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解读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袁有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ISBN:978750594810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数字照相机-摄影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解读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关于荆浩若干问题的考察、考证与探讨1
第一节 关于荆浩故里的考察报告1
一 古今关于荆浩故里的几种说法1
二 关于荆浩故里的实地考察5
(一)赴山西沁水考察5
(二)赴长治采访张文君先生25
(三)赴河南济源考察26
(四)赴沁阳县查地方志44
(五)去焦作寻找气功大师50
三 荆浩故里究竟是哪里?50
(一)荆浩故里绝非河南济源50
(二)荆浩故里是山西沁水实和庄55
(三)实和庄现存的荆浩故居究竟有多大的可信程度63
第二节 关于荆浩隐居地洪谷的考察报告66
一 关于荆浩隐居地洪谷的种种说法67
(一)关于荆浩隐居地洪谷之晋城说67
(二)关于荆浩隐居地洪谷之沁水说72
(三)关于荆浩隐居地洪谷之崆峒山说81
(四)关于荆浩隐居地洪谷之济源说81
(五)关于荆浩隐居地洪谷之岢岚说84
(六)关于荆浩隐居地洪谷之林州谼谷山说85
(七)关于平遥、介休之洪谷(谼谷)87
二 关于荆浩隐居地洪谷的实地考察87
(一)去壶关县志办查县志87
(二)到林州考察88
三 荆浩隐居地洪谷之我见100
第三节 荆浩是否步入过仕途103
一 关于荆浩曾经步入仕途的田同旭之说103
二 关于荆浩曾经步入仕途的马鸿增之说105
三 关于荆浩是否步入过仕途之我见108
第四节 关于荆浩《笔法记》中的神钲山的考察报告108
一 关于荆浩《笔法记》中的神钲山的种种说法108
(一)神钲山之沁水说108
(二)神钲山之林州说108
(三)神钲山之济源说109
二 荆浩《笔法记》中的神钲山是河北武安县的鼓山110
第五节 关于荆浩为开封双林院画观自在菩萨的考察与考证115
一 关于荆浩尝于京师双林院画观自在菩萨的记载115
二“京师”究竟指何地?115
三 荆浩究竟是何时为双林院画观自在菩萨的?116
(一)马鸿增先生关于荆浩为双林院画观自在菩萨壁画的推测116
(二)荆浩为双林院画观自在菩萨壁画与裴休毫无关系117
(三)荆浩究竟是何时为双林院画观自在菩萨的?119
四 关于双林院之考察122
五 关于荆浩所画观自在菩萨像的形式问题122
第六节 关于荆浩为邺都青莲寺大愚和尚画山水的考察和考证122
一 关于荆浩为邺都青莲寺大愚和尚画山水的记载122
二 五代时期的邺都究竟在何处?123
三 关于青莲寺127
四 大愚其人130
五 荆浩为大愚画山水时间的推测132
六 大愚与荆浩的两首唱和诗132
第七节 关于荆浩第二隐居地的考察与探讨137
一 为什么说荆浩有第二隐居地?137
二 荆浩的第二隐居地可能在何处?138
三 关于荆浩第二隐居地的考察139
四 由荆浩作品中的南方题材所想到的144
第二章 荆浩的身世与履历初探148
第一节 荆浩的身世148
一 关于荆浩身世的说法148
二 由荆浩故里的考察来看荆浩的身世148
第二节 关于荆浩生卒年代的推测149
一 关于荆浩生卒年代的推测149
(一)关于荆浩生年的推测149
(二)关于荆浩卒年的推测150
二 学术界有关荆浩生卒年代的各种推测150
(一)张文君先生的推测及其不妥之处150
(二)田同旭先生的推测及其不妥之处151
(三)马鸿增先生的推测及其不妥之处152
第三节 荆浩履历初探155
一 隐居洪谷之前的荆浩155
(一)荆浩出生155
(二)私塾读书156
(三)从小爱上绘画156
(四)青禅寺遭劫157
(五)母子相依为命158
(六)发愤读书,博通经史158
(七)娶妻成家158
(八)历山写生159
(九)王屋山拜谒司马承祯故居159
(十)济源五龙口及衙道峡谷写生160
二 隐居洪谷时期的荆浩160
(一)隐居洪谷160
(二)金灯寺写生161
(三)神钲山上画《异松图》164
(四)太行大峡谷的写生与创作166
(五)为开封双林院画观自在菩萨像173
(六)为邺都青莲寺大愚和尚画山水173
(七)收弟子关仝174
三 离开洪谷隐居他处的荆浩179
(一)离开洪谷,隐居他处179
(二)撰写《笔法记》180
(三)加工修改《笔法记》更名为《山水诀》180
(四)创作《渔乐图》、《长江万里图》、《白苹洲五亭图》等南方题材作品180
(五)晚年的创作生涯181
(六)与世长辞181
第三章 荆浩的绘画成就186
第一节 历代著录中的荆浩作品186
一 历代著录中的荆浩作品186
