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习使用AutoCAD 200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习使用AutoCAD 2000
  • 张莉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8435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习使用AutoCAD 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AutoCAD 2000的安装和工作界面简介1

1.1 AutoCAD 2000的安装1

目录1

1.2 AutoCAD 2000的启动和绘图环境设置8

1.3 AutoCAD 2000工作界面简介15

1.4 图形文件的建立、存盘和打开18

第2章 AutoCAD 2000的新增功能21

2.1 在单一工作区同时处理多个图形21

2.2 重用已有的设计内容26

2.3 更高效的对象管理29

2.4.2 图纸空间(LAYOUT)30

2.4.1 模型空间(Model Space)30

2.5.1 图层的创建与管理31

2.5 图层的设置31

2.4 图形输出的智能化32

2.5 全面支持动态设计34

2.5.2 层的颜色34

2.5.3 层的线型35

2.6 更加方便实用的快捷菜单37

2.7 高效的定制与集成开发环境38

2.6 AutoCAD 2000新增的层管理和操作命令39

2.6.1 层的管理命令(LAYER MANAGER)39

2.8 升级和移植更加方便40

2.6.2 层的匹配(LAYMCH/LAYCUR)41

第3章 对象的选择、编辑和辅助绘图命令42

3.1 选择集的构造42

2.6.3 层的孤立(LAYISO)42

2.6.4 层的冻结与关闭(LAYFRZ/LAYOFF)43

2.6.5 层的锁定与解锁(LAYLCK/LAYOFF)44

2.6.6 层或层上图形的删除命令(LAYDEL/LAYMRG)45

3.2 对象组的构造45

2.6.7 全部层的打开与解冻(LAYON/LAYTHW)47

2.7 AutoCAD 2000的坐标系47

3.3 对象的编辑与修改47

2.7.1 世界坐标系(WCS)48

2.7.2 用户坐标系(UCS)48

第3章 基本绘图命令50

3.1 画点命令50

3.1.1 点类型设置50

3.1.2 POINT命令51

3.2 LINE命令51

3.3 RAY命令52

3.4 XLINE命令52

3.5 ARC命令53

3.6 SPLINE命令53

3.7 CIRCLE命令54

3.8 ELLIPSE命令55

3.4 多义线的绘制55

3.9 DONUT命令56

3.10 PLAYGON命令56

3.11 RECTANGLE命令57

3.12 PLINE命令58

3.5 无限长直线的绘制58

3.13 复合平行线的绘制60

3.13.1 复合平行线类型设置60

3.6 利用夹持点进行编辑60

3.13.2 MULTILINE命令62

3.14 REGION命令63

3.15 HATCH命令64

3.7 MLEDIT命令66

第4章 图形的编辑67

4.1 目标的选择与捕捉67

4.1.1 目标的选择67

4.1.2 目标的捕捉70

4.2 关键点的编辑70

4.3 常用编辑命令71

4.3.1 删除命令(ERASE)71

4.3.3 旋转命令(ROTATE)72

4.3.2 移动命令(MOVE)72

4.3.4 平移旋转命令(ALIGN)73

4.3.5 拷贝与粘贴命令74

3.8 对象的高级编辑74

4.3.6 阵列命令(ARRAY)78

4.3.7 偏移命令(OFFSET)79

4.3.8 修改命令(CHANGE)80

4.3.9 延伸命令(EXTEND)81

4.3.10 修剪命令(TRIM)83

4.3.11 拉伸命令(STRETCH)83

4.3.12 镜像命令(MIRROR)84

4.3.13 比例缩放命令(SCALE)85

4.3.14 线编辑命令(LENGTHEN)86

4.3.15 倒直角命令(CHAMFER)87

4.1 AutoCAD 2000提供的绘图工具87

第4章 二维图形的绘制87

