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外测与安全系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外测与安全系统](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3891152.jpg)
- 吴立勋主编;朱敬国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宇航出版社
- ISBN:780034636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54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577页
- 主题词:弹道导弹-测量系统-控制系统;运载火箭-测量系统-控制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外测与安全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吴立勋1
1.1测控系统1
1.2弹(箭)测控系统2
1.2.1弹(箭)测控系统的任务2
1.2.2弹(箭)测控系统的组成3
1.3弹(箭)载外测与安全系统8
1.3.1外弹道测量系统8
1.3.2安全系统10
1.3.3外测安全系统11
1.4发展趋势12
参考文献14
第2章弹(箭)载外弹道测量系统&张荣全 吴立勋15
2.1测量元素与测量体制15
2.1.1测量元素15
2.1.2 测量体制16
2.2基本测量雷达17
2.2.1脉冲雷达17
2.2.2连续波雷达18
2.3信道设计24
2.3.1雷达方程24
2.3.2系统损耗25
2.3.3弹道、布站与弹(箭)载天线方向图29
2.3.4信道计算32
2.4系统设计举例33
2.4.1发射轨道33
2.4.2航向与测量雷达34
2.4.3跟踪轨道35
2.4.4系统方案36
2.4.5系统电平计算37
参考文献39
第3章 安全系统&鞠殿甲40
3.1安全系统的作用40
3.2弹(箭)飞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41
3.3安全准则和安全系统的分类42
3.3.1安全准则42
3.3.2安全系统的分类42
3.4自主安全42
3.4.1姿态安全43
3.4.2超程控制44
3.4.3程序角比较装置装定量的计算实例46
3.5遥控安全49
3.5.1火箭飞行安全判断参数和准则49
3.5.2导弹飞行安全判断参数和准则52
3.6遥测安全53
3.7安全遥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54
3.7.1安全遥控系统的原理框图54
3.7.2指令的产生、传输和检出55
参考文献56
第4章 信标机&江杏娣57
4.1概述57
4.2信标机的主要电性能参数58
4.3信标机的组成61
4.3.1频标源61
4.3.2倍频器67
4.3.3功率放大器75
4.3.4隔离器78
4.4信标测速原理79
4.5信标机电性能设计82
4.5.1引导信标机电性能设计(S波段信标机设计)82
4.5.2测速信标机电性能设计85
4.6信标机的测试与试验98
4.6.1信标机主要电性能指标的测试98
4.6.2信标机的试验99
参考文献100
第5章 脉冲应答机&朱敬国101
5.1概述101
5.1.1脉冲应答机的作用及分类103
5.1.2脉冲应答机的基本组成104
5.2应答机的设计105
5.3脉冲应答机的性能参数106
5.4脉冲应答机的工作原理108
5.4.1脉冲载频频谱108
5.4.2脉冲相参应答机的工作原理111
5.4.3脉冲非相参应答机的工作原理114
5.5接收机116
5.5.1工作原理116
5.5.2触发灵敏度的估算117
5.5.3接收机带宽的选择120
5.5.4中频频率的选取122
5.5.5本振频率稳定度的确定122
5.5.6接收机电路123
5.6发射机130
5.6.1工作原理131
5.6.2发射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33
5.6.3脉冲相参应答机转发脉冲的控制136
5.6.4发射机电路138
5.7视频处理器145
5.7.1功能和组成145
5.7.2工作原理146
5.7.3视频放大器增益的估算146
5.7.4译码器147
5.7.5延迟和脉冲产生器149
5.8脉冲应答机特性分析149
5.8.1触发特性149
5.8.2延迟特性151
5.8.3多普勒特性155
5.9脉冲应答机的测试与试验156
5.9.1触发灵敏度的测试156
5.9.2转发脉冲功率的测试158
5.9.3转发脉冲延迟时间的测试159
5.9.4相参多普勒特性测量163
5.9.5脉冲应答机的对接和校飞167
参考文献168
第6章 连续波应答机&郭放170
6.1概述170
6.1.1作用及组成170
6.1.2分类171
6.2主要技术性能参数173
6.3输入信号形式及功率谱174
6.4相参应答机诸方案181
6.4.1直接倍频应答机181
6.4.2变频倍频应答机182
6.4.3频率偏移相参应答机183
6.4.4固定第二(三)中频相参应答机187
6.4.5固定中频相参应答机195
6.4.6双信道相参应答机198
6.4.7三信道中频转发相参应答机199
6.4.8三信道锁相一转发应答机201
6.4.9再生式锁相应答机203
6.5载波锁相接收机206
6.5.1中频放大器参数及其对环路的影响208
6.5.2自动增益控制(AGC)213
6.5.3限幅器的作用221