(一)人物画部分186
(二)山水画部分187
(三)动物画部分201
二历代著录中的荆浩作品分析201
第二节 荆浩的传世作品204
一《匡庐图》研究204
(一)《匡庐图》究竟是不是“匡庐图”?204
(二)《太行山居图》(《匡庐图》)浅析215
二 关于荆浩《雪山行旅图》的探讨217
(一)关于荆浩雪景山水的画题称谓217
(二)《雪山行旅图》作为荆浩作品的可靠程度究竟有多大?218
(三)荆浩《雪山行旅图》的不足及缘由232
附录:[美]乔纳森·海伊《再评〈雪山行旅图〉》232
三 关于荆浩《秋山瑞霭图》的探讨237
(一)关于荆浩的《秋山瑞霭图》237
(二)由《秋山瑞霭图》中的几方收藏印得出的推测238
(三)从画幅本身来看《秋山瑞霭图》246
四 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钟离访道图》究竟是不是荆浩真迹?248
五 传为荆浩的《渔乐图》初探253
(一)现存《渔乐图》与周密所说的《渔乐图》253
(二)《渔乐图》与《太行山居图》(《匡庐图》)255
(三)关于《渔乐图》是否荆浩作品的初步看法257
六 关于《山水轴》258
七 关于《九老图》258
八 由探讨荆浩的传世作品所想到的258
第三节 从吴镇临荆浩《渔父图》看荆浩的《渔乐图》264
第四章 荆浩的理论建树270
第一节 荆浩《笔法记》研究270
一 关于荆浩《笔法记》真伪之论争271
(一)《笔法记》真伪之论争271
(二)驳疑古派关于《笔法记》系伪作的种种论调273
(三)韦宾眼中的鄙语根本不是鄙语283
(四)所谓“雅俗混淆”实是传抄翻刻之误291
(五)《笔法记》绝非伪作292
二 从韩拙《山水纯全集》的引文看《笔法记》的演变296
(一)《山水纯全集》引文与今本《笔法记》原文为何相距甚远?296
(二)韩拙引文与今本《笔法记》优劣比较与考辨300
(三)韩拙《山水纯全集》引荆浩语订文314
三《笔法记》考释解析316
四 关于《笔法记》内容的探讨355
(一)荆浩的“六要”论355
(二)荆浩的“图真”说375
(三)“可忘笔墨,而有真景”392
第二节 关于荆浩《山水节要》的探讨394
一《山水节要》究竟是不是荆浩所作?394
(一)从《山水节要》的题目说起394
(二)《山水节要》应是荆浩所作395
(三)《山水节要》在《山水诀》中的位置396
二《山水节要》释析398
第三节《山水赋》研究402
一 关于《山水赋》、《山水论》、《山水诀》、《画学秘诀》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称谓变换402
二 所谓《山水赋》确非荆浩著作403
三《山水赋》等应是王维著作404
(一)关于《山水赋》等是伪作的种种说法404
(二)说《山水赋》等是伪作的种种理由皆为虚妄之说405
(三)《山水赋》等应是王维著作413
第四节《画说》决非荆浩所作417
第五章 荆浩的美学思想与艺术特色418
第一节 荆浩美学思想的基本精神418
一 崇尚真,追求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418
二 崇尚自然美,反对矫揉造作419
三 追求气势磅礴博大雄浑的艺术境界419
四 主张搜妙创真,进行艺术概括420
第二节 荆浩绘画的艺术特色420
一 取景特征420
二 构图特征421
(一)主从关系的处理421
(二)曲线和折线的运用421
(三)呼应与均衡421
(四)疏密关系422
(五)穿插与藏露422
(六)荆浩作品中的黄金比422
三 造型特征423
(一)荆浩笔下的山石形象423
(二)荆浩笔下的水425
(三)荆浩笔下的林木425
(四)荆浩笔下的云烟雾霭426
(五)荆浩笔下的景物点缀426
(六)荆浩笔下的点景人物426
四 笔墨技巧特征427
第六章 荆浩在中国美术史上的作用和地位429
第一节 荆浩在中国美术史上的作用429
一 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使中国山水画走向成熟429
二 荆浩对后世的影响431
第二节 荆浩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435
一 荆浩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435
二 关于荆关李范艺术成就高低之我见436
第七章 荆浩的成功之路440
第一节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440
第二节 研究探讨古人技法441
第三节 以真山真水为师,搜妙创真444
第四节 博通经史445
第五节 不图金钱效益,以山水自娱的心态446
第六节 圣贤之职的责任感447
后记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