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汉字学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汉字学新论
  • 李运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BEIJING;NORMAL;UNIVERSITY;PUBLSHING;GROUP;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ISBN:978730311777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汉字-文字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汉字学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汉字属性1

第一节 汉字的定义1

第二节 汉字的要素与不同所指5

一、汉字的要素5

二、“字”的不同所指6

第三节 汉字的性质7

一、关于汉字性质的争议7

二、汉字性质三方面说13

第二章 汉字起源18

第一节 “汉字起源”的含义18

第二节 汉字的“源头”21

一、最早的“汉字”出现在什么时代21

二、早期的基础汉字应该有哪些27

第三节 汉字的“源出”29

一、汉字的“源创者”29

二、汉字的“源素”和“源处”30

三、汉字的“源体”31

四、汉字的“源式”41

第四节 汉字的“源流”46

第三章 汉字材料50

第一节 石玉文字50

一、功用未明的文字性符号50

二、玺印封泥文字52

三、盟誓诅咒文字53

四、歌功颂德文字54

五、经籍样本文字55

六、墓志墓碑文字58

七、纪事游记文字59

八、法帖文字59

九、其他生活应用文字60

第二节 甲骨文字61

一、安阳殷墟甲骨文63

二、大辛庄商代甲骨文64

三、二里岗商代甲骨文64

四、陕西周原甲骨文64

第三节 陶瓦文字64

一、陶符65

二、陶文73

三、瓦书73

第四节 金属文字74

一、青铜器文字74

二、兵器文字75

三、货币文字76

四、符节文字77

第五节 简牍文字78

一、楚国简牍79

二、秦简牍81

三、汉代简牍82

四、三国简85

第六节 缣帛漆器文字85

一、缣帛文字85

二、漆器文字87

第七节 纸质文字87

一、手写本88

二、印刷本91

第四章 汉字整理93

第一节 汉字材料的文物整理93

一、宋代的汉字文物整理94

二、清代及民国的汉字文物整理96

三、现代的汉字文物整理98

第二节 汉字材料的文本整理103

一、文本整理概说103

二、文本字样的楷定105

三、文本字样的释文106

四、文本疑难字的考证108

第三节 汉字材料的文字整理114

一、字样提取114

二、字位归纳115

三、单字汇存117

第五章 汉字形体120

第一节 汉字形体的分析120

一、书写单位与字体风格120

二、汉字形体的区别要素123

第二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127

一、线条化与笔画化:书写单位类型的演变127

二、简化与繁化:书写单位数量的增减128

三、黏合与分离:书写单位交接的变化129

四、换位与改向:书写单位置向的移易131

五、变形与易体:书写单位体态的不同131

第六章 汉字结构(上)138

第一节 汉字结构的单位138

一、汉字的构件138

二、汉字构件的类别140

三、汉字构件的功能142

第二节 汉字结构的类型145

一、独体字(4种)146

二、合体字(16种)149

第三节 “六书”与《说文解字》158

一、“六书”不是系统的析字方法和结构类型158

二、《说文解字》的析字方法和结构类型162

三、“六书”与《说文解字》的关系166

第七章 汉字结构(下)172

第一节 个体字符的结构演变172

一、个体字符结构演变的结果172

二、个体字符结构演变的趋势175

第二节 汉字系统的结构演变177

一、甲骨文—金文—小篆字系的结构演变178

二、战国楚文字系统的结构演变180

三、现代常用汉字系统的结构演变183

第三节 汉字结构演变的原因187

一、书写方面的原因187

二、职能方面的原因189

三、文化方面的原因191

第八章 汉字职能193

第一节 汉字的使用职能193

一、本用193

二、兼用200

三、借用201

第二节 汉字职能的演变210

一、职能扩展210

二、职能减缩213

三、职能转移220

第九章 汉字关系223

第一节 书写系统的字际关系224

一、同样字与异样字224

二、同形字与异形字226

第二节 结构系统的字际关系226

一、同构字226

二、异构字230

第三节 职能系统的字际关系(上)232

一、同音字232

二、同义字232

三、音义皆同字233

四、音义相关字233

第四节 职能系统的字际关系(下)235

一、异字同用关系235

二、同形异用关系240

第十章 汉字文化243

第一节 汉字文化概说243

一、文化定义243

二、汉字与文化的关系244

三、汉字文化的研究立场245

第二节 汉字形态的文化阐释246

一、汉字方块特征的文化阐释246

二、汉字布局对称的文化阐释248

三、汉字书体风格的文化阐释249

第三节 汉字结构的文化阐释250

一、构件组合的文化阐释250

二、构件聚合的文化阐释254

第四节 汉字职能的文化阐释258

一、文化因素对用字记词职能的影响258

二、文化因素造成的汉字特殊表达方式260

后记2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