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江德兴,袁久红,魏福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00325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170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1
第一章 哲学的本性、历程与功用3
第一节 哲学的本性3
一、哲学的对象与使命3
二、哲学的特点与方式10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形态16
第二节 哲学的历程19
一、中国哲学的精神19
二、西方哲学的发展.24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30
第三节 哲学的功用36
一、文明的活的灵魂36
二、哲学对人类生活的功用40
三、通向哲学智慧之路45
第二章 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48
第一节 科学的实践观48
一、实践的含义和特点48
二、实践的结构和类型52
三、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55
第二节 实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58
一、辩证的物质观59
二、物质与运动62
三、时间和空间65
四、世界统一于物质68
第三节 世界联系与发展的普遍规律70
一、世界的联系与发展70
二、质量互变规律73
三、对立统一规律77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81
第一篇 人与自然87
第三章 人类在实践中对自然本质的探索89
第一节 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89
一、自然界是生长着的有机整体90
二、自发的唯物主义91
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92
第二节 近代机械论的自然观93
一、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94
二、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基本特证96
三、自然——一架巨大的机器97
第三节 现代自然科学的特点与现代自然观99
一、现代自然科学的特点99
二、现代自然观105
第四章 科学的自然观11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特点110
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111
二、实践与人化自然115
三、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统一118
第二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121
一、原始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121
二、农业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122
三、工业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123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26
一、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126
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131
第二编 人与社会135
第五章 社会历史的秘密137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的发展与唯物史观的产生137
一、从神学史观到理性史观137
二、以往历史观的缺陷140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产生141
第二节 社会历史运动的本质145
一、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基础145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48
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152
第三节 社会历史的主体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55
一、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155
二、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157
三、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与选择性160
第六章 社会的结构与历史的辩证运动165
第一节 社会的基本结构165
一、社会物质经济结构165
二、社会政治结构169
三、社会意识结构170
第二节 社会历史的动力系统172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的根本动力173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79
三、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81
第三节 社会历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84
一、社会形态是唯物史观特有的范畴184
二、社会形态的统一性与多样性187
第四节 历史的意义190
一、什么是历史的意义190
二、历史中的真与价值193
三、历史意义的实现196
第七章 个人与社会201
第一节 人的本质与价值202
一、人本主义的人的本质观202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205
三、人的价值208
第二节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211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11
二、个人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主题之一215
三、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218
第三编 人与人自身223
第八章 人类的精神世界225
第一节 精神世界的起源与本质225
一、人类对自身精神现象的反思226
二、精神世界的起源问题229
三、精神的本质与作用232
第二节 精神世界的结构与过程236
一、知、情、意的统一237
二、对象意识、自我意识与实践意识240
三、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244
第三节 精神生活与精神境界247
一、人类的精神生活247
二、人类精神生活的样式250
三、精神境界255
第九章 认识与真理259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与结构259
一、认识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对世界的能动反映259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重新建构262
三、认识的类型与结构265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269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269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272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274
第三节 真理276
一、真理的客观性276
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279
三、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282
第四节 思维方法与思维方式284
一、思维方法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284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286
三、思维方式的认识论意义292
第十章 人的价值世界295
第一节 价值的本质与结构295
一、价值的起源与本质-295
二、价值的结构与类型298
三、价值与评价300
第二节 道德价值303
一、道德的本质303
二、道德评价305
三、道德价值的实现途径与方法309
第三节 审美价值312
一、美与实践312
二、美与人生境界317
三、真、善、美的统一320
第十一章 人的自由发展326
第一节 自由的本质326
一、自由的含义326
二、实践与自由330
第二节 自由的实现与人的解放333
一、实现自由的条件333
二、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