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图并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聚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殿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解放军出版社
- ISBN:750654302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04页
- 文件大小:212MB
- 文件页数:7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图并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聚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1 军旗升起--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1
“八一”枪声惊天地1
秋收暴动响霹雳4
“羊城”鏖战风云急8
2 燎原之火--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1
从井冈山到赣南闽西11
红了大别山14
弋横烽火16
“下湖上山”创建湘鄂西17
3 建军丰碑--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20
三湾改编创新制20
三大纪律治军严23
古田会议定纲领25
4 装点关山--根据地在反“围剿”中扩大29
赣闽朱毛破敌30万29
苏家埠红四方面军围点打援32
红3军出没洪湖反“围剿”35
红7军千里辗转入湘赣36
5 军校星光--红军学校的创建与发展39
毛泽东首创井冈山教导队39
中革军委办“红埔”42
人民军队最早的大学45
6 战略转移--震惊中外的红军长征48
红7军团瑞金点兵48
红6军团挥师黔东50
中央红军惜别“红都”53
川陕红军转战北行56
军旗直指西北58
7 遵义曙光--生死攸关的转折62
红军抵制“太上皇”62
遵义会议拨航向65
四渡赤水用兵如神68
8 齐聚陕甘--红军战胜分裂会师西北73
红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合73
中央红军主力胜利到达陕北75
红二、四方面军甘孜奏凯80
“三军过后尽开颜”82
瓦窑堡运筹抗日大计85
9 团结抗日--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85
红军东征西征87
“三位一体”逼蒋抗日90
10 东北抗联--不屈不挠的抗日武装94
钢铁义勇军94
十五载艰难征程96
热血铸就英雄魂100
中央分局临危受命102
11 南国星火--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02
九路突围人犹在104
血雨腥风终有涯106
12 理性光芒--毛泽东军事思想逐渐形成110
“十六字诀”驱重兵110
莫疑星火燎原112
诱敌深入屡挫顽军114
13 抗日救国--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117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117
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122
巧布口袋阵125
14 首挫日寇--平型关伏击战125
关门歼日虏127
打破“皇军”神话132
15 挺进华北--创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135
实施战略展开135
挺进冀鲁平原140
经略山东143
16 开辟华中--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形成与发展145
“脱手斩得小楼兰”145
新四军东进北上148
珠联璧合抗日反顽152
17 将才摇篮--创办抗日军政大学156
未雨绸缪办抗大156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161
革命熔炉育英才163
18 游击英豪--游击战略战术的长足发展166
人民抗日武装的拿手好戏166
陷敌于“汪洋大海”169
南岳游击训练班171
19 力挫逆流--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的阴谋175
平息晋西事变175
有理有节昭奇冤178
冀鲁豫反顽斗争181
20 百团大战--打破日寇的“囚笼政策”185
“严重的政治任务”185
正太路痛歼日寇187
日军饮泣“长恨歌”191
21 共渡难关--人民抗日武装在困境中谋发展195
精简整编195
南泥湾精神大发扬197
粉碎日伪“扫荡”201
22 春风化雨--实行政治工作三大原则205
尊干爱兵凝军心205
拥政爱民鱼水情208
瓦解日军“武士道”211
23 卫戍圣地--保卫陕甘宁边区214
肃清匪患214
千里河防217
反封锁斗争220
展开大规模进攻224
24 最后一战--夺取抗战最后胜利224
收复热河、察哈尔227
打开东北门户229
25 针锋相对--保卫抗战胜利果实232
上党痛击“阎老西”232
平汉、平绥、津浦线上的反击235
参加军事调处239
26 夺占先机--向东北进军243
一个重要的战略构想243
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244
一次规模空前的战略调动249
27 奋起自卫--解放战争全面爆发253
中原突围,转战千里253
东南前哨,七战七捷256
冻土热血,四保临江259
转战陕北,三战三捷261
28 伟大转折--三路大军挺进中原266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266
陈谢集团挺进豫陕鄂269
陈粟大军南下豫皖苏272
重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275
29 思想伟力--政治工作和军事原则的创新与发展275
开展新式整军运动278
提出十大军事原则281
30 劲旅扬威--各战场新的攻势作战285
破石门,朱德指导攻坚战285
打宜川,彭德怀策应中原287
收失地,林罗纵横黑土地289
战豫东,粟裕长线“钓大鱼”291
31 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295
首取东北,大战告捷295
决胜淮海,扭转乾坤298
夺取平津,大局奠定301
32 建军新篇--人民军队建设的重大发展305
全军组织和番号的统一305
军旗军徽的诞生307
军兵种建设的起步310
33 突破天堑--百万雄师过大江314
定大计,毛泽东运筹帷幄314
占南京,蒋家王朝随风去317
攻上海,瓷器店里打老鼠321
迂回包围,席卷中南325
34 勇追穷寇--解放祖国大陆的胜利进军325
军政兼取,攻占西北329
攻防并举,解放东南332
巧妙机动,进军西南335
35 胜利之本--解放战争中的军民关系339
“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339
“把军队变为工作队”343
36 大略初定--过渡期的军队建设方针346
开国阅兵展军威346
确立新的军事领导体制350
新的军兵种正式建立352
制定和颁布共同条令356
37 砥定乾坤--巩固和保卫新生人民政权358
接管城市358
清剿土匪360
痛击国民党军队袭扰363
参加国家经济建设366
38 保家卫国--组建志愿军抗美援朝369
颐年堂点将369
五大战役稳定战局371
三八线上打打谈谈375
调整编制体制379