4.3.16 倒圆命令(FILLET)88

4.3.17 断开命令(BREAK)89

4.2 AutoCAD 2000二维图形绘制命令89

4.3.18 分解命令(EXPLODE)90

4.3.19 等分命令(DIVIDE)91

4.3.20 等距测量命令(MEASURE)91

4.3.21 多义线的编辑(PEDIT)92

4.3.22 平行多线的编辑(MLEDIT)93

4.3.23 实体属性编辑(DDCHPROP)95

4.4 AutoCAD 2000图形编辑的增强命令97

4.4.1 实体拉伸(MSTRETCH)97

4.4.2 多种命令组合编辑(MOROCO)98

4.4.3 多义线的整体编辑(MPEDIT)99

9.7 三维实体编辑命令99

4.4.4 多个实体同时修剪命令(EXTRIM)100

4.5 取消与恢复命令101

4.5.1 取消命令(UNDO)101

4.5.2 恢复命令(OOPS)102

4.5.3 重做命令(REDO)102

4.6 查询命令102

4.6.1 查询点的坐标(ID)102

4.6.2 查询线段的距离(DIST)103

4.6.3 查询面积(AREA)103

第5章 图形显示控制105

5.1 二维图形的平移、缩放与遮挡命令105

5.1.1 二维图形平移命令105

5.1.2 二维图形缩放命令105

5.1.3 二维图形遮挡命令106

5.2 三维图形的视图控制107

5.2.1 3D PAN命令107

5.2.2 3D ZOOM命令107

5.2.3 3D ORBIT命令108

5.2.4 3D CONTINNUOUS ORBIT命令108

5.2.5 3D SWIVEL命令109

5.2.6 3D ADJUST DISTANCE命令109

5.2.7 3D ADJUST CLIP PLANES命令109

5.4 模型空间多视窗控制111

5.4.1 建立多视窗(VPORTS)111

5.3 飞行窗口的使用(DSVIEWER)111

5.4.2 视点的指定(VPOINT)113

5.4.3 预设置视点114

5.4.4 图纸空间的多视窗控制114

5.4.5 MVIEW命令的使用115

第6章 图块与属性117

6.1 定义图块(BLOCK,BMAKE/WBLOCK)117

6.1.1 定义内部块(BLOCK,BMAKE)117

6.1.2 定义外部块(WBLOCK)119

6.2 图块的插入(INSERT/DDINSERT/MINSERT)121

6.2.1 单图块插入(INSERT/DDINSERT)121

6.2.2 图块的列阵插入(MINSERT)123

6.2.3 图块的等分插入(DIVIDE)123

6.2.4 图块的等距插入(MEASURE)124

6.2.5 外部引用(XREF)125

6.3.1 图块的特性设置(BYLAYER/BYBLOCK)127

6.3 图块的编辑127

第5章 图形的显示127

5.1 工作区和视区127

6.3.2 图块中实体的复制(NCOPY)129

6.3.3 修剪块命令(CLIPIT)130

5.2 图形的重画和重生成131

6.3.4 块的修剪命令(BTRIM)131

5.3 图形的缩放132

6.3.5 块的延伸命令(BEXTEND)132

6.4 图块的属性133

6.4.1 定义图块的属性(Attributo/Attdef)133

6.4.2 属性的显示控制(ATTDISP)135

6.4.3 属性的编辑(DDEDIT/ATTEDIT)135

7.1.2 尺寸标注的方法138

7.1.3 尺寸标注的组成138

7.1 尺寸标注的组成及规定138

7.1.1 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138

第7章 尺寸标注138

第6章 文本注释和尺寸标注138

6.1 文本注释138

7.2 尺寸标注格式设置(DDIM)139

6.2 字体式样143

7.3.1 线形尺寸标注(DIMLINEAR)147

7.3 尺寸标注的方法147

7.3.2 平行尺寸标注(DIMALIGNED)148

7.3.3 坐标尺寸标注(DIMORDINATE)148

7.3.4 半径/直径尺寸标注(DIMRADIUS/DIMDIAMETER)149

7.3.5 角度尺寸标注(DIMANGULAR)150

7.3.6 基准线尺寸标注(DIMBASELINE)151

