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汉语形名组合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汉语形名组合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0322225.jpg)
- 赵春利著;赵维江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80193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汉语形名组合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2
第一章 形名组合研究思路2
第一节 语言哲学观4
第二节 语言学的整体发展趋势8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9
第四节 本书结构编排与相关问题的说明14
第二章 形名组合研究综述18
第一节 国内对汉语形名组合的研究19
第二节 国外对形名组合的研究37
第三节 形名组合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57
上编 形名组合静态研究62
第三章 静态形名组合的语义关系类型62
第一节 国内外形名组合语义关系类型研究概述63
第二节 关于形名组合的国内传统语法观面临的难题70
第三节“双向语法”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77
第四节“语义语法”理论及其本体论意义85
第五节 汉语形名组合间的语义关系类型89
第四章 静态形名组合的语义组合模型115
第一节 词类研究的总体背景和语义语法的词性观116
第二节 简述前人对形容词及其次范畴的研究124
第三节 简述前人对名词及其次范畴的研究131
第四节 基于形名组合的形容词和名词的宏观语义分类137
第五节 静态形名组合的语义组合模型153
第五章 基于双向选择的主体类形名组合研究159
第一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容貌类】形名组合研究160
第二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身体类】形名组合研究170
第三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态度类】形名组合研究179
第四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性格类】形名组合研究188
第五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智力类】形名组合研究195
第六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情感类】形名组合研究203
第六章 基于双向选择的事体类形名组合研究218
第一节 事体类形容词的提取方法与整理方案219
第二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模态类】形名组合研究229
第三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难度类】形名组合研究235
第四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急度类】形名组合研究240
第五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速度类】形名组合研究243
第六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时长类】形名组合研究249
第七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强度类】形名组合研究251
第八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范围类】形名组合研究255
第九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深度类】形名组合研究262
第十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细度类】形名组合研究267
第七章 基于双向选择的物体类形名组合研究274
第一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颜色类】形名组合研究275
第二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味道类】形名组合研究282
第八章 基于双向选择的评价类形名组合研究290
第一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价值类】形名组合研究291
第二节 基于双向选择的【怪异类】形名组合研究299
下编 形名组合动态研究307
第九章N1+ A+的+N2格式研究307
第一节 引言308
第二节A的语义指向309
第三节 鉴定A语义指向规律的形式标准以及来自语料事实的证明311
第四节 制约A语义前指的语义关系机制和语义特征313
第五节 制约A语义后指的语义关系机制和语义特征325
第六节 制约A语义歧指的语义关系机制和语义特征328
第七节对“N1+A+D+N2”双显双限语义结构的认知解释328
第十章“N1有N2很A”,歧义格式的分化规则331
第一节 语义一致性原则332
第二节 毗邻原则334
第三节 推理原则335
第四节A句式与B句式的比较分析337
第五节 歧义的C句分析341
第六节 歧义新品种——同源歧义343
第七节 假性歧义345
第八节 制约认知规律的三个要素346
第十一章 状位名形组合中名词的语义特征及其受限机制348
第一节 提出问题349
第二节N2+A结构作状语时的韵律结构和语义条件350
第三节N2 + A独立作状语时N2的语义特征354
第四节N2能否与A组合作状语的三条判定机制363
第五节N2是否与A组合作状语的验证方法377
第六节 小结379
第十二章 状位形名组合的语义分类及其句法语义研究381
第一节 状位形名组合中形容词和名词的韵律特征382
第二节 形成状位AN组合的A和N 386
第三节 基于A与N双向选择的AN组合语义分类389
第四节 状位AN组合中A组合能力的规律性394
第五节 状位AN组合的句法特征395
第六节 状位AN组合的其他句法功能397
第七节 状位AN组合的句法性质399
第十三章 结语403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404
第二节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405
第三节 本书的不足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407
参考文献409
后记427
后记续430