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民主党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的民主党派
  • 《当代中国的民主党派》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76页
  • 文件大小:178MB
  • 文件页数:849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民主党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民主党派的产生1

二、民主党派的历史道路5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创立与发展9

第一编 民主党派为恢复国民经济、实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而奋斗(一九四九年九月至一九五七年三月)18

第一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18

第一节 各民主党派参加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8

一、中国共产党发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18

二、积极响应中共“五一”号召19

三、奔赴解放区,协商召开政协会议21

四、提高思想认识,为政协会议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25

五、参加政协筹备会议28

第二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32

一、宣告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性盛会32

二、民主党派领导人在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的发言36

三、制定为新中国诞生奠基的历史性文件39

四、大会胜利闭幕42

第三节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44

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组成和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在中央人民政府中的任职45

二、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组成45

三、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组成及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在政务院所属部门的任职46

四、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在国家其他机构中的任职49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的基本形成50

第一节 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多党合作50

一、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实行多党合作的客观根据50

二、中国共产党确定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方针和政策54

三、中共帮助民主党派团结、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工作58

第二节 各民主党派代表大会和中央会议60

一、民革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61

二、民盟一届四中全会(扩大)和五中全会63

三、民建会务推进委员会第一次会议65

四、民进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66

五、农工党第五次全国干部会议67

六、致公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69

七、九三学社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70

八、台盟总部的建立71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72

第三章 民主党派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中发挥作用77

第一节 各民主党派参加土地改革77

一、民主党派及所联系的阶级和阶层对土地改革的反映77

二、参加《土地改革法》的协商制定78

三、动员成员积极参加土地改革81

第二节 各民主党派参加抗美援朝84

一、朝鲜战争爆发,《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发表84

二、开展抗美援朝的主要工作86

第三节 各民主党派参加镇压反革命运动90

一、镇反运动的开展和民主党派的反应90

二、积极拥护镇反,参加对反革命案件的调查审理92

第四节 各民主党派参加“三反”、“五反”运动94

一、“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94

二、积极响应,参加斗争95

三、民建参加“三反”、“五反”运动97

第五节 各民主党派参加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99

一、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开展99

二、各民主党派做出决议,积极开展思想改造运动101

第六节 各民主党派为恢复国民经济贡献力量104

一、参加财政经济若干重大问题的协商、决策104

二、团结所联系的阶级、阶层努力工作105

第四章 民主党派为实现国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而奋斗108

第一节 各民主党派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108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提出108

二、民主党派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109

三、民主党派为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积极工作112

第二节 民主党派为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制定宪法作贡献114

一、民主党派参加关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协商和决定114

二、民主党派在宪法起草过程中发挥作用116

三、民主党派参加全民普选工作120

四、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21

五、民主党派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中任职122

第三节 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继续发挥作用125

一、明确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后人民政协的任务125

二、各民主党派参加人民政协章程的协商制定126

三、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的召开和民主党派在政协中的任职129

第四节 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130

一、民主党派推动成员参加国家建设130

二、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展人民外交活动133

三、民建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的独特作用135

第五节 各民主党派积极支持统一祖国139

一、民主党派为解放台湾做准备139

二、各民主党派积极支持和平统一祖国141

第五章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和政府领导职务的政绩144

第一节 从清末秀才、举人、进士到共和国领导人144

第二节 新中国国家政权中的杰出女性157

第三节 投身于人民的新的事业171

第四节 “人民的忠诚公仆,党的知心朋友”178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多党合作的发展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与贯彻191

第一节 民主党派为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做出贡献191

一、民主党派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建议191

二、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194

三、民主党派在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发挥作用196

第二节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与贯彻198

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198

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宣传与贯彻200

三、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提出207

第三节 民主党派发挥“参、代、监、改”作用208

一、参加国家建设,积极贡献力量209

二、代表所联系的阶级阶层的合法利益与合理要求210

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民主党派与中共实行互相监督212

四、改造思想,积极培养提高拥护社会主义的进步人士212

第四节 各民主党派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214

一、民革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214

二、民盟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216

三、民建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17

四、民进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218

五、农工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218

六、致公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19

七、九三学社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19

八、台盟各地负责人工作会议220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经验220

一、贯彻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方针220

二、坚持重点分工221

三、坚持大中城市为主222

四、坚持发展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222

五、在工作中发展,发展为了工作222

六、建立各民主党派的联合党校——社会主义学院222

第二编 民主党派在曲折发展中经受考验(一九五七年四月至一九七六年九月)228

第七章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228

第一节 民主党派应邀帮助共产党整风228

一、中共中央决定开展整风运动228

二、民主党派应邀帮助共产党整风229

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借整风之机向共产党进攻232

第二节 反右派斗争及其严重扩大化233

一、从整风运动到反右派斗争的转变233

二、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235

三、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对民主党派和多党合作带来的严重消极影响237

第三节 民主党派开展内部整风238

第四节 各民主党派召开会议,宣布反右派斗争结束241

第八章 民主党派为克服三年困难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246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方针政策的调整与改善247

