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学通论 2 宏观经济学初步 国际经济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朱乐尧,朱贤平,周淑景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110898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学通论 2 宏观经济学初步 国际经济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篇 宏观经济学初步1
第15章 政府和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和视角1
第一节 什么是国民经济1
一、国民经济的涵义与特征1
二、国民经济数量模型3
三、国民经济主体结构与主权规定5
第二节 经济学理论的演变7
一、“管理最少的政府,管理最好”7
二、经济学思想的历史转变:“凯恩斯革命”9
三、“50年风水轮流转”:自由主义学派的重新崛起12
第三节 政府干预:不断变化的政府作用14
一、政府角色:做什么和怎样做14
二、政府干预的限度、效益和成本16
三、政府干预条件下的经济运行机制:政府主权19
第16章 宏观经济基本变量23
第一节 价格总水平23
一、价格总水平及其度量指标23
二、如何看待价格水平的上涨24
三、导致价格水平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27
四、价格的测算与模型29
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31
一、范畴与定义:国民生产综合指标体系31
二、国民生产总值:实际与名义33
三、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缺口34
四、国民生产总值与经济福利35
第三节 就业和失业37
一、就业及其制约因素37
二、对充分就业的进一步分析38
三、失业及其社会经济后果39
四、对失业的救济:失业保险42
第四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43
一、总需求与总需求曲线43
二、总供给与总供给曲线45
三、国民生产总值和价格总水平的决定以及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47
第17章 消费和投资:对总需求的进一步考察50
第一节 消费理论:消费函数、消费行为和消费效应50
一、消费函数:收入假说及其他50
二、消费行为理论和吉芬之谜54
三、消费效果和消费的收入效应:投资乘数56
第二节 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59
一、消费的水平和方式59
二、消费结构:恩格尔定律61
三、消费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模型62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结构68
一、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与方法68
二、投资结构:影响投资需求的一个因素70
三、确定投资结构的方法:主导标准法71
四、发展时序法:兼对发展模式的一种讨论73
第18章 国民生产决定和变动:对总供给的进一步考察78
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只有企业和居民户的经济78
一、两部门经济涵义与特点78
二、两部门经济的生产和收入决定79
三、两个问题和结论82
第二节 三部门经济和四部门经济84
一、三部门经济:政府起作用时的经济84
二、四部门经济:开放状态下的收入与均衡86
三、三部门经济和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均衡分析方法90
第19章 产业经济与结构配置95
第一节 产业和产业结构95
一、产业和产业分类史95
二、产业结构与产业配置97
第二节 农业和农业的政治经济学100
一、理论:农业与工业谁更为重要100
二、实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04
三、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相互关系的二重性108
四、“农业剩余”理论与模型112
第三节 工业与工业化经济学115
一、工业的逻辑发展与工业化115
二、发展的选择:条件与代价118
三、工业化与国民经济结构演进120
四、后起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与结构126
第20章 区域经济和城市131
第一节 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131
一、区域和区域经济131
二、区域经济与社会劳动的地域分工133
三、区域经济与生产分布规律136
第二节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139
一、什么是城市,为什么会有城市139
二、城市化及其影响因素140
三、城市的功能与特征:古代与现代142
四、城市作用原理:辐射、引力、发展极143
五、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规模决定146
六、城市人口密度、土地租金、住房和交通148
第三节 城市与乡村的结合和城乡交融经济学156
一、经济运行机制:乡村与城市比较156
二、乡村机制转换与城市机制的再造158
三、城镇体系与城乡经济的有机结合160
四、中国城市的地域分布格局与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163
第21章 增长与波动:发展经济学167
第一节 经济发展:概念与度量167
一、什么是经济发展167
二、相关概念:经济增长169
三、经济发展度量指标170
第二节 发展原理:经济系统论172
一、系统:概念与类型172
二、经济系统的封闭与开放173
三、经济系统的稳定与波动:振荡和涨落175
四、经济周期:国民产出波动的特点和成因177
五、发展因素:分类、结合和互换181
六、发展过程概述184
第三节 经济增长模型188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188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193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196
第22章 政府财政与财政经济学198
第一节 财政的性质与作用198
一、什么是财政:政府的服务与收入198
二、财政预算:收入渠道与支出的方向200
三、财政收支与社会公平201
四、财政与经济增长:财政乘数及其他203
第二节 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206
一、范畴与内涵206
二、财政收支政策: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数量界限208
三、预算外资金211
四、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214
第三节 财政赤字与国债216
一、平衡与赤字:传统与当代理财思想比较216
二、财政赤字与政府公债219
第23章 银行与货币:体系和制度222
第一节 金融经济学:对这一问题的概述222
一、经济发展与金融222
二、金融体系:服务的提供与使用225
第二节 银行:发展与体系226
一、最原始的“银行”:货币经营业226
二、银行职能与体系228
三、中国的银行体系234
第三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239
一、货币的形态和类型239
二、信用、信用工具和货币的定义及货币供应量242
三、人民币或美元能兑换黄金吗:货币本位245
四、社会需要多少货币:货币需求计量模型247
第24章 商业银行实务与银行经营管理学251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与银行业务251