39 宏图经远--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展开379
实行“四项制度”381
常规武器装备的研制384
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演习386
40 百年大计--建立新中国军队院校教育体系389
制定组建军队院校方案389
将帅治校390
开拓军事科学研究395
解放一江山岛397
41 靖海伏波--东南沿海地区对敌斗争397
炮击金门作战399
粉碎国民党军队窜犯大陆的阴谋402
“八六海战”404
42 雪域丰碑--进军西藏和西藏平叛406
昌都古城红旗飘406
和平进军西藏407
奉命平息武装叛乱411
43 传统新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基层建设414
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414
创建四好连队,争当五好战士416
将军下连当兵419
44 学习雷锋--人民军队英雄多422
平凡而又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422
毛泽东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25
千万个雷锋在成长428
45 练兵习武--群众性练兵活动和大比武431
郭兴福教学法431
叶剑英的一个重要报告433
毛泽东观看军事汇报表演435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440
46 倚天铸剑--国防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制440
第一枚核导弹试验成功442
第一枚氢弹爆炸成功444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446
第一艘攻击核潜艇下水448
47 未雨绸缪--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450
备战整军450
加强国防工程建设453
大办民兵师455
众老帅仗义执言459
48 砥柱中流--“文化大革命”初期稳定军队的努力459
中央军委的八条命令462
二月抗争463
49 特殊使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三支两军467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决策467
稳定混乱的社会秩序469
支援工农业生产470
50 初现转机--粉碎林彪集团后的军队整顿474
军队的批林整风474
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476
军事训练的加强479
51 铁肩道义--国际主义的对外军事援助482
援越军事顾问团482
援越抗美485
援老抗美487
52 钢铁长城--保卫祖国领土安全490
碧空雄鹰490
西部卫士492
北疆战火494
南海长城497
南疆风云499
53 整顿军队--邓小平初试改革锋芒502
军队要整顿502
调整编制体制505
要准备打仗508
54 拨乱反正--跨入军队建设新时期512
旗帜鲜明地支持真理标准讨论512
端正军队建设指导思想515
全面平反冤假错案517
确立军队建设总目标520
55 战略举措--军队“三化”建设全面展开520
把教育训练提到战略地位522
开创政治工作新局面524
改革军队干部制度526
改善和发展武器装备530
56 三个面向--加强院校教育与军事科研532
“集体干部部”532
“四个舍得”办学校534
深化军事科学研究536
华北军事大演习540
57 展示军威--邓小平检阅三军540
建国35周年国庆大阅兵544
58 重大决策--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550
时代主题的新判断550
指导思想的新转变552
军队建设的新要求555
59 裁军百万--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558
宣布裁军100万558
组建陆军合成集团军561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563
文明之花遍地开566
60 双拥共建--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列566
两用人才显身手570
61 服从大局--支援和参加国家经济建设574
军用设施转为民用574
引滦入津造福津门576
扑灭大兴安岭森林大火579
62 走出国门--开创军事外交新局面583
参加国际军备控制583
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585
人民海军走向世界588
武装警察部队的组建和发展591
63 坚强柱石--维护社会稳定的英勇卫士591
拉萨戒严594
平息北京政治风波596
64 继往开来--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方针原则599
江泽民出任中央军委主席599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601
两个根本性转变604
两大历史性课题605
政治合格608
65 治军方略--军队建设的“五句话”总要求608
军事过硬610
作风优良611
纪律严明611
保障有力613
66 东南砺兵--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615
江泽民视察海上演习615
气势磅礴三维立体演兵场617
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619
创新国防动员体制621
67 筑牢军魂--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改革创新624
永远不变的军魂624
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626
深入开展“四个教育”628
68 三军秣马--军队后勤建设的改革和发展632
启动三军联勤632
军队不经商634
后勤保障社会化636
成立总装备部640
69 科技强军--军队装备建设的重大改革640
集中力量发展“杀手锏”642
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644
70 人才为本--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648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干部648
上天能驾机,下海能操舰650
钱学森的预言逐步变成现实652
71 依法治军--新形势下军队的正规化建设655
重新颁布“三大条令”655
军事法体系的形成657
兵役制度的重大变革659
颁布《军队基层建设纲要》662
72 固本强基--大力加强部队基层建设662
开展“双争”活动663
乌蒙铁军树楷模665
情系边海防667
73 驻军港澳--威武文明之师不辱使命669
驻港部队跨过深圳河670
澳门上空军旗飘扬673
世人盛赞文明之师675
子弟兵奔赴抗洪前线679
74 驰骋三江--夺取98抗洪的伟大胜利679
军民协力共筑屏障682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685
75 世纪阅兵--军队建设辉煌成果的展示688
京郊阅兵村688
威武方阵通过天安门690
军容雄壮震动中外694
跨入21世纪的人民解放军698
后记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