一、贯彻“弛”的方针,明确民主党派工作服务与改造相结合的政策247

二、实行“五不变”政策249

三、在民主党派人士中不开展“反右倾”运动250

四、分期分批给右派分子摘掉帽子和在民主党派人士中进行甄别平反工作251

五、在副食品供应和精简、下放方面适当照顾252

六、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253

第二节 各民主党派中央会议的召开,采取“神仙会”的方式进行形势教育和思想教育255

第三节 民主党派在克服困难和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258

一、各民主党派领导人的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258

二、各民主党派的工作活动264

三、各民主党派成员对国家建设的重要贡献267

第四节 各民主党派开展思想教育运动和参加“四清”运动272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对多党合作的影响272

二、民主党派开展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274

三、民主党派参加“四清”运动275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民主党派278

第一节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民主党派的迫害278

一、各民主党派机关受到红卫兵冲击,被迫停止活动278

二、各民主党派许多领导人和成员受到批斗和迫害279

第二节 毛泽东、周恩来对民主党派人士的保护281

一、毛泽东有关民主党派问题的指示281

二、周恩来对民主党派人士的保护283

第三节 “文革”后期民主党派的活动290

一、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恢复学习活动290

二、为民革中央主席何香凝举行追悼会291

三、四届人大召开前后民主党派的活动292

四、恢复孙中山和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纪念活动293

五、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到各地参观294

第四节 民主党派在“文化大革命”中经受考验295

一、民主党派与中共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经受了严峻的考验295

二、各民主党派成员在逆境中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贡献298

三、各民主党派战胜困难、经受考验的原因300

第三编 民主党派在新时期开创工作新局面(一九七六年十月至一九八七年九月)306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306

第一节 粉碎“四人帮”后,民主党派逐步恢复活动306

一、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重建组织和恢复活动306

二、各民主党派参加五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309

三、民主党派参加揭发、批判“四人帮”的斗争312

第二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多党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314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地位314

二、邓小平对民主党派和多党合作的重要论述316

三、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318

第三节 各民主党派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319

一、各民主党派分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319

二、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收获和重要意义327

第四节 民主党派协助落实政策329

一、对错划的“右派分子”甄别平反329

二、各民主党派协助落实知识分子政策330

三、平反冤、假、错案,为“文革”期间遭受严重迫害的民主党派领导人昭雪平反333

四、协助落实原工商业者政策335

第十一章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提出与贯彻338

第一节 中共十二大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提出338

一、中共十二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338

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提出340

三、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列席中共十二大,并参与有关方针任务的讨论342

第二节 各民主党派召开代表大会,制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纲领344

一、民革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344

二、民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346

三、民建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347

四、民进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349

五、农工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350

六、致公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352

七、九三学社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353

八、台盟第三次全盟代表大会354

第三节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中国共产党制定加强多党合作的政策356

一、制定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工作方针任务的文件356

二、协助民主党派解决工作条件等问题361

第十二章 民主党派努力开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局面364

第一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为四化服务活动364

一、积极协助政府安置待业青年364

二、大力开展经济咨询活动365

三、开展科技、文教、医药卫生等咨询活动368

四、开展智力支边扶贫工作370

五、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372

第二节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373

一、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服务374

二、广开学路,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377

三、身体力行,为发展教育事业服务379

第三节 为实现祖国统一服务382

一、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而努力382

二、为促进“一国两制”方针的实现献计出力384

第四节 各民主党派帮助中共整党387

一、《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387

二、中国共产党诚恳希望民主党派帮助搞好整党387

三、民主党派帮助中共整党389

第五节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四化服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表彰大会的召开391

第四编 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共同为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而努力(一九八七年十月至一九九八年三月)402

第十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逐步完善402

第一节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各民主党派参加有关会议活动40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402

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403

三、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参加中共十三大报告稿的讨论并列席十三大开幕式和闭幕式405

第二节 各民主党派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下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努力409

