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普通教育史 1949-198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吕型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036154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639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6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上海普通教育史 1949-198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对旧教育的接管、整顿、改造(1949—1952)22
第一节 接管、整顿各级各类学校22
一、建立新的领导管理系统24
二、接管公立学校29
三、整顿私立学校31
四、接办外资津贴学校34
第二节 贯彻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针38
一、创造条件,吸收工农子女入学40
二、设置儿童晚班和夜中学41
三、在工人居住集中的地区新建、翻建学校45
四、创办工农速成中学45
第三节 改革教学内容 加强教学管理48
一、改革教学内容48
二、加强教学管理55
第四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61
一、开设政治课61
二、结合政治运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63
三、建立民主秩序67
四、建立团队组织71
五、设政治辅导员73
第五节 争取、团结、改造知识分子73
一、基本留用 照常供职76
二、思想建设77
三、批判《武训传》81
四、通过多种途径培训师资83
五、关心教职员生活85
六、建立教育工会86
第二章 社会主义教育的初创(1953—1957)88
第一节 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方针89
一、克服忙乱现象89
二、加强劳动教育93
三、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99
第二节 学习苏联经验 全面改革教育102
一、接办全部私立中小学104
二、整顿各类学校107
三、建立统一的领导管理体制112
四、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114
五、编制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120
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123
七、建立统一的教学制度126
八、对学习苏联经验、改革教育的评价129
第三节 建立经常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制度131
一、提出社会主义德育目标131
二、开辟思想品德教育的多种途径132
第四节 建立体育卫生工作制度141
一、重视体育卫生工作144
二、改进体育课教学146
三、普及课外体育活动149
四、开展卫生保健工作151
第五节 扩大、建设师资队伍154
一、师资来源154
二、整顿师资队伍156
三、开展在职培训158
四、加强师范教育161
五、评优和工资改革168
六、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172
七、反右斗争扩大化175
第六节 事业大发展178
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178
二、试办重点学校182
三、推行二部制183
四、重视少数民族和归国华侨学生教育186
五、开展青少年自学辅导189
六、增加教育经费190
第三章 社会主义教育的探索(1958—1965)192
第一节 开展“教育大革命”193
一、颁布纲领193
二、“教育大革命”的内容194
三、讨论教学指导思想205
四、教学改革209
第二节 制订中小学工作条例215
一、调整教育事业216
二、制订中小学工作条例225
第三节 坚持改革教学231
一、坚持学制改革试验232
二、加强重点学校建设234
三、贯彻以教学为主的原则239
四、改革教学方法 减轻学生负担244
五、课外活动是活跃的教学因素251
六、阶级斗争扩大化在教学上的影响255
第四节 形成较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258
一、德育的任务和目标260
二、德育的内容和途径262
三、创办工读学校273
四、形成较完善的德育工作体制276
第五节 加强体育卫生工作278
一、改革体育课教学279
二、建立体育传统项目280
三、改进卫生保健工作285
四、加强体育卫生工作队伍建设 改善体育设施290
第六节 教师队伍建设293
一、基本情况294
二、在职教师培训形成三级进修网络298
三、知识分子政策曲折反复306
四、改革中等师范教育313
第七节 发展职业教育 推行两种教育制度318
一、半工半读学校320
二、半农半读学校324
第八节 从大起大落到有计划地发展333
一、“两条腿走路”334
二、有计划地发展340
三、普通教育经费344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育(1966.5—1976.10)348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在教育战线蔓延349
一、教育界大动乱的发端349
二、红卫兵冲向社会352
三、全面夺权355
第二节 贯彻极左路线的“斗、批、改”359
一、“复课闹革命”360
二、清理阶级队伍和整党建党361
三、干部下放劳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62
四、炮制《上海市中小学教育革命纲要》364
五、“两个估计”出笼366
第三节 迫害干部、教师 破坏师资队伍368
一、迫害干部和教师368
二、破坏师资队伍372
第四节 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领导、管理学校375
一、工宣队进驻学校375
二、市区小学下放街道管理377
三、贫下中农管理学校379
四、教育经费的使用与管理380
第五节 “教育革命”实践382
一、学制频繁变动 教育结构单一382
二、“精简”课程384
三、“以社会为工厂”“结合典型产品教学”387
四、“编写”教材390
第六节 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戕害394
一、培养敢于造反的“小革命家”395
二、以阶级斗争为主课396
三、抢占争夺青少年的阵地399
第七节 与“四人帮”一伙的斗争402
一、“纠左”与“反复辟回潮”402
二、“全面整顿”与“反击右倾翻案风”411
第五章 历史转折时期的教育(1976.10—1989)414
第一节 全面拨乱反正415
一、揭发、批判“四人帮”416
二、平反冤假错案尊重教师419
三、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421
四、端正办学指导思想429
五、调整管理体制和布局431
六、总结历史经验 清除“左”的影响434
第二节 确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436
一、讨论教育的功能437
二、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438
第三节 修订和贯彻教育方针442
一、修订教育方针442
二、贯彻教育方针444
第四节 改革教育体制452
一、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454
二、改革中等教育结构462
三、改革农村教育469
四、改革学制475
五、改革管理体制477
第五节 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481
一、德育目标和内容482
二、德育途径和方法487
第六节 改革教学498
一、修订教学计划 调整教学大纲500
二、改革课程教材505
三、改革教学方法509
四、开辟“第二课堂”515
五、整体改革520
第七节 体育卫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526
一、体育工作526
二、卫生保健工作532
第八节 劳动教育和勤工俭学535
一、小学开设手工劳动课535
二、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537
三、勤工俭学活动542
第九节 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师资队伍544
一、提高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544
二、发展师范教育549
三、培训在职教师552
四、教师管理559
第十节 教育事业现状563
一、幼儿教育565
二、小学教育567
三、普通中学教育569
四、职业技术教育570
五、特殊教育573
六、工读教育575
七、校外教育577
八、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学术团体578
附录579
一、上海普通教育大事记579
二、历史性文件599
广州学生会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宣言599
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第十届关于基督教教育议决案600
努力办好半农半读学校602
上海市中、小学教育革命纲要(草案)607
三、教育法规614
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614
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暂行条例623
四、教育统计资料630
1950—1989年上海市地方财政用于普通教育的经费630
1950—1989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每年人均事业费631
1950—1989年上海教育基建投资和竣工面积632
1949—1989年上海市中小学和职业中学教师负担学生数633
上海市职业中学基本情况634
后记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