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学术源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代学术源流](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3888005.jpg)
- 陈祖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4047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166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学术思想-思想史-研究-中国-清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代学术源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编 明清更迭与清初学术3
第一章 清初国情分析3
一、对17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估计3
二、明清更迭是历史的前进5
三、由乱而治的清初社会10
第二章 清廷文化政策批判12
一、清初文化政策的主要方面12
二、清廷文化决策的思想依据18
三、清初文化政策的历史作用23
第三章 蕺山南学与夏峰北学之交涉26
一、孙夏峰笔下的刘蕺山26
二、蕺山学北传的重要途径31
三、从《理学宗传》到《明儒学案》35
第四章 《明儒学案》的里程碑价值39
一、从党争健将到学术巨擘39
二、《明儒学案》成书时间商榷45
三、主要内容及编纂体例52
四、《明儒学案》与《皇明道统录》63
五、《明儒学案》发微65
第五章 从《日知录》到《日知录集释》78
一、《日知录》纂修考78
二、社会政治思想86
三、经学思想91
四、史学思想97
五、文学思想100
六、务实学风104
七、《日知录集释》的纂辑110
第六章 李二曲思想研究116
一、《清史稿》李颙本传辩证116
二、“悔过自新”说剖析120
三、李二曲思想的基本特征124
四、李二曲与清初关学130
五、李二曲思想的历史价值133
六、结语136
第七章 颜李学派的历史命运137
一、颜元学说的形成137
二、颜元与漳南书院139
三、李塨对颜学的继承及背离144
四、王源学行述略148
第八章 范鄗鼎与《理学备考》155
一、范鄗鼎学行述略155
二、两部《明儒理学备考》157
三、关于《国朝理学备考》159
中编 乾嘉学派与乾嘉学术165
第九章 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典范165
一、对18世纪中国社会基本状况的认识165
二、关于乾嘉汉学的形成168
三、乾嘉汉学是一个历史过程171
四、余论173
第十章 江南中心城市与乾隆初叶的古学复兴176
一、兴复古学之前驱176
二、江永与徽州诸儒178
三、苏州紫阳书院181
四、卢见曾及其扬州幕府183
五、从惠栋、戴震到钱大昕186
第十一章 从经筵讲论看乾隆时期的朱子学190
一、高宗初政与朱子学的提倡191
二、在经筵讲论中对朱子学的质疑194
三、从提倡理学到崇奖经学200
四、余论204
第十二章 《宋元学案》纂修述略210
一、黄氏父子的创始之功210
二、全祖望与《宋元学案》221
三、《宋元学案》的刊行234
第十三章 戴东原学述237
一、从江永到戴震237
二、惠栋与戴震241
三、戴震学说的传播246
四、献身《四库全书》249
五、《孟子字义疏证》及其遭遇252
第十四章 扬州诸儒与乾嘉学派258
一、汪中的先秦诸子研究258
二、焦循的经学思想261
三、高邮王氏父子对乾嘉学术的总结265
四、阮元与《皇清经解》268
五、孔子仁学与阮元的《论语论仁论》274
六、余论281
第十五章 章实斋研究二题284
一、读章实斋家书札记284
二、章实斋集外佚札二通考证296
第十六章 读《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札记303
一、乾嘉经学一趋考据之缘由303
二、乾嘉思想界之三巨擘307
三、庄氏学渊源之探讨313
第十七章 乾嘉学派研究与乾嘉学术文献整理323
一、《清人别集总目》的编纂323
二、别集佚文的辑存327
三、诸家年谱的董理331
下编 晚清学术及一代学术之总结339
第十八章 汉宋学术之争与《国朝学案小识》339
一、汉宋学术之争的由来及其发展339
二、江藩与《国朝汉学师承记》342
三、方东树与《汉学商兑》346
四、唐鉴生平学行述略348
五、《国朝学案小识》举要350
六、编纂体例及其评价353
第十九章 晚清七十年之思想与学术357
一、经世思潮的崛起357
二、从“中体西用”到“三民主义”362
三、会通汉宋学术以求新370
第二十章 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史研究的贡献380
一、关于《近世之学术》380
二、《清代学术概论》的创获384
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结撰387
四、杰出贡献举要392
五、大师留下的思考397
六、梁任公先生与清华研究院400
第二十一章 《清儒学案》杂识406
一、徐世昌倡议修书406
二、夏孙桐与《清儒学案》408
三、《清儒学案》举要413
四、读《清儒学案》商榷420
第二十二章 《清儒学案》之余波426
一、对唐徐二家《学案》之批评426
二、清代理学演进之四阶段429
三、精进不已 终身以之433
四、余论435
附录 诠释学案之尝试437
后记 就清代学术史研究答客问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