一、民革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410

二、民盟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412

三、民建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415

四、民进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417

五、农工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419

六、致公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421

七、九三学社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422

八、台盟第四次全盟代表大会424

第三节 各民主党派参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协商和制定426

一、邓小平批示拟定民主党派成员参政和履行监督职责的方案426

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一九八九〕14号文件)的协商和制定427

三、《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主要内容429

四、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推进多党合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436

第十四章 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438

第一节 民主党派参加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人事安排的协商438

一、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协商438

二、参与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439

三、参与宪法、法律、法规的制定441

四、参与统一战线重大问题的协商442

第二节 民主党派成员在人民代表大会发挥作用443

一、民主党派成员在全国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当选代表和担任领导职务的基本情况443

二、民主党派成员在人民代表大会中发挥参政作用445

第三节 民主党派成员参加政府工作449

一、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家、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取得新进展450

二、担任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民主党派成员的工作情况及政绩454

三、各级政府与民主党派联系的加强474

第四节 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发挥作用477

一、民主党派成员在全国及地方人民政协中任委员和领导职务的基本情况478

二、民主党派参加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479

三、民主党派以党派名义作大会发言479

四、提出提案480

五、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483

第五节 民主党派继续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责484

一、在政治协商过程中履行监督职责485

二、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特约四员”485

三、通过多种形式履行民主监督职责490

第六节 民主党派参加重要国事、外事活动493

一、民主党派参加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活动494

二、随同中共中央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访495

三、民主党派组团出访和接待外宾来访495

第十五章 民主党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事业做出新贡献498

第一节 民主党派就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国是咨询498

一、就有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出建议499

二、就老、少、边、穷地区脱贫与发展问题提出建议500

三、就国家重要建设项目提出建议501

四、就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提出建议502

五、就教育问题提出建议503

六、就其它问题提出建议504

第二节 民主党派深入开展智力支边扶贫活动505

第三节 民主党派继续为祖国和平统一贡献力量512

一、坚持统一,反对分裂512

二、为祖国和平统一献计出力513

三、加强联谊,宣传政策514

四、促进两岸科技文化交流516

五、搞好“三引进”,促进与台、港、澳及海外的经济合作518

第四节 民主党派成员对国家建设的重要贡献518

第十六章 谱写多党合作的新篇章525

第一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为民主党派发挥作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525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525

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526

三、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讨论中共十四大报告稿和列席开幕式、闭幕式527

第二节 各民主党派召开全国代表大会531

一、民革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532

二、民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533

三、民建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534

四、民进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534

五、农工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535

六、致公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536

七、九三学社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536

八、台盟第五次全盟代表大会537

第三节 拓展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新领域538

一、多党合作的新局面538

二、创造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新形式540

三、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开辟新领域543

四、走出联络工作的新路子546

第十七章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断加强548

第一节 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情况548

一、各民主党派逐步完成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548

二、学习邓小平理论,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553

三、加强制度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555

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保证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后继有人556

第二节 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557

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客观要求,向民主党派提出了加强思想建设的任务557

二、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的基本情况558

三、发扬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564

第三节 民主党派机关建设情况566

一、各民主党派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566

二、各民主党派加强机关建设的主要措施和做法567

第四节 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570

一、新时期以来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情况570

二、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方针571

三、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基本经验572

第五节 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培训工作574

一、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恢复与发展575

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主要任务、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576

三、社会主义学院的培训特色577

四、社会主义学院在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78

第六节 民主党派的报刊、出版社等情况579

一、民革579

二、民盟580

三、民建580

四、民进581

五、农工党582

六、致公党583

七、九三学社583

八、台盟585

第十八章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昂首迈向新的世纪586

第一节 团结在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下586

一、各民主党派普遍开展讲政治活动586

二、共同描绘迈向新世纪的宏伟蓝图588

三、各民主党派明确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591

第二节 完成跨世纪的新老交替592

一、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592

二、各民主党派新一代领导人全面接替领导职务595

三、在领导制度改革中,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596

四、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的结构有了很大改善596

五、所有候选人都是高票当选,体现了团结祥和及重事业兴旺、轻个人进退的风貌596

第三节 继承光荣传统,落实政治交接的任务597

一、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98

二、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598

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紧密围绕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599

四、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599

五、坚持按照参政党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600

第四节 共襄盛举601

一、共商国是601

二、在第九届全国人大、政协任职603

三、继往开来604

结束语606

附录一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一九八九〕14号)614

附录二 各民主党派历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中央委员名单621

附录三 各民主党派历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简历730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民主党派领导人担任副委员长名单757

附录五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历届全国委员会民主党派领导人担任副主席名单760

附录六 新时期以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建议763

彩色插图目录7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