7.3.4 长期债券投资的溢价或折价140
7.3.5 长期债权投资的摊销141
7.3.6 长期债权投资的出售时的处理145
7.4 长期股权投资145
7.4.1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145
7.4.2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146
7.4.3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148
7.4.4 股票股利的处理152
7.4.5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152
7.5 长期投资的减值152
7.5.1 长期投资减值的概念152
7.5.2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152
7.6.2 单利和复利154
7.6.1 货币的时间价值154
7.6 复利与年金154
7.6.3 终值和现值156
7.6.4 年金157
7.6.5 EXCEL的财务函数158
第8章 固定资产161
8.1 固定资产的概念161
8.1.1 固定资产的定义161
8.1.2 固定资产的分类161
8.1.3 固定资产核算的账户设置162
8.2 固定资产的取得163
8.2.1 购入固定资产164
8.2.2 自建固定资产165
8.2.3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166
8.2.4 接受捐赠取得的固定资产168
8.2.5 盘盈固定资产168
8.2.6 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168
8.2.7 以旧换新取得的固定资产169
8.3 固定资产折旧169
8.3.1 折旧概述169
8.3.2 一般折旧法170
8.3.3 加速折旧法172
8.3.4 折旧与所得税差异174
8.4.1 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175
8.4 固定资产使用中的支出175
8.3.5 有关折旧的其他规定175
8.4.2 大修理费用的核算176
8.5 固定资产的处置与盘亏177
8.5.1 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177
8.5.2 固定资产报废178
8.5.3 固定资产出售179
8.5.4 固定资产盘亏180
8.5.5 固定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180
第9章 无形资产183
9.1 无形资产的概念183
9.1.1 无形资产的特征183
9.2 无形资产的财务处理184
9.2.1 无形资产的基本核算184
9.1.2 无形资产的分类184
9.2.2 无形资产的摊销186
9.2.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86
9.3 无形资产的核算187
9.3.1 专利权187
9.3.2 商标权188
9.3.3 土地使用权188
9.3.4 特许权189
9.3.5 著作权189
9.3.7 商誉190
9.3.6 非专利技术190
9.3.8 计算机软件191
第10章 负债192
10.1 负债的概述192
10.1.1 负债的特征192
10.1.2 负债的分类192
10.2 流动负债193
10.2.1 应付金额确定的流动负债193
10.2.2 应付金额视经营情况而定的流动负债197
10.2.3 预计负债201
10.2.4 债务重组203
10.3.1 长期借款205
10.3.2 应付债券205
10.3 长期负债205
10.3.3 长期应付款208
10.3.4 借款费用资本化209
第11章 所有者权益212
11.1 所有者权益概述212
11.1.1 所有者权益的涵义212
11.1.2 所有者权益的组成213
11.2 股本214
11.2.1 股本概述214
11.2.2 股本取得的核算215
11.2.3 不同组织形式企业投入资本核算中的特殊问题216
11.2.4 股本增减变动的核算219
11.3.1 资本公积的概念和组成220
11.3 资本公积220
11.3.2 资本公积的核算221
11.4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227
11.4.1 盈余公积227
11.4.2 未分配利润228
11.4.3 会计核算228
第12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235
12.1 收入235
12.1.1 收入概述235
12.1.2 收入的确认236
12.1.3 收入确认的时间239
12.1.4 收入的计量及账务处理240
12.1.5 零售价格法244
12.2 费用245
12.2.1 费用的概念245
12.2.2 费用的分类245
12.2.3 费用、成本和支出的关系246
12.2.4 营业成本的核算247
12.2.5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248
12.2.6 期间费用248
12.2.7 其他支出250
12.3 利润250
12.3.1 利润概述250
12.3.2 主营业务利润251
12.3.3 营业利润251
12.3.4 利润总额252
12.3.5 所得税254
12.3.6 净利润255
12.3.7 所得税的差异256
第13章 会计循环与会计报表259
13.1 会计循环259
13.1.1 会计循环的定义259
13.1.2 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260
13.2 试算平衡260
13.2.1 过账260
13.2.2 试算平衡的方法262
13.3 账项调整263
13.3.2 调整分录264
13.3.1 账项调整的理论基础264
13.4.1 调整后试算平衡的程序267
13.4 调整后试算平衡267
13.4.2 工作底稿268
13.5 利润表269
13.5.1 利润表概述269
13.5.2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271
13.5.3 利润分配表272
13.5.4 有关利润表的其他问题273
13.6 资产负债表274
13.6.1 资产负债表概述274
13.6.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275
13.7.1 结账概述276
13.6.3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276
13.7 结账276
13.7.2 结账的程序277
13.7.3 对账279
13.8 转回分录280
13.8.1 转回分录概述280
13.8.2 转回分录的方法280
13.8.3 不需要转回的调整分录282
13.9 错误更正282
