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资本市场的理论与实证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资本市场的理论与实证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4266714.jpg)
- 房汉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东方出版社
- ISBN:7506005352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资本市场的理论与实证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理论分析2
第一章 资本市场:概念与结构2
第一节 资本市场及其相关概念的定义2
一、经济资本3
二、资本形成和资本市场3
三、货币市场5
四、资本市场的定义5
五、关于资本市场的补充说明6
一、资本市场的主体结构7
第二节 资本市场结构7
二、资本市场的客体结构10
第二章 资本市场:分析工具与机能23
第一节 资本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23
一、基本要素23
二、风险与预期收益率24
三、证券组合25
四、投资者偏好26
五、资产搭配中的收益与风险权衡27
第二节 机能:从宏观角度的分析31
一、投资、储蓄与资本配置31
二、资本市场的存在与资金收入分配35
三、经济稳定化36
第三章 现代资本市场理论:CAPM与APT38
第一节 CAPM模型39
一、CAPM模型的假定条件39
二、风险——收益无差异曲线40
三、均衡价格与分散定理42
四、分散定理的数理说明:效用函数44
五、资本市场均衡46
六、夏普的β系数与证券市场线47
七、CAPM模型的发展49
八、CAPM模型的特点与局限51
第二节 资本市场理论的新发展:APT模型53
一、APT模型的基本结构54
二、APT的实用化模型56
三、APT模型在日本资本市场上的应用59
第四章 信息成本与有效性市场60
第一节 资本市场中的信息成本60
一、资本市场信息的生产60
二、市场信息的质量评价62
三、金融信息生产专业化的意义63
一、有效性市场的条件65
第二节 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65
二、有效性市场的类型66
三、有效性市场分析的理论:预期理论67
第三节 日本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检证71
一、托宾的q和投资理论71
二、日本资本市场的q值检证71
中篇实证分析75
第五章 金融制度与资本市场75
第一节 日本的金融制度75
一、日本金融制度的特点(Ⅰ):银行制度占支配地位76
二、日本金融制度的特点(Ⅱ):长短金融的分离78
三、日本金融制度的特点(Ⅲ):银行与信托的分离80
四、日本金融制度的特点(Ⅳ):银行、证券的分离81
五、日本金融制度的特点(Ⅴ):内外市场分开管理81
六、日本金融制度的特点(Ⅵ):有担保原则82
第二节 日本的证券交易所83
一、证券交易所的会员种类84
二、证券交易所的机构84
三、交易的种类86
四、上市制度及管理、佣金收取标准88
一、日本证券公司的数量和规模92
第三节 日本的证券公司92
二、证券公司的业务94
三、证券公司的财务状况与证券检查制度95
第六章 日本资本市场(Ⅰ):股票市场97
第一节 日本股市的规模和结构97
一、基本描述97
二、股票发行市场100
三、补充性说明:日本股票发行的法律依据102
四、日本股票流通市场103
一、股价的形成111
第二节 股价决定模型111
二、多因素模型(DDM模型)112
第三节 日本的股价水平与投资尺度115
一、战前(1926—1940年)和高速增长以前(1952—1957年)的日本股票市场116
二、高速增长时期及其后的日本股票市场(1958—1983年)118
三、1984年迄今的日本股票市场118
第四节 投资者(股东)结构与法人相互持股的评价119
—、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的素描119
二、一点补充:从业员持股制度120
三、法人相互持股及其评价122
一、高速经济增长的结束与企业公司债的发行126
第七章 日本资本市场(Ⅱ):公司债与国债发行市场126
第一节 公司债市场活跃的背景126
二、企业外部资金筹集的变化127
三、企业财务政策变化127
第二节 公司债发行市场127
一、公司债发行市场的现状127
二、转换公司债的发行市场129
三、转换公司债的评价131
四、附有新股购买优先权的公司债市场132
五、日本公司在海外市场起债的增加及其背景135
一、国债的种类及理论诸说137
第三节 日本的国债发行市场137
二、日本国债市场重开的背景140
三、国债发行与平衡财政的再建143
数学附录1: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数学检测过程148
数学附录2:凯恩斯的财政政策与公债发行关系的数学验证149
第八章 日本资本市场(Ⅲ):债券流通市场151
第一节 债券流通市场结构151
第二节 债券流通市场的扩大和问题159
一、日本债券流通市场的扩大及其原因159
二、债券流通市场的问题点161
一、最终投资者的分类163
第三节 债券流通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及其行动163
二、金融机构的债券投资行动164
三、机构投资者的债券投资行动166
四、事业法人的债券投资行动167
五、海外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债券投资行动167
第四节 小结168
第一节 泡沫经济的概念及其研究近况170
一、泡沫经济的分类170
第九章 股价腾落与泡沫经济的崩溃170
二、合理性泡沫经济171
三、泡沫经济的崩溃173
四、非合理性泡沫经济173
五、泡沫的检测模型174
第二节 日本的股市腾落及其泡沫崩溃176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特征及背景176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及启示179
第十章 日本资本市场的国际化184
第一节 金融国际化的概念及背景184
一、金融国际化的内容184
二、东京离岸金融市场186
三、日本金融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背景188
第二节 具体分析:日本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新展开189
一、证券投资国际化:日本投资者的对外投资189
二、证券投资国际化:外国投资者的对日投资193
第三节 日元国际化及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195
一、日元升值的过程195
二、日元升值的影响198
三、日元国际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199
第一节 背景分析:中国金融制度创新的缘起204
第十一章 中国资本市场:创新、成长与原则204
下篇扩展分析204
一、金融制度创新的必要205
二、中国金融·资本市场的过去205
三、中国资本市场的缘起与发展206
第二节 前景分析:中国金融制度深化创新的原则215
一、金融制度创新与金融·资本市场的主导形式215
二、银行业与证券业分立制度223
三、建立合理的持股结构,防止泡沫经济发生225
四、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不宜太快228
第十二章 中国金融·资本市场的“未来像”232
第一节 有效、有力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233
一、加强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234
二、尽快使中国人民银行成为整个金融系统的划拨清算中心235
三、建立和健全存款准备金制度、贴现政策,积极发展公开市场业务236
第二节 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系统240
一、何谓专业银行商业化240
二、中国专业银行的商业化之路244
三、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与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247
第三节 必要的政策性银行体系256
一、最佳的汇率制度257
第四节 连通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汇率制度257
二、发展中国家汇率安排的经验259
三、中国的汇率制度安排:人民币新汇率制度分析260
第五节 补充性说明:健全的公开金融·资本市场264
一、关于中国的股票市场264
二、关于中国的债券市场265
主要参考文献267
A、日文文献267
B、中文文献269
C、英文文献272
后记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