7.3.7 连续线尺寸标注(DIMCONTINUE)152

7.3.8 快速尺寸标注(QDIM)153

7.3.9 快速引出线尺寸标注(QUICK LEADER)154

7.3.10 尺寸公差的标注(TOLERANCE)157

7.4.1 尺寸标注的编辑(DIMDIT)159

7.4 尺寸标注的编辑159

7.3.11 中心位置标注(DIMCENTER)159

7.4.2 尺寸文本的编辑(DIMTEDIT)160

7.4.4 尺寸标注格式的输入(DIMIMPORT)161

7.4.3 尺寸标注格式的替换(UPDATE)161

7.4.5 尺寸标注格式的输出(DIMEXPORT)162

第8章 文本的输入164

8.1 字体选择与字型设置164

8.1.1 字体的选择164

8.1.2 字型的设置(STYLE)164

8.2 文字的标注165

8.2.1 动态文本输入(TEXT/DTEXT)165

8.2.2 多行文本输入(MTEXT)169

8.2.3 弧形文本的输入(ARCTEXT)171

8.2.4 外部文本的插入(RTEXT)173

8.2.5 文本类型的转换(TXT2MTXT)174

8.2.6 文本的编辑(DDEDIT)174

8.2.7 文本的对齐(TEXTFIT)175

8.3 文本的辅助编辑命令176

8.3.1 文本的检查(SPELL)176

8.3.2 文本的遮挡(TEXTMASK)176

8.3.3 取消文本遮挡(TEXTUNMASK)178

8.3.4 快速显示文本(QTEXT)178

8.3.5 文本的分解(TXTEXP)179

第9章 三维图形的绘制180

9.1 轴测图的绘制180

9.1.1 打开轴测模式180

9.1.2 轴测图的绘制180

9.2 ELEV命令181

9.3 3DPOLY命令182

9.4 绘制三维面183

9.4.1 3DFACE命令183

9.4.2 3DMESH命令183

9.4.3 EDGESURF命令184

9.4.4 REVSURF命令185

9.4.6 RULESURF命令186

9.4.5 TABSUF命令186

9.5 三维表面立体绘制187

9.5.1 AI-BOX命令187

9.5.2 AI-PYRAMID命令188

9.5.3 AI-WEDGE命令189

9.5.4 AI-DOME命令190

9.5.5 AI-DISH命令190

9.5.6 AI-SPHERE命令191

9.5.7 AI-CONE命令192

9.5.8 AI-MESH命令193

9.6 三维实体绘制194

9.6.1 BOX命令194

9.6.2 SPHERE命令195

9.6.3 CYLINDER命令195

9.6.4 CONE命令196

9.6.5 WEDGE命令197

9.6.6 TORUS命令197

9.6.7 EXTRUDE命令198

9.6.8 REVOLVE命令199

9.7.1 MIRROR3D命令200

9.7.2 ROTATE3D命令200

9.7.3 3DARRAY命令201

9.7.4 SECTION命令202

9.7.5 SLICE命令202

9.7.6 UNION命令203

9.7.7 SUBTRACT命令204

9.7.8 INTERFERE命令204

9.7.9 INTERSECT命令205

9.7.10 EXTRUDE FACE命令205

9.7.11 MOVE FACE命令206

9.7.13 OFFSET FACE命令207

9.7.12 ROTATE FACE命令207

9.7.14 TAPER FACE命令208

9.7.15 DELETE FACE命令209

9.7.16 COPY FACE命令210

9.7.17 COLOR FACE命令211

9.7.18 COPY EDGE命令212

9.7.19 COLOR EDGE命令212

9.7.20 IMPRINT BODY命令213

9.7.21 SEPERATE SOLIDE BODY命令214

9.7.22 SHELL BODY命令214

9.7.23 CLEAN BODY命令215

9.7.24 CHECK BODY命令216

第10章 图形输出217

10.1 模型空间图形输出217

10.2 图纸空间图形输出2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