6.5.4信号频率的捕获227
6.5.5假锁240
6.5.6错锁245
6.5.7相干解调248
6.5.8调制对载波跟踪环的影响263
6.6相位稳定性267
6.6.1提高传输信道频率响应的稳定性267
6.6.2相位校正技术268
6.6.3调相负反馈技术273
6.7相参发射机276
6.7.1频率变换器方案的选择277
6.7.2相位调制器281
6.7.3微波功率放大器284
6.8非相参应答机286
6.8.1方案286
6.8.2工作原理288
6.8.3中频频率的选择291
6.8.4信道间的信号电平差292
6.8.5限幅器的功能292
6.8.6静噪电路292
6.8.7非相参振荡器294
6.8.8降低测量误差的途径294
6.8.9组合干扰分析295
6.8.10噪声对转发功率的影响298
6.9应答机性能测试301
6.9.1转发、接收频率及转发比的测量302
6.9.2接收灵敏度及动态范围的测量304
6.9.3转发功率、杂波抑制度及返回功率抑制比的测量305
6.9.4转发调制度的测量305
6.9.5干扰测量307
6.9.6距离零值及其变化量的测量308
6.9.7仿真测试312
6.9.8信号频率的捕获时间及捕获概率的测量314
参考文献320
第7章 安全指令接收机与自主安全控制装置&杨自诚 朱昌宇321
7.1概述321
7.2安全指令接收机322
7.2.1 DPSK-FM信号分析322
7.2.2调频接收和解调327
7.2.3 DPSK信号的解调339
7.2.4指令概率计算346
7.3姿态失稳自毁348
7.4纵向超程自毁348
7.4.1程序角比较装置348
7.4.2视速度比较装置352
7.5安全控制器355
参考文献357
第8章弹(箭)载天线&林章赐 刘宪臣358
8.1天线的性能参数358
8.1.1天线的方向性系数、增益、效率及方向图358
8.1.2极化363
8.1.3天线的阻抗367
8.2对弹(箭)载天线的要求367
8.2.1方向图覆盖368
8.2.2极化特性368
8.2.3阻抗匹配369
8.2.4相位特性369
8.2.5环境要求369
8.3折合振子天线371
8.3.1折合振子天线的种类和结构371
8.3.2工作原理372
8.3.3倒F型折合振子天线设计原理及分析372
8.3.4设计实例381
8.4端射式介质板表面波天线383
8.4.1天线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383
8.4.2天线的辐射特性385
8.4.3天线反射系数的计算394
8.4.4表面波天线的带宽、驻波比和效率396
8.4.5表面波天线参数的计算方法396
8.4.6设计实例397
8.5圆极化角锥喇叭天线399
8.5.1工作原理399
8.5.2天线主要公式的表达和主要部件尺寸的选择402
8.5.3设计实例406
8.6微带天线408
8.6.1微带天线的结构和特点408
8.6.2辐射机理409
8.6.3微带天线的辐射场411
8.6.4矩形微带天线的设计413
8.6.5圆形微带天线的设计420
8.6.6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426
8.6.7微带天线阵简介433
8.7天线测量技术442
8.7.1测量场地442
8.7.2模型缩比测试452
8.7.3幅度方向图的测量454
8.7.4极化测量455
8.7.5相位方向图的测量457
8.7.6增益测量459
8.7.7驻波系数的测量462
8.7.8收发天线隔离比测量462
8.7.9天线参数的自动化测量463
参考文献465
第9章弹(箭)载无线电设备的结构设计&范志强 施德生 林先昂466
9.1弹(箭)载无线电设备的环境要求与试验466
9.1.1自然环境条件及影响467
9.1.2力学环境及其影响468
9.1.3电磁干扰环境及其影响470
9.1.4特殊环境470
9.1.5实例471
9.1.6弹(箭)载无线电设备的环境试验474
9.2振动与冲击的隔离477
9.2.1隔振和缓冲的基本原理477
9.2.2单质体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及减振器的配置481
9.2.3随机振动的隔离483
9.2.4挠性设备的隔振488
9.2.5粘弹阻尼减振489
9.2.6常用的隔振和缓冲措施491
9.3热设计492
9.3.1设备的加温493
9.3.2弹(箭)电子设备的散热493
9.3.3恒温设计496
9.4机箱、机壳结构设计499
9.4.1设计基本内容499
9.4.2机箱、机壳设计501
参考文献510
第10章弹(箭)载外测安全系统测试&史敖冰 任爱华512
10.1系统测试要求和组成512
10.1.1系统测试要求512
10.1.2系统测试内容513
10.1.3系统测试设备组成515
10.2系统测试程序519
10.2.1系统线路工作程序519
10.2.2系统综合测试规程521
10.3应答机校准527
10.3.1系统鉴定与校准的常用方法527
10.3.2应答机射前校准531
10.4应答机阵地校零532
10.4.1距离零值及其测定532
10.4.2阵地校零534
10.5安全引爆试验537
10.5.1电爆分系统的组成537
10.5.2引爆器、爆炸器的检查测试538
10.5.3电爆分系统安全保险设计540
10.6电磁兼容性试验541
10.6.1电磁兼容性541
10.6.2电磁兼容性控制543
10.6.3电磁兼容性测量545
10.6.4弹(箭)载系统试验中的电磁兼容性546
参考文献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