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耕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耕地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ISBN:7800269248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耕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基本结论1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

第二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4

第三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结论6

第二章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的战略地位与作用16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16

第二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18

第三章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的历史成就21

第一节 中国农耕的起源21

第二节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农耕区的扩展21

第三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的理论和思想成就33

第四章 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40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数量问题有喜有忧,忧多于喜40

第二节 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分析44

第三节 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49

第四节 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增减互补的质量不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53

第五章 中国耕地资源总体质量水平变化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55

第一节 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是一种开放型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55

第二节 中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中抗灾减灾能力的变化56

第三节 中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及其发展变化63

第四节 中国耕地资源投入——产出水平的变化67

第五节 中国耕地资源总体质量水平变化的最终结论71

第六节 中国耕地资源总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71

第六章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潜力分析73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潜力计算方法73

第二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潜力及其区域分布规律75

第三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最大可能粮食潜在产量77

第四节 中国耕地粮食增产潜力和增产潜力指数78

第五节 中国耕地最大可能粮食潜在产量的可行性分析80

第七章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的战略抉择81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社会管理的战略抉择81

第二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管理的战略抉择85

第三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技术措施的战略抉择89

第二篇 分论95

第八章 我国耕地养分平衡分析95

第一节 我国耕地养分投入量及投入结构的变化95

第二节 我国耕地养分平衡历史和现状分析99

第三节 2000年我国耕地养分平衡发展预测105

第四节 实现我国耕地养分平衡的对策107

第五节 我国耕地养分平衡分区评述108

第九章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与耕地资源永续利用119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特点119

第二节 我国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121

第三节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非持续性因素122

第四节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24

第五节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措施与对策125

第十章 我国耕地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技术措施128

第一节 我国耕地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特点129

第二节 我国耕地水土流失的主因剖析130

第三节 水土流失对我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的影响135

第四节 我国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技术措施136

第五节 我国坡耕地改造的几种主要模式142

第六节 对我国耕地水土流失问题的几点初步看法147

第十一章 我国耕地的沙化及其防治技术措施148

第一节 我国耕地沙化的现状与分布特征149

第二节 沙化对我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的影响150

第三节 我国耕地沙化发生与发展的主因剖析153

第四节 我国耕地沙化防治的技术措施157

第十二章 我国盐碱化耕地的防治161

第一节 我国盐碱化耕地的数量、分布及其类型161

第二节 盐碱化对我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的影响164

第三节 我国盐碱化耕地形成的主因剖析165

第四节 我国盐碱化耕地的合理利用与防治措施167

第十三章 耕地资源永续利用模式理论探讨173

第一节 模式的概念173

第二节 模式的特性176

第三节 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的模式177

第三篇 分区183

第十四章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分区183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分区原则183

第二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分区方法185

第三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分区指标体系189

第四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分区识别变量等级划分195

第五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分区类型代码确定196

第六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分区标准区域与标准代码196

第七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分区距离值的计算197

第八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分区方案199

附: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分区县(市、旗、区)名录202

第十五章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分区评价213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分区评价原则213

第二节 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分区评价方法214

第三节 耕地质量贡献率计算方法214

第四节 中国耕地质量指数值的计算215

第五节 中国耕地质量指数值分级216

第六节 中国耕地资源丰富程度217

附:全国各大区耕地质量指数值分级归类县(市、旗、区)名录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