一、组织方式的多样性251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资产负债表252
三、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与结算系统254
四、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信托、租赁、信用卡256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258
一、经营目标与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258
二、鱼和熊掌能否兼得:对盈利、安全与流动性问题的探讨261
三、商业银行的管理原则263
四、受政府控制的商业银行267
第25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271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与中央银行271
一、货币发行与货币创造。货币与近似货币271
二、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和货币乘数272
三、银行创造货币的限制性因素:现金漏失和超额储备275
四、中央银行与调控工具:准备金率、公开市场278
业务和贴现率278
五、中央银行的其他政策工具284
第二节 金融市场与中央银行286
一、什么是金融市场:内涵与构成286
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287
三、黄金外汇市场289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金融活动与货币政策290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290
二、货币政策目标292
三、货币政策作用过程及其效果297
四、是否需要恢复金本位300
第26章 市场均衡与政策协调302
第一节 IS-IM模型: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均衡302
一、商品市场与IS曲线302
二、货币市场与IM曲线305
三、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309
四、IS曲线移动及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311
五、LM曲线移动及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312
六、政府在实现市场均衡中的作用314
第二节 财政、货币政策与市场均衡316
一、财政政策与两个市场的全面均衡316
二、IS和IM弹性与财政、货币政策318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及其配合320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方式323
第四篇 国际经济学基础325
第27章 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学概述325
第一节 经济发展:从一国到世界325
一、未来经济:“世界经济”325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内容与形式326
三、世界经济的国家分组与类别328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一个特殊的经济学科331
一、经济学从一国的宏观经济学到国际经济学331
二、国际经济学的特殊性质332
三、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334
第三节 国际经济秩序的起源与发展335
一、战后世界经济三大支柱: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335
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国际贸易制度337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国际货币制度338
四、世界银行与国际资本市场341
五、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议及其行动计划344
第28章 经济成长的引擎:国际贸易348
第一节 国际贸易由来与发展348
一、历史的回顾348
二、国际贸易何以产生:简单的阐释351
三、国际贸易利得:再说国际贸易何以发生352
四、绝对利益与比较利益:国际贸易理论基础354
五、国际贸易形态与类型357
第二节 国际贸易条件与贸易效果模型360
一、贸易交换比率的限度与贸易条件360
二、贸易条件变化及其经济后果362
三、国际贸易效果:进出口函数模型364
四、出口贸易的稳定性问题:测量模型367
第29章 国际贸易:自由还是保护369
第一节 贸易保护:理论和手段369
一、理论与现实369
二、贸易保护论:政府控制贸易的理由370
三、贸易保护的方法与手段375
第二节 贸易保护的经济学377
一、关税与经济均衡377
二、关税效应:利得与利失380
三、争议:应不应该征收关税382
四、设置关税的理由和关税的有效保护386
五、其他保护手段的经济效应387
第30章 国际资本流动:国际放贷与对外直接投资391
第一节 国际经济联系:从货物贸易到资本流动391
一、国际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391
二、国际放贷:为增加收入的借款或贷款392
三、为了改变吸收时程的借款或贷款395
四、含有国外借款的新古典增长模型397
第二节 资本引进:负债经济学399
一、负债未必是坏事:实证与理论399
二、负债规模的确定:模型与方法402
三、负债亦需慎对待406
第三节 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经济学409
一、境外投资与跨国公司409
二、跨国公司的经营组织与发展途径412
三、跨国公司的内部责任实体415
四、跨国公司资金筹措:国际筹资与融资416
五、跨国公司国际经营战略418
六、跨国公司的发展变化419
第31章 汇率经济学和国际金融422
第一节 汇率与汇率制度422
一、什么是汇率422
二、汇率如何决定:汇率制度与国际支付过程423
三、金本位与固定汇率制度428
四、变型的固定汇率制度:“钉住制度”430
五、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谁更为优越433
六、金本位的失败和终结434
第二节 汇率变动的成因是什么435
一、购买力平价说:通货膨胀与汇率435
二、资产市场论:资本流动与汇率438
三、利率平价论:利率差异与汇率441
第三节 国际金融:货币制度的回顾与前瞻444
一、战前的国际金融制度444
二、布雷顿森林制度446
三、改革争论与目前的无制度448
四、对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前景的估计450
第32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451
第一节 涉外经济的核算框架451
一、国家间的支付:国际收支分类帐户451
二、涉外经济基本帐户:国际收支帐户453
第二节 开放经济的对外均衡457
一、国际收支均衡:涵义与条件457
二、国际收支均衡曲线458
三、影响国际收支均衡的因素及其曲线的移动460
四、对外均衡与国内均衡462
五、国内均衡与对外均衡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选择463
第三节 开放经济的供求管理465
一、对外贸易乘数与国民产出决定465
二、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国际收支的同时均衡:IS-LM-BP曲线综合分析468
三、充分就业与经济均衡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