13.9.1 划线更正法283
13.9.2 红字更正法283
13.9.3 补充登记法284
第14章 现金流量表285
14.1 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概念285
14.1.1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285
14.1.2 现金流量的分类286
14.1.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286
14.1.4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291
14.1.5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292
14.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295
14.2.1 现金流量的有关规定295
14.2.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程序296
14.3 现金流量表编制举例298
14.2.3 报表附注披露的信息298
14.3.1 资料299
14.3.2 根据资料编制会计分录301
14.3.3 编制比较资产负债表和比较利润表306
14.3.4 编制现金流量表(直接法-工作底稿法)307
第15章 财务报表分析316
15.1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316
15.1.1 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316
15.1.2 报表分析的种类317
15.2 财务指标评价方法317
15.2.1 财务评价指标体系317
15.2.2 基本指标评价318
15.2.3 修正指标320
15.3 财务比较分析325
15.3.1 横向比较法326
15.3.2 纵向比较法327
15.3.3 行业比较法329
第16章 合并会计报表330
16.1 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330
16.1.1 企业合并的方式330
16.1.2 合并会计报表概述331
16.1.3 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332
16.1.4 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334
16.1.5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程序334
16.2.1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抵消的项目336
16.2 合并资产负债表336
16.2.2 合并资产负债表编制案例338
16.3 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343
16.3.1 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应抵消的项目343
16.3.2 合并利润表与合并利润分配表编制案例344
16.4 合并现金流量表347
16.4.1 合并现金流量表概述347
16.4.2 合并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348
第17章 外币业务349
17.1 外币业务概述349
17.1.1 外币349
17.1.3 汇率350
17.1.2 外币业务350
17.2 外币业务的会计核算351
17.2.1 外币业务核算的原则351
17.2.2 外币业务的记账方法352
17.2.3 外币业务会计核算的两种观点352
17.2.4 外币业务的会计核算354
17.3 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357
17.3.1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意义357
17.3.2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主要会计问题358
17.3.3 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方法358
17.3.5 我国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有关规定360
17.3.4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的处理360
第18章 成本核算363
18.1 成本核算概述363
18.1.1 成本核算的要求363
18.1.2 成本费用类账户的设置364
18.1.3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365
18.2 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365
18.2.1 要素费用的核算365
18.2.2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367
18.2.3 制造费用的核算369
18.2.4 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370
18.3 成本计算方法371
18.3.1 品种法371
18.3.2 其他成本计算方法373
18.4 作业成本法简介374
18.4.1 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374
18.4.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375
18.4.3 作业成本法实例376
第19章 预测分析380
19.1 预测分析概述380
19.1.1 定量分析法380
19.1.2 定性分析法381
19.2 销售预测382
19.2.1 销售预测的意义382
19.2.2 趋势预测法383
19.2.3 因果预测法388
19.2.4 统计推断法390
19.3 成本预测392
19.3.1 成本预测的意义392
19.3.2 成本预测的方法392
19.4 利润预测395
19.4.1 利润预测的意义395
19.4.2 利润预测方法396
19.4.3 目标利润实现措施397
19.4.4 经营杠杆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399
19.5 资金预测401
19.5.1 资金需要量预测的意义401
19.5.2 资金需要量预测的方法402
参考文献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