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高明士著 著
- 出版社: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ISBN:957017158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中国的天下秩序1
壹、天下秩序原理的探讨1
一、前言1
二、结合原理4
三、统治原理9
四、亲疏原理11
五、德化原理12
贰、天下秩序与君长人身统治17
一、前言17
二、天下秩序的三层同心圆结构17
1、内臣地区21
2、外臣地区21
3、暂不臣地区21
三、天下秩序运行实例23
参、羁縻府州制度29
一、问题所在29
二、羁縻府州制度的确立31
1、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32
2、羁縻地区之都督、刺史皆得世袭41
3、羁縻府州制度「著于令式」42
三、隋唐天下秩序下的羁縻府州44
1、外臣的内臣化51
2、边境的扩大56
3、失礼入刑(兵)60
四、结语61
中篇、天下秩序与东亚世界65
壹、导言65
贰、秦汉时期的东亚关系68
一、前言68
二、燕、秦与箕氏朝鲜68
1、箕氏朝鲜69
2、燕国与箕氏朝鲜71
3、秦朝与箕氏朝鲜72
三、汉代的中韩越倭关系75
1、汉初与卫氏朝鲜、赵氏南越76
2、汉领朝鲜时代82
3、韩倭等四夷君长93
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亚关系96
一、前言96
二、曹魏时期的中韩倭关系97
三、分裂时期的一元化秩序与多元政权102
四、西晋时期的东夷关系105
五、晋、燕与东夷关系108
1、朝鲜半岛三国鼎立108
2、前燕的兴起109
3、晋、燕、秦、丽、济间的关系110
六、晋、燕、南北朝与东夷诸国的封贡关系114
1、朝贡之礼114
2、册封之礼116
3、册封的实例117
4、册封与「外臣的内臣化」124
5、册封的方式130
七、结语——德、礼、政、刑的具体实施133
肆、隋唐时期的中韩渤海关系142
一、前言:天下观念的具体化与天下秩序的一元化142
二、隋及唐初与朝鲜三国的关系146
1、册封与朝贡146
2、隋及唐初的征伐——失礼入刑150
三、唐朝与统一新罗的关系158
1、安东都护府内撤的检讨159
2、册封与朝贡160
四、隋唐与渤海的关系166
五、结语——一元化的德、礼、政、刑秩序171
伍、倭给隋的「无礼」国书事件176
一、问题所在176
二、「无礼」的惩罚与「无礼」国书的反应177
三、开皇末到大业间内外环境的变化181
1、派使宣谕朝贡183
2、失礼入刑184
四、隋朝为何无出兵倭国?187
1、文帝的处理189
2、炀帝的问题191
五、结语204
陆、隋唐使臣赴倭及其礼仪问题206
一、前言206
二、裴世清的出使及其礼仪问题207
1、隋使朝见天皇宜用「邻国」礼213
2、隋使裴世清为「大国」之「宣谕」使,并非朝贡使218
3、《日本书纪》记载当时观礼隆重220
4、隋炀帝不许「无礼」行为221
三、关於「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国书问题223
四、高表仁的「争礼」问题228
1、第一次遣唐使之时间233
2、「无令岁贡」如何解释?233
3、高表仁为「宣谕」使234
4、高表仁与倭王争礼的问题235
5、「由是复绝」如何解释?237
五、孙兴进「上唐朝书」问题238
六、礼仪诸问题的检讨242
七、结语249
下篇、东亚文化圈与东亚教育圈的形成255
壹、东亚文化圈的形成255
一、前言255
二、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及其构成诸要素257
1、汉字258
2、儒教259
3、律令261
4、科技263
5、佛教264
三、东亚诸国的特殊性264
贰、东亚文化圈与教育圈的关系266
一、前言266
二、东亚文化圈与东亚教育圈的形成266
三、东亚教育圈的特质269
1、东亚的汉字与儒学教育274
2、东亚的养士与成圣教育276
参、东亚古代士人的共通教养285
一、前言285
二、学校教育285
三、私学教育294
四、留唐教育298
五、结语300
肆、罗·丽时代「庙学」制的创立与展开303
一、前言303
二、新罗时代的「庙学」制303
1、「庙学」制的创立303
2、「庙学」制的展开310
三、高丽时代的「庙学」制314
1、「庙学」制的创立315
2、「庙学」制的展开335
四、结语347
附述:韩国的「阙里祠」与孔圣后裔349
一、前言349
二、孔圣后裔的东来350
三、鲁城阙里祠351
四、华城阙里祠353
五、政府的尊崇政策355
六、结语356
附录359
壹、台湾的好太王碑拓本以及碑文研究359
一、台湾所见好太王碑诸拓本及其研究概述359
二、国馆乙本的价值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367
三、结语380
贰、高句丽好太王碑傅馆藏乙本原石拓本整本的发现及其价值383
一、前言383
二、新发现傅馆乙本第一、二、四面拓本386
三、傅馆乙本的特征及其价值390
四、新发现傅馆其他两种拓本401
结论403
近人论著引用书